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藕常见害虫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0-04-03熊健吴凌婧杜娇黄国华

长江蔬菜 2010年14期
关键词:摇蚊斜纹莲藕

熊健,吴凌婧,杜娇,黄国华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莲藕(Nelumbo nuciferaGaertn)又称荷花,英文名为 Lotus,隶属于睡莲科 (Nelumbonaceae) 莲属(NelumboAdans),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为害莲藕的害虫种类繁多,发生普遍,主要害虫有莲缢管蚜、斜纹夜蛾、莲潜叶摇蚊、食根金花虫等。为正确识别主要害虫的为害特点并加以综合治理,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以下7种主要害虫的为害特点和综防措施进行整理报道。

1 莲缢管蚜

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Linnaeus)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莲藕主要害虫之一。

1.1 为害特点

在长江流域地区年发生25~30代,冬季以卵在第一寄主桃、李等核果类植物的枝条、叶芽、树皮下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有翅蚜迁飞到第二寄主莲藕上[1]。从5月上旬荷叶出水开始整个生长期都可为害莲藕。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第1次为害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第2次为害高峰。为害时成虫和若虫主要群集于莲藕的心叶与倒二叶叶柄上;较轻时叶面出现黄白斑痕,后逐渐黄化,生长不良,植株生长量减少,出叶速度缓慢;严重时新叶萎缩枯黄,甚至叶片难以展开,花蕊苦干,地下茎受抑,影响莲藕产量。张宝棣等提出,莲藕花叶病发生较多的藕田,蚜虫为害亦相对较为猖獗,估计此虫可能为莲藕花叶病毒的传毒虫媒[2]。

1.2 综防措施

①农业防治 莲缢管蚜的农业防治主要做好4个方面:及时清理田间绿萍、浮萍等水生植物,以减少虫口数量;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减轻田间郁闭度,调节田间水层,以降低田间湿度;相同种类莲藕连片种植,避免与慈姑等水生蔬菜混杂种植;适当多施磷钾肥,增强莲藕抗性[1,3]。

②物理防治 利用莲缢管蚜对黄色的趋向性和对银灰色的负趋向性,在田间插高60~80 cm、宽20 cm的木板,上涂黄油,以粘杀蚜虫;莲藕生长季节,可在田间张挂银灰色塑料条,趋避蚜虫以减少蚜虫的为害[2]。此外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等其他较大型莲藕害虫,以避免因使用高毒农药而使蚜虫产生抗药性[4]。

③生物防治 选择对莲缢管蚜常见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等毒性低的农药;根据蚜虫与蚜虫天敌发生规律的差异,合理选择施药时间,避免在其天敌大量发生时施药,做好对自然天敌的保护;对个别有明显蚜害的植株可人工放置天敌控制蚜害,对于寄生性的天敌的放置应选择在5月上旬蚜害尚未大暴发时[5]。此外利用第一寄主挥发性物质结合蚜虫性信息素亦可有效的诱捕雄性蚜[6]。

④药剂防治 当田间蚜虫株率达到15%~20%,每株有蚜虫1 000头时,应进行农药防治[3]。但应避免选择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容易使蚜虫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尽可能少使用对天敌有毒害作用的广谱性农药,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4 0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10 000倍液、1%苦参碱水剂 600~800倍液或50%的灭蚜松乳油1 000倍液喷雾。喷药要求全面周到,在喷药前可在药剂中添加少量洗衣粉,以增加粘着性[1,3]。

2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别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是全国各地水生植物莲藕、睡莲、蔬菜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也是温室植物、草本花卉上的重要害虫,已知寄主达99科290多种植物。

2.1 为害特点

该虫具有暴发性、杂食性、多发性、迁飞性、繁殖力强等特点,在长江流域1 a可发生多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幼虫共6龄,6~8月幼虫开始啃食叶肉,干旱少雨年份,于7~9月暴发,可把荷叶吃光,仅留主脉,造成减产[7~8]。

2.2 综防措施

①农业防治 主要为清理田园,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莲藕田残株老叶、四周杂草,减少产卵场所[7];结合农事,人工摘除部分卵块和低龄幼虫聚集较多的叶片并置于药桶中。幼虫聚集叶片,应先用塑料布包好,再将叶片摘下放入药桶中,以防止幼虫扩散;对于小面积的藕田可覆盖防虫网[8]。

