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灾害、创伤记忆与媒体的“心理危机干预”

2010-04-03郭小平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灾难危机

郭小平,石 寒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武汉 430074)

地震灾害、创伤记忆与媒体的“心理危机干预”

郭小平,石 寒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武汉 430074)

地震不仅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还有生理与心理的创伤。大众传媒不仅要沟通危机信息、承载创伤记忆,还要对记者的职业创伤、受众“不在场的悲伤”与幸存者的创伤体验担当心理援助的功能。传媒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传播效果如何,与传者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媒介内容生产的心理诉求以及媒介组织行为息息相关。

汶川地震;创伤记忆;媒体;危机干预;心理应激

地震、海啸、洪水和恐怖袭击等灾难事件,其爆发的突发性、威胁性、不确定性、紧迫性、震慑性,不仅干扰或破坏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秩序,而且使人产生环境的失控和不确定感,引发个体的心理危机并导致各种继发性的身体症状。对于灾难幸存者来说,危机所导致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是一个巨大的、无法承受的社会心理应激源。

一、危机事件中的应激障碍、心理危机干预与媒体传播

危机事件中,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四类。从个人层面进行分析,遭遇危机事件就意味着面临重大应激。这种心理应激反应又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应激反应如果适度,对于我们及时、有效的干预危机有很大帮助,然而,过度的、不适当的应激反应则是有害的,它会导致个体失控、失能,不仅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损伤,还会导致整个心理系统的应激障碍。

1.危机中的应激障碍与心理创伤

M ligrma经过研究认为有四种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极度应激障碍[1]。心理系统的应激障碍又与心灵创伤、创伤记忆相关联。自然灾难、暴力犯罪、亲人丧亡等事件,不仅使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也给人的心理造成创伤(trauma),带来创伤性压力(traumatic stress)。汶川地震给灾区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创伤,这种身心创伤包括生理伤害与心理创伤,就心理创伤而言,它是指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创伤”(trauma)一词源自希腊文,本指身体的伤口。后来在医学与精神病理学上,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特指心灵创伤。以创伤指称心灵经验,意指刺激能量的过度汇流超过精神装置的容忍度,使精神装置无法卸载刺激,导致精神能量运作上持久紊乱并在精神组织中引起持久的致病效应[2]。这些可能的创伤包括:

(1)创伤性体验的反复重现 那些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如痛苦梦境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患者面临、接触与创伤事件相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它线索时,通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如事件发生的周年纪念日、相近的天气及各种相似场景因素都可能促发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反应[3]。

(2)持续性回避 在创伤事件后对创伤相关的刺激(具体的场景与情境,有关的想法、感受及话题)存在持续的回避或失忆。灾难的幸存者或亲历者不愿提及有关事件,在创伤性事件后的媒体访谈过程往往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回避的同时还有“心理麻木”或“情感麻痹”的表现。

(3)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 这表现为自发性高度警觉状态,如害怕灾难再度发生、难以入睡、夜不安枕,易受惊吓,做事无法专心等,并常有心慌、气短等自主神经症状。谣言传播可能强化这种焦虑与恐惧心理。

2.心理创伤与心理危机干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认为,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4]。地震毁掉的,正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对震后幸存者的心理援助,需要从这两个层面入手,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安全感。社会的、专业的心理援助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救援策略之一。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幸存者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有助于幸存者渡过危机,重建心灵和生活的家园。

灾难救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国家应急任务与行为。灾后的紧急心理救援属于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机构的专业救援行为,只有把心理救援策略纳入到国家灾难救援策略当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有效地发挥精神卫生和心理学工作者和机构的心理救援作用。危机干预(crisis intevention)的重要部分是要对应激进行干预,因为产生应激个体之间的互动可能还会引起社会恐慌或产生集群行为,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同时,幸存者与见证者的心理创伤也不容忽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B.E.Gilliland和R.K.James倡导用相对直接和有效的干预方法来处理个体的危机[5]。例如,庄严的举国志哀,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公众情绪集体释放,更是全民最大限度的心理干预。危机干预就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3.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媒体的介入

