APP下载

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0-04-04胡琰锋

电力安全技术 2010年2期
关键词:违章服务型生产

吴 斌,陈 明,胡琰锋

(西安供电局,陕西 西安 710032)

经历了几十年的生产实践,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形势趋于平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观念与行为模式也已基本形成。但是,从2004年到2006年全国电力安全委员会的统计资料分析,违章作业仍然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现场实际经验和对作业人员行为的分析总结表明,原有的传统刚性型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通过参与境外电力企业施工,总结了一种配合原有安全管理模式的新模式,即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

1 电力企业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考核,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带有自身文化特式的刚性安全管理体系。总体来说,它是一种行政手段,具有推动、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要求,主要表现为安全制度要求严、安全考核处罚严,它更多地展示出安全管理刚性的一面,更多地体现出考核驱动的特征。其优点是在企业管理水平相对低、员工素质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安全保障作用。但是,这种模式使企业员工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制度要求严,但是执行中却时常有习惯性违章;检查活动形式多,但相对过于频繁,基层员工存在一定的厌倦情绪,使安全活动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大;考核标准严,但实际操作难以真正到位,员工心理上容易产生逆反抵触情绪;生产管理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重点不同,容易产生分歧意见;安全控制活动缺乏系统性,责任标准混乱、易疏漏,弱化了控制力;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困难,疲于应付违章,容易陷入以抓现场违章为目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安全管理怪圈。

因此,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下,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也明显表现为波浪起伏形态,即:上层督一督,管理紧一紧,安全好一阵;上层放一放,管理就松一松,事故就会跟着出。

2 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的内涵

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就是将以往被动纠察、监督、处罚的安全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出击,消灭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服务于安全生产目标,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服务于生产的安全管理模式。

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着眼于危险预测预控,注重模式中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企业实际,随时评价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在安全管理中产生显著效果,要求每个生产人员必须主动服务于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一切安排、动作和决定都是为了安全生产。如果你的动作行为带有冒险因素,就要立即要求安监人员重新评估,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现场安全管理压力逐级下传,形成人人服务于安全生产的环境。

3 实行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必要性

(1) 变被动为主动。采用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就是将安全管理变被动纠察、监督、处罚为主动为安全生产目标服务的形式。这种主动服务型的安全管理形式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将纠违性考核转变成了如何提高安全服务质量的形态。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开拓思路努力为生产员工创造出安全的生产环境,让所有的生产工作者在作业时都处在安全的环境中,使得安全措施行之有效。可以通过为生产者划分现场安全区域、缓解职工心理压力、技术支持、现场演示等主动服务行为缓解现场抵触情绪。可以通过安全管理辅导活动代替安全管理检查,提高职工的个人安全等级;通过现场警告、安全操作示范代替现场处罚;通过对企业重大危险点源的分析和预控,提高控制技术代替无休止的考核规定与安全生产制度;通过实现“无事故安全生产班组”逐步创建“无违章班组”的目标。

(2) 和谐管理。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贴近生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易于被员工接受。在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的引导下,电力企业易于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文化,形成“人人快乐工作”的安全生产氛围;易于从单一强制型安全管理转变为综合服务型;易于从监督型安全制度转变为技术服务型;易于从违章处理型管理模式转变为超前服务型,从而形成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融为一体,突出体现人性化管理、和谐管理的势态。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表明: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可以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融入生产班组,可以激励职工个人的安全行为,建立自觉、自愿的安全管理基础,能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进行自我指导、自我控制、自我实现,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控制行为,形成人的内部激励的环境,最终形成生产人员“人人要安全”的良好安全生产环境。还可以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动态安全管理;变过去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益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

(3) 建立安全文化体系。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体系。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影响人、塑造人,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通过实施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工作场所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安全,企业要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工作场所—即一个没有可识别到的危害的工作场所,是不可能的。在很多情况下,是人的行为而不是工作场所的特点决定了伤害的发生。文化主导态度,主导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如果每位员工,包括管理者都以服务于安全为目的,就会很容易地建立系统化的企业安全文化。