②物理防治 基于其成虫趋光性和趋化性,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进行成虫诱测工作,及时掌握蛾、卵消长动态,根据主要虫态历期,结合气象条件、上代虫源基数、作物长势等,对虫害防治作出较为准确的中、短期预报[8];每年7~9月斜纹夜蛾暴发期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成虫,以降低田间卵量和幼虫量。有关资料提出,斜纹夜蛾趋光性较弱,在性诱剂中加入一定量(每支诱芯0.4 mg)的苯乙醛(PAA)诱捕效果显著优于灯诱[9~10]。

③生物防治 在生产中要尽量保护自然天敌如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蜘蛛、线虫和病毒微生物等,禁止使用剧毒、残效期长、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大的农药;据报道,对斜纹夜蛾使用20亿PIB/mL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1 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无公害,不杀伤天敌[7,8,11]。

④化学防治 选择在低龄幼虫未分散前施药;基于有机磷类、苯基吡唑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不仅易使斜纹夜蛾产生抗药性,而且会导致其他莲藕害虫如莲缢管蚜产生抗药性,应严格限制该类农药使用次数,并要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12];在虫害发生前期,可进行挑治,避免全田用药;根据斜纹夜蛾夜晚取食为害的特点,施药时间选择在傍晚前后进行,每隔10 d施1次药,根据发生情况,连喷2~3次[14];主要可选药剂有3.2%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 g/667 m2[13]、5%啶虫隆乳油1 500倍液、10%虫螨腈乳油2 000倍液、18%施必得乳油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等;喷药时可在药液中加入1%的洗衣粉,以提高药液在作物上的粘着性。

3 莲潜叶摇蚊

莲潜叶摇蚊Stenochironomus nelumbus(Tokunaga&Kuroda)属双翅目Diptera摇蚊科Chironomidae,又名莲窄摇蚊,是莲藕的主要害虫之一。

3.1 为害特点

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1 a可发生6~7代,此虫在莲的整个生育期都可为害莲的浮叶,但不为害立叶,且一般在一片荷叶上完成幼虫期,不转移为害。幼虫一旦入水,就不能再次侵入。最初幼虫由叶背面侵入,开始时潜道呈线形,随着幼虫的取食,潜道成喇叭口状向前扩大,最终形成短粗状紫黑色或酱紫色蛀道,大龄幼虫将虫粪筑在虫道两侧,因而潜道内有一段形似“=”号的深色平行线。幼虫老熟后,将头部前方浮叶皮膜顶裂,而后静伏化蛹。莲前期受害使立荷生长缓慢,后期受害对莲和生长影响不大。受害严重时浮叶叶面布满虫斑,几乎没有绿色面积,终致浮叶腐烂、枯萎[15~16]。

3.2 综防措施

①农业防治 摘取虫害严重的浮叶,集中销毁;从为害较重地区引种时,彻底清洗污泥和其他杂物,必要时对外地引种的种子进行药剂消毒;对于面积较小的藕田可以将受害浮叶撑离水面,促使幼虫转移或失水而死[15~16]。

②化学防治 莲潜叶摇蚊较易防治,化学防治一般为辅助防治,可在幼虫盛发初期,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50%灭蝇·杀单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50%蝇蛆净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35%卵虫净乳油1 500倍液喷雾,每隔7 d喷1次,连喷2~3次。施用生石灰30~40 kg/667 m2亦可有效抑制其为害,配制农药时可加入适量洗衣粉或其他粘着剂[15~16]。

③物理防治 基于其趋光性,可使用灯诱,并设置灯外高压电击杀[17]。

④生物防治 在藕田中放养河蟹、鱼类等以摇蚊幼虫为食的水生动物,可有效防治潜叶摇蚊[18~19];按质量比10%聚乙烯醇(PVA)、1%海藻酸钠和20%活性炭,采用4%氯化钙的饱和硼酸溶液(pH值为6.7)作为交联剂,交联24 h,制成凝胶,用以固定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投撒至藕田中,对摇蚊幼虫有很强的毒力作用,且防治时间长[20]。

4 食根金花虫

食根金花虫Donacia provostiFairmaire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又名稻根叶甲、藕蛆、莲藕长腿水叶甲,是莲藕的主要地下害虫。