心理干预主要为一对一的面谈,综合采用解释、支持、鼓励、放松训练等心理咨询技术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受灾群众,还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包括提供救灾信息、协助寻亲、适当给予一些药物治疗等。

鉴于汶川地震的破坏程度与影响范围而言,组织实施一对一的心理辅导,难以满足抗震救灾的急迫需求。此刻,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系统的社会动员能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和覆盖力,以弥补一对一专业心理辅导的不足。

首先,大众传媒承载了社会的创伤记忆。

创伤研究集中于西方经典历史事件(如犹太人大屠杀)或后殖民论述之中。人们由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心理创伤模式探究了身心交涉间产生的历史、文化意涵。社会学家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C.A lexander)则从文化的意义来论述“创伤”与“创伤记忆”,即“当某个集体的成员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未来的认同,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就发生了”[6]。对于那些受害者和同情受害者的人们来说,“可怕的事件”就是灾难。可怕事件的历史痕迹构成了对人有持续伤害作用和后果的记忆。通过建构文化创伤,各种社会群体、国族社会甚至整个文明,辨认出人类苦难的存在和根源并遵守相关的伦理责任。

灾难叙述是在具体而特定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环境中发生的。亚历山大对“文化创伤的社会化过程”的分析包括三个方面:灾难诉说的叙述和接受关系;对创伤性灾难的认知因素;叙述灾难的话语样式[7]。在灾难记忆构建中,对灾难的公共言说起着关键的作用。具有公共性质的创伤诉说是一种言说行为(speech act),它包含三个因素:言说者、接受者(受众)和言说情境,“言说者的目标是以有说服力的方式,将创伤宣称投射到受众,也就是公众。这么做的时候,承载群体利用了历史情境的特殊性、手边能用的象征资源,以及制度性结构提供的限制和机会。”[8]地震博物馆与大众传媒是最能引发受众的创伤记忆并帮助构建这种记忆的媒介之一,时刻警醒对灾害突然降临与生命消逝的记忆。在大地震的媒介叙事中,身体的记忆与土地的记忆相生相应,创伤借助土地的灾难展现,创伤来自人与土地/自然的疏离或人与宇宙的不和谐[9]。

其次,媒体传播弥补了一对一专业心理危机干预的不足。

在深重的灾害面前,全面组织实施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是不切实际的。大众传媒以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力填补了这一空白——以媒体为信息平台,广泛邀请心理专家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干预,有效地释放公众情绪。

大众传媒与专业的心理救援队一起构筑了抗震救灾的“心灵环保”工程。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邀请心理学家参与救灾赈灾报道,将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干预融入日常报道中。

这种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心理干预方式容易为广大受灾群众所接受。其效果不仅仅限于心理学和医学层面,还包括了社会、政治层面,如塑造政治的合法性与营造社会凝聚力。这既可以满足当前救灾赈灾的需求,又为日后深入的心理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既广泛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又有利于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媒体利用其传播的及时性与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灾难救援中能够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灾难心理救援中,大众传媒提供灾难破坏信息和救援进展信息,具体内容包括:提供准确的死亡者和幸存者的数字和名单,提供避难所和支持中心的信息、提供幸存者家人的信息,并帮助与家人联系、提供救援进展情况的信息。

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在美国联邦紧急事件处理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纽约州紧急事件处理办公室以及纽约州精神卫生中心开始处理灾后的心理救援工作,它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热线电话等手段对广大民众进行了普遍的大范围的精神卫生服务宣传,这项工作被命名为“自由工程”。在全纽约州,大约有近十万人免费接受了这种公众的教育宣传,但其中还是有8%的人群被确定患上了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在5月24日采访美国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马拉齐·克里根,提醒社会高度关注受灾群众以及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

研究和事实都证明,地震后准确、及时的信息传播极大地降低人们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因此,在灾害报道中,媒体既要考虑受众基本的认知需要(知情权),又要考虑其心理承受能力。

二、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创伤

汶川地震不仅对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也对救灾人员、记者和全国人民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冲击。因此,适度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或心理干预显得尤为必要与紧迫。从危机传播的角度来审视关于地震的灾难叙事,危机心理干预的需求主要集中于记者、受众、灾难幸存者、政府官员与救援者身上。