(4) 提升企业形象。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改善企业的公众印象,强化企业品牌及服务形象。由于倡导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安全生产为目的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中的推诿扯皮现象,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生产力及减少加班,还可以降低人员配备,节省成本。确信“安全运作产生经营效益”,安全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社会地位。把许多资金投入到现有的安全管理和设备上,从长远考虑成本并没有增加,这只不过是预先把事故损失带来的赔偿投入到安全上,既挽救了生命,又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使消费者对公司更有信心,反而会带来效益的大幅增长。

3.2 可行性

(1) 预防为主—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服务型安全管理要求企业从高层到基层都必须遵循的共同理念。正因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对物的行为所发生的,而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安全理念加以控制,因此抓事故预防就是抓人的管理、抓员工的意识(包括管理者的意识)、抓员工的参与,以杜绝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管理者的违章指挥)。

(2) 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要求每个管理人员都要致力于使员工在工作和非工作期间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与健康;致力于使用户安全地使用本企业的产品。为了取得最佳的安全效果,各级领导要一级对一级负责,在遵守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达到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成为公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触角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做到层层对各自的安全管理范围负责,每个层面都有人管理,每个员工都要对其自身的安全和周围工友的安全负责,每个决策者、管理者乃至小组长对手下员工的安全都负有直接的责任。

(3) 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安检人员大量参与现场安全服务并不代表可以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任何一名施工人员都必须坚持企业的安全规范,遵守安全制度。如果不这样去做,将受到严厉的纪律处罚,甚至下岗。这是对各级管理者和工人的共同要求。安检人员甚至要把工人在非工作期间的安全与健康纳入关心的范畴,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仍然要做到安全第一。服务型的安全理念认为,在工作之余的伤害,不仅损害员工及其家庭利益,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在对大量事故分析后得出,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工作外休息不好或者发生矛盾所引起的。

(4) 及时反馈—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需要安全管理信息的全面收集、综合处理和实时反馈。由于是主动出击,实践过程中可以随时评价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可以主动采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先进的技术防范手段以及防护用品。包括广泛收集并归纳国外成功的管理方法、选用不同的系统分析手段以及安全性评价建模过程中的处理新方法,使其融为安全管理模式的组成部分。

4 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的实践

服务型安全管理模式要求生产环节上的各级人员,特别是生产管理人员,主动去发掘问题、评价危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主动发现和避免人员不安全行为,立即消除现场不安全行为和现象;主动发现和消除设备不安全状态,提前对可能进行的设备抢修和操作制订预案,避免人身、设备事故;主动改造安全生产环境,消除不良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的负面影响;主动发现管理中的欠缺,通过合理的安排,适当的人员培训,解决技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生产流程安全性评价等方式,主动降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

安全服务要有针对性。可以在作业区附近选择一个安全区域作为休息区,设置饮水处和急救医药箱,为施工人员提供临时休息场所;通过让安全检查人员带上后备安全帽和绝缘鞋、防护手套等进入工地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后,立即进行更换;看到施工现场或包装箱上有可能伤人的钉子,安监人员就主动用小榔头敲掉;看到施工现场垃圾未及时清理,他们自己或者组织民工清理;看到临时搭建的行人木板或脚手架不整齐、牢靠,他们也会亲自动手摆放整齐并固定牢靠;看见工地加热烙铁的人员就递上防止烫伤的防护手套;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定时休息,定时饮水,避免中暑;购买能自动监测接地状况并自动断电和放电的试验设备,避免人身触电事故发生。

待当日工作完毕后向施工负责人下发违章通知书,指明工地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违章行为,组织责任人分析讨论避免类似违章的措施,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闭环管理。对待违章要做到:超前预防防违章,现场管理查违章,及时整改纠违章,四不放过管违章。要将重心放在第3步,即违章纠正,这样才能使违章人员更理性地接受处罚,并消除抵触心理。

5 结束语

安全是电力企业的核心利益,安全管理是企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构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服务于生产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贴近生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利于将被动纠察、监督、处罚的安全管理变为主动服务于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企业的核心利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将服务的思想融合到安全管理中来,为职工购建一个快乐、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

猜你喜欢

违章服务型生产
由“咬文嚼字”说一说反违章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漫画违章
广州交警使用无人机抓拍违章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