4.1 为害特点

多数地区1 a发生1代,少数1 a发生2代或2 a发生1代。越冬幼虫一般在藕田15~18 cm深处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升到表土6~9 cm处为害根茎,幼虫蛀食藕鞭形成黑褐色蛀孔,引起根部发黑腐烂,严重影响藕带和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受害莲藕水面上表现生长矮小,荷叶稀疏,立叶少,荷叶伴有局部腐烂,似病害状。成虫和初孵幼虫还能啃食莲叶,造成缺刻或空洞[21~23]。

4.2 综防措施

①农业防治 一是实行轮作换茬,轮流耕种莲藕与非寄主植物;二是结合除草剂及时清除藕田杂草,尤其应及时清除眼子菜和鸭舌草,恶化害虫生存环境,减少成虫取食及产卵场所;三是结合整田,进行土质改良,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莲藕未发芽前,排除田间积水,每667 m2施石灰50 kg,以中和土壤酸性,不但能预防病害,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又能防治越冬代幼虫;四是可以在成虫盛发期用眼子菜等诱集成虫,待其产卵后集中将眼子菜等烧毁或深埋[21~22]。

②化学防治 使用高毒农药会导致对天敌及有益生物的杀害,在化学防治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锐劲特、毒死蜱等。在莲藕发芽之前,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用5%锐劲特悬浮剂1 500~2 250 mL或15%毒死蜱颗粒剂960~1 300 g,先用少量水稀释,再对水 1 L,拌入 670~1 000 g/hm2细土中,均匀撒施[22]。

③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防治食根金花虫的有效措施。可在藕田综合套养泥鳅、黄鳝以防治食根金花虫,且两者有很好的互补作用,于开春,每667 m2放泥鳅和黄鳝苗各10 kg左右(10 g/条左右的幼苗)在幼虫发生高峰期少投放或不投放饵料,利用泥鳅和黄鳝的暴食期和幼虫为害高峰期相遇的特点大量捕食幼虫,防效最佳,可达 94%[24]。

5 中华稻蝗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属直翅目Orthoptera丝角蝗科Oedipodidae。

5.1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轻者蚕食叶缘,将叶片吃成缺刻,为害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

5.2 综防措施

①农业防治 在田埂、渠埂、沟边等中华稻蝗主要繁殖地,春季组织力量采取压埂、铲埂及翻埂等方法杀灭蝗卵,以降低虫口基数;5月份及时清除周边杂草,切断低龄蝗蝻食料,减少虫源。在耕作制度上,可采取泡荒田、水旱轮作、冬耕灭茬等措施营造对中华稻蝗不利的生态环境,抑制其发生[25]。

②生物防治 保护自然天敌如蛙类、蜘蛛及鸟类等,以充分利用自然天敌,尤其是黑斑蛙的数量可随中华稻蝗数量的增加而增多,当蛙类达到一定数量后,其控虫作用较明显,可综合控制中华稻蝗的发生为害[26]。

③化学防治 对中华稻蝗应选择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如5%锐劲特450 mL/hm2,20%三唑磷750 mL/hm2,80%杀虫单 450 g/hm2防治各龄蝗虫[26]。

6 黄刺蛾

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

6.1 为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白膜状、孔洞、缺刻或咬断枝梢,减少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27]。

6.2 综防措施

①农业防治 人工摘取茎上的虫茧或幼虫聚集叶片,集中销毁。

②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盛期,即6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8月上旬夜间安置黑光灯对成虫进行诱杀[27]。

③生物防治 利用Bt杀虫剂(孢子含量100亿个/mL或g)125 g对水100 mL在潮湿条件下喷雾,若与90%敌百虫晶体30~50 g混用效果更好[28];放寄生蜂幼虫,注意在除茧时保护寄生蜂,如上海青蜂、姬蜂等,亦能对黄刺蛾进行有效防治。

④化学防治 选在幼虫2~3龄阶段抵抗力弱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 200~1 500倍液、50%杀虫螟松1 000~2 000倍液喷雾[27]。

7 大蓑蛾

大蓑蛾Clania variegataSnellen属鳞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又名大窠蓑蛾、大袋蛾、大背袋虫。

7.1 为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为害植物,体外有用植物残屑和丝织成的护囊,幼虫终生负囊生活,蚕食叶片里出现大孔洞和缺刻,严重时把叶食光[29]。另外,幼虫越冬前均吐丝将蓑囊缠绕固定在茎上,缠丝紧勒到茎的维管束,阻碍营养及水分的正常输导,致植株逐渐干枯[30]。