1.记者的职业创伤

职业心理创伤是指由于职业缘故经常暴露于一些危险或者残酷的场景中,而引起的心理失衡。这在心理诊断中被称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战地记者和专门采访事故的记者比常人经历更多不幸的、悲情的新闻场面。在经常性地与创伤事件接触过程中,当应激源刺激的强度超过该个体的承受力时,就会出现职业创伤的症状。

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哽咽或哭泣,记者报道的一字一泪,就是这种职业心理创伤的体现。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通过央视看到了新闻工作者心理应激、内心压抑、情绪失控、心理虚弱的画面:主持人赵普在直播中几次哽咽;柴静在《新闻调查》的灾区连线报道时,强忍着泪水借助残损的手表、军靴、头盔一口气讲了3个感人的故事;在《爱的奉献》赈灾晚会上,白岩松、周涛强忍着泪水,感动别人也被感动;李小萌目送68岁灾民背着担子要回倒塌的家里扒粮食的背影,呜呜痛哭,不能自已;面对满目疮痍与生死离别,张泉灵说:“面临灾难,我也曾经崩溃过。15日我到都江堰去拍摄寻找遗体和处理遗体的视频,那是我在灾区里唯一的一次精神崩溃。”

此外,还有更多的我们是看不到的:无数电视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等遭受着失眠、恶梦、抑郁、悲伤、无力感、挫败感、自我失控感、神经过敏等心理不适困扰。正如广东某大报参与印度洋海啸报道的记者回忆说:“回到广州后,大量的灾难镜头仍然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一天深夜,睡上铺的儿子一个翻身,把他吓得整个人弹起来:以为又发生余震了。”现代社会数字化信息传输使不在现场的人能同样真切地感受到现场的惨烈情况,但这些已经是经过选择的画面,一线新闻记者的冲击和体会更为深刻。《生活与健康》杂志曾经与CCTV“心理访谈”栏目联动,认为记者在新闻现场也有恐惧感,因为“现场的创伤可能会传递给记者”,所以记者自身的心理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王尧在六年的记者生涯中多次见证灾难第一现场,他说:“每做完一次灾难报道回来,自己都有一段低潮和苦闷期,什么都不想干”,“做记者,在享受了记者工作好的一面的同时,也有责任承受职业的负面影响”,“而要恢复过来,需要时间和自我的调节。”

如果说心理咨询者前期工作被誉为“心灵垃圾桶”,当审视参与抗震救灾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新闻生产流程时,我们发现这些媒体人在不自觉地为灾民提供心理安慰和心理咨询。面对满目疮痍与生死离别,还要不断地汇集与消化这些不幸的信息,通过文字、声音、画面和解说传播出去。以真相回报社会的新闻记者,压抑与克制自己内心的悲伤,来不及释放的情绪潜存于个体的潜意识中,而且,面对不幸与无助,记者的本能的反应时刻提醒自己:我能帮你做什么?当发现自己帮不了什么的时候,心理就会很无力、无助、沮丧与茫然。这正如美国联系图片社摄影师、著名摄影家法兰克·福尼亚曾说:“许多情况,除了报道,我们无法帮助别人,这使得我们有很严重的心理创伤。”[10]如果这种心理负担日积月累,会爆发一个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化过程,严重的就有可能造成职业心理创伤。

2.“不在场的悲伤”对受众的心理冲击

心理应激或创伤记忆,一般与现场的、亲历的和创伤本身的程度有很重要的关系。没有亲身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可能很难想象灾难,但传播学研究同时表明,公共危机的社会建构来自三方面:个人面临危险的直接经验;经由他人转述个人经历而建构的知觉经验;通过新闻报道所获得的知识[11]。其中,大部分人的认知架构都是经由媒体报道所建构。在一个视觉传播凸现的媒介化社会,经由电视画面、新闻图片或文字报道的灾难再现,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冲击。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恐惧与快乐一样,在人群中还可以迅速传播。“通过不同的过程,个人可以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人格意识的状态,他对使自己失去人格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暗示对群体中的所有个人有着同样的作用,相互影响使其力量大增”[12]。

