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造影在手术治疗胆系结石疾病中的应用

2010-04-04王元军倪宁

当代医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拍片型管造影剂

王元军 倪宁

选取我院2002年7月~2007年2月资料完整的93例胆系结石病人,在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及术中胆总管探查取石后经“T”型管造影,以降低遗漏结石的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59例拔除“T”型管时再造影,明确有无继发、遗漏结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手术组共93例,男性38例,女性55例;年龄23~73岁,平均48岁。术前B超提示胆结石,胆总管结石62例,胆总管外径>9mm者61例,有黄疸病史者27例,有胰腺炎病史者14例,肝功能异常者53例,本组病例术中行床边X线拍片者80例,C型臂动态观察者13例。

1.2 操作方法 操作前常规作碘过敏实验,均为阴性。切除胆囊,预留胆囊管1.5cm。若胆囊管短则预留部分胆囊壁。在预留组织缘作牵引线,稍用力将胆囊管与胆总管牵呈90°直角,胆囊管开放者,直接置入剪去针头的输液管末端细管1~1.5cm的牵引线结扎,回抽胆汁,推入造影剂;若胆囊管未开放,则用6号半注射器针头在胆囊管残端中央垂直刺入,抽成负压,进针深度见胆汁即停,推入造影剂后,用C型臂动态观察,或用100mA移动式X线机拍片检查。胆总管探察取石完毕,应常规经“T”型管推入造影剂,用C型臂或X线机拍片证实无残留结石,十二指肠乳头功能正常,再结束手术。

“T”型管拔除组共59例,置管时间2~8周,其中,51例为我院手术置入、8例外院置入。本组病例术后均无黄疸、疼痛等症状,碘试验阴性后,经“T”型管造影、拍片,决定是否拔除“T”型管。

2 结果

手术组病例中术前胆总管B超未发现胆结石者31例,但符合造影指征,经造影发现结石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前B超提示胆总管结石62例,但术中所见及病史不符合胆总管结石指征13例,经造影、C型臂动态观察,3例未发现结石,没有行胆总管探察。取石完毕,经“T”型造影,发现残余结石者2例,再行取石术。

“T”型管拔除组59例中,术前经“T”型管造影发现结石者2例,占本组病例的3.3%。因这2例均是外院手术,来我院拔管,所以结石是继发还是残留无法判断,该2例病人未拔管去上级医院用胆道镜取石。

3 讨论

单纯性胆囊结石病人约有14%伴有胆总管结石[1]。林擎天等[2]指出术中胆道造影后有1/3以上的病人可不必做胆道探察。阿扎提等[3]提倡,对胆结石病人进行选择性胆管造影;因术中操作不慎,将胆囊管中结石挤入胆总管导致医源性继发胆总管结石,临床上并不罕见。

术中经胆囊管造影,能准确的知道胆管内有无结石及其大小、数目、部位,指导胆总管切开取石。其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胆囊管残端,在造影阴性的情况下,结扎胆囊管残段,从而省去了胆总管探查术,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复杂程度,减少了手术对病人的伤害。胆总管探察取石后,常规经置入“T”型管造影,不但可以发现残留结石,还可以拍片存档、明确术后胆总管结石是继发的还是残留的、减少医疗纠纷发生。而胆道镜因其普及性差和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等因素,决定了它在术中不能代替胆道造影。“T”型管拔除前造影,不但可发现是否有残留或继发结石,还可以了解十二指肠乳头及胰管情况,为病人下一步诊断或治疗提供依据,其简单易行、费用低、效果明显。

术中经胆囊管造影的指征:外国许多人主张在胆囊切除的同时常规行术中造影。常规术中胆管造影,虽能防止术后残留结石,但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费用及手术复杂程度,且绝大多数造影为阴性,使病人长时间带“T”型管,影响生活质量。国内如黄克强等许多人强调行选择性胆管造影,但选择性胆管造影指征大家尚无统一结论,笔者经验:①胆囊多发小结石,并伴有胆囊管直径≥4mm。②胆囊管内有结石,尤其是不能嵌顿的小结石。③胆总管直径>9mm或管壁增厚者。④有阻塞性黄疸病史、胆源性胰腺炎病史者。⑤术中怀疑胆管有变异或解不清者。⑥术中怀疑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病变者。⑦肝功能明显异常者。

造影注意事项:①术前均作碘过敏实验。②使用泛影葡胺即可,浓度25%~35%为宜,可用5%葡萄糖作稀释剂,浓度过高不但对胆道刺激大,且小结石易被遮盖不易发现,浓度过低则结石尤其是胆固醇结石不易显影。③造影剂以近体温为佳。④用50ml注射器吸20~30ml造影剂,连接输液细管,先抽净胆管腔内空气,再推注造影剂,以免造成假石影征。⑤推注用力要均匀,速度快慢合适。⑥置管时操作轻巧、细心,防止刺穿胆总管对侧壁。⑦C型臂动态观察最佳,但注意要拍片留档。若用X光机拍片则要掌握好拍片时机,时间过短十二指肠乳头处显影不佳,过长,造影剂排入十二指肠,胆道显影不佳。最好推入后30s、2分两次拍片。⑧拍片时病人体位10°~15°右斜,防止脊柱与造影重叠,影响判断。⑨“T”型管拔除时造影,造影后不关夹“T”型管,并留观24~48h后无异常再拔管,以防胰腺炎发生。

综上所述,虽说术中经胆囊管造影,胆总管探查、取石完后经“T”型管造影提出多年,但重视不够、资料不多。有人怕麻烦,拔除“T”型管时不造影,留下医疗纠纷隐患。为了更准确地指导手术、减少残留结石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倡和大力推广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造影、探查、取石完后经“T”型管胆管造影,拔除“T”型管前造影很有必要。

[1]吕新生,韩明.胆道外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2-83.

[2]林擎天,朱汉氏,钱台庆.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J].实用外科杂志,1985,5:29-30.

[3]阿扎提,于文庆,克力木,等.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3(4):266-267.

猜你喜欢

拍片型管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不吐不快:“翻”陈出 新有多难?
b型管板与筒体温差应力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Study on the Letter Words and Letter-word Phrases under Language Contact Theory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腰痛出现八种情况要拍片
Montgomery T型管置入术治疗声门下气管狭窄失败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