7.2 综防措施

①农业防治 选择在每年4月中旬(雄蛹羽化前)至6月上旬(卵孵化前),人工摘除蓑囊,集中销毁,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间摘除一个蓑囊等于消灭千头以上的幼虫[30]。

②生物防治 利用大袋蛾杆状病毒、白僵菌和寄生在寄蝇幼虫和蛹中的黑青小蜂等来防治;保护灰喜鹊、白脸山雀等大袋蛾天敌来进行防治[29]。

③化学防治 选择在虫囊不超过1 cm或幼虫3龄以前施药,喷洒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75%辛硫磷、50%乙酰甲胺磷、50%马拉硫磷1 000倍液,菊酯类农药5 000~10 000倍液,喷药时间以傍晚为好[29]。

[1]杨文成,杨红.莲缢管蚜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7):15.

[2]张宝棣,陈革新,梁耀坤.广东省莲藕病虫害初步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1996(1):32-33.

[3]司升云,刘小明,周利琳.莲缢管蚜的识别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9(13):34-35.

[4]朱玉国.棉田蚜虫防治存在的误区、防蚜新理念及关键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82-83.

[5]李明福,张永平,王秀忠.烟蚜茧蜂繁育及对烟蚜防治的效果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343-346.

[6]Zhang F,Xiangyu J G,Geng W J,et al.Relevance of plant volatiles to sex pheromone in luring aphids in the field[J].Entomologia Sinica,2000,7(2):178-184.

[7]吴雪芬,钱兰华,陈素娟.斜纹夜蛾预测预报及综防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40-141.

[8]曹益明,高云,林双喜,等.斜纹夜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09(4):74-75.

[9]杜永均.化学信息素在蔬菜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蔬菜,2007(1):35-39.

[10]沈幼莲,高扬,杜永均.植物气味化合物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协同作用 [J].昆虫学报,2009,52(12):1 290-1 297.

[11]石宝才,路虹,宫亚军,等.甘蓝夜蛾的识别与防治[J].中国蔬菜,2005(9):18-19.

[12]王彦华,吴长兴,赵学平,等.害虫对氟虫腈的抗药性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9,46(6):846-853.

[13]周小毛,陈信武,黄雄英,等.3.2%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控制作用[J].昆虫知识,2008,45(5):761-765.

[14]司升云,周利琳,刘小明,等.水生蔬菜田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9(1):9.

[15]熊艺,司升云,荣凯峰.莲潜叶摇蚊的识别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8(8):11-12.

[16]罗天相.莲藕主要害虫的初步调查与防治[J].湖北植保,2005(3):14-15.

[17]崔福义,孙兴滨,张金松,等.水处理工艺中摇蚊幼虫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3):235-238.

[18]孙兴滨,崔福义,张金松,等.水源中摇蚊幼虫的孳升与生态控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8):1-5.

[19]于洪贤,蒋超.放养河蟹对黑农江东湖水库底栖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5,29(4):430-434.

[20]潘晶,陈永强,郑桂友,等.水环境中摇蚊幼虫微生物防治研究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1):88-91.

[21]鲁运江.莲藕食根金花虫的发生与防治 [J].长江蔬菜,2001(9):18-19.

[22]纪拥军,杨呈芹,马秀凤.莲藕食根金花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16.

[23]江扬先,严龙.莲藕食根金花虫要严防[J].科学种养,2009(3):30.

[24]杨猛,顾茂才,沈学庆,等.藕田套养泥鳅、黄鳝对莲藕食根金花虫的防治试验[J].长江蔬菜,2001(1):22.

[25]孔令和,陈亮.中华稻蝗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8):61-62.

[26]王华弟,徐志宏,冯志全,等.中华稻蝗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390.

[27]徐雅玲,木合塔尔·艾合买提.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科技,2005(10):24.

[28]王向东,段拥军.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3(9):32.

[29]吴彩香,王敏,吴侠贤.大袋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84.

[30]杨明泗,刘红梅,刘福胜,等.大蓑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1997,13(4):30.

猜你喜欢

摇蚊斜纹莲藕
新衣软又暖
云南省双江县4种多足摇蚊翅膀形态特征及COI基因序列分析
夏季这样管莲藕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沉睡摇蚊的生存智慧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常用基因序列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干扰胁迫
EcR-RNAi和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幼虫诱导腹足发育受阻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