媒体或记者要理性地看待危机的爆发,在关注危机事件的同时也应注重心理的转移。在灾害发生之后,风险认知成为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同一事件,媒体或记者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报道时,引发的受众反应也不同。比如,在掩埋的100人中,报道死亡5个人与报道抢救出95个人,信息的方向性对受众的心理反应影响也不同。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13]。在灾害中,新闻报道向正面信息的适度转移,具有重要的心理抚慰功能。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由于美国媒体24小时持续的直播报道,很多美国受众也会一直跟踪该事件。研究者在事后6个月的调查发现:如果你花大量的时间关注电视新闻,你自己会出现心理反应甚至出现心理应激反应;而且,暴露在电视之前的时间越长,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的比例也越高。塞洛尔在《9·11的媒介接触:中学生的经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14]中,考察了儿童通过电视、互联网与报刊接触“9·11事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恐怖袭击的一个月以后,研究者对179名学生及其家长的体验与反应进行调查。那些通过电视、互联网与报刊接触“9·11事件”的儿童,因为看到死亡、受伤的图像或者担心亲人可能在袭击中身亡,出现越来越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而观看英勇或积极的画面具有无法估量的好处。研究还发现,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与少年更多地接触媒介,也出现更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评估灾后精神疾病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在受灾现场的暴露强度和时间。广播电视的声像不断提及、激发灾难的悲情细节与情境,对所有当事者及相关人士来说都是一次次被重新“暴露在现场”。研究表明,学校儿童创伤后的应激症状与初始应对灾难和随后的广播电视媒体曝光有关[15]。记者与主持人在灾难发生时直接接触到灾民,其工作态度与技巧都会直接影响到灾民。同时,媒体对灾难事件惨烈画面的回放报道频次,也是灾民心理创伤恢复的影响因子之一。

3.灾难幸存者挥之不去的创伤体验

灾后的重建不仅仅是重建物质家园,更重要的是给予受灾者心理抚慰,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和勇气,重建他们心灵的家园。新闻记者在“汶川地震”灾害中发挥了积极的信息沟通与社会动员功能,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信息、智力与精神支持。灾难的媒介叙述对于公共记忆构建作用极大。但是,媒介对灾难的赤裸呈现或不当的报道,也可能强化那些不想要的视觉影像与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即媒介对幸存者造成“二度创伤”。例如,电视直播及时报道灾区的状况并发挥其在危机传播中的社会动员能力,也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如模糊了灾害现场和非受灾地区的界限、产生一定程度的内疚感、负罪感、有意识地控制收看灾害报道甚至会出现厌烦情绪。同时,记者对灾难幸存者的反复采访,对难以言语的伤害或创伤体验的不断激发也是一种心理折磨。正因如此,教育部在2008年5月26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特别提出,希望媒体尽可能避免对灾区同一个学生进行多次采访。

在《沉默的经验:创伤、叙事与历史》一书中,克鲁丝(Caruth)借用弗洛伊德创伤理论,说明创伤事件不断地藉由幸存者潜意识的重复展演,进而论述了发声与创伤间吊诡的辩证关系,个体在经历重大创伤后的发声所突显出的却是一个个体不愿意面对创伤的事实[16]。于是,创伤不只是个病征,而且永远是一个“伤口的故事”,创伤成为文本。在媒介的灾难叙事中,个人的创伤经验转换成集体伤痛的叙述,集体伤痛又呈现为个体创伤的叙述。

创伤记忆如同禁忌一般难以言说。创伤有时会言说,有时会沉默,但创伤无法被消音,创伤将永驻人心[17]。Jessica Peyton在《创伤的媒介图景中的注意力偏向》运用已有的实验范式对信息加工中的媒介效果予以研究[18]。研究发现,相对于消极的虚构画面,观众对消极的自然灾害画面反应更快,而且随着媒介接触的增加,观众的反应时间减少,创伤的承受者不断地将自己注意力转移至消极画面之外。受众对媒介内容,尤其是陌生内容的接受,也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如果忽视人们的这种认知规律,要人们猛然接受某种强度较大的媒介信息就可能出现或者无法接受,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因不理解而不积极参与等问题。”[19]创伤最原出的语言或许是身体的(somatic)、行为的(behavioural)或视觉的(visual)。在疗伤、康复的过程中,创伤性事件的经历者需要被尊重和被人性化地对待,避免被提醒创伤。记者的不断致电或登门访问,很可能引起被访者的紧张不适,同时,任意刊登他人的悲惨图像也可能导致受害者心灵蒙受打击。

三、传媒参与危机“心理干预”的传播路径

1.提高传者的心理学专业素养

心理干预的专业性很强。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因此,对记者编辑和主持人还需进行基础心理知识培训,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调整他们报道时的语音、语调,总结归纳一些能有效进行心理干预的口号、常用语和对话模式。例如,在四川地震灾区伤员转至温州市时,医院除了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救助和护理培训之外,对准备采访伤员的记者也集中进行了心理干预知识培训。心理学家告诫记者不要提诸如“你记得当时的情景吗”的问题,也不要说“不要哭,要坚强……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之类的“安慰”,因为经历地震的伤员,其内心的恐惧感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创伤。而当记者按照平时的采访思路提问时,很可能会对伤员造成“二次创伤”。

对此,2008年5月22日,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联合人民网向采访和报道汶川大地震的各地媒体发出倡议,提倡媒体有序、理性与科学地报道。其内容涵盖了“对儿童的采访”、“对专家与幸存者的采访”、“宣传的主题”和“在对被访问者提问时注意”四个方面[20]:

一是关于对儿童的采访。不建议采访受灾的儿童青少年,特别是伤残的儿童青少年;采访儿童,需监护人及本人同意;建议文字采访,电视采访要用马赛克遮住面部;采访前应说明采访材料将如何使用;对同一个儿童采访不宜太多,不能重复采访;保护儿童的心灵,防止再次创伤。

针对地震孤儿的心理创伤,《国际先驱导报》采访了日本为地震孤儿提供心理辅导的权威组织“彩虹之家”:对于许多的地震孤儿而言,他们并不喜欢接受采访,希望远离媒体聚光灯,因为“虽然地震的教训不能被遗忘,但有很多问题我们都不愿意回答”,“很多孤儿不愿总被媒体打扰,想过安静的生活。但有的却在震后被摄像机不断追赶,几年后还患上了镜头恐惧症”。

二是对专家与幸存者的采访。与专家建立热诚友善的关系;让专家成为新闻的来源;请专家给报道者一些数据,让他们可以阅读或者引用;每次访问的焦点集中在一或两个主要的点上,反复重复;进行访问时要依据确实的数据或证据;对受害者的信息要保密;和组织的代表与联络人联系,统一安排信息发布;找灾后创伤救援和治疗的专家访问;保护幸存者,采访过程要让他自己能够控制采访内容和时间;避免重复多次采访某个人,避免因重复创伤经历而造成被访问者对创伤的记忆更加清晰,这可能使被访问者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是宣传的主题要正面、积极、有希望。媒体要提供正面的、积极的信息,而不能成为后续的应激源。市场驱动下的媒体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片面提供惨烈的、震人心魄的图片或夸大灾难的恐怖性、可怕性和影响性,这种报道容易给幸存者和灾难关注者等造成一个新的应激源。例如,美国“9·11”灾难后,世界各大媒体滚动回放播出灾难发生时的恐怖情景,既使幸存者和当事人对灾难情景不断地重复体验,又构成新的心理创伤性应激和不良暗示。在危机时期,同一个灾难新闻特写图片,拍一个残肢断臂和拍一个救援人员与受害者的手紧握、拥抱的画面,对幸存者和人们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可怕的、无助的、绝望的;后者是温暖的、有信心的、充满希望的。正确利用媒体的力量,提供积极、有利于增强幸存者生活希望和信心的信息在心理救援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对于幸存者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心理干预作用。

四是记者提问需要注意提出正向问题,例如你是怎么在废墟下坚持下来的?不提被访问者可能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令被访问者痛苦的细节,例如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地震瞬间逃生的具体情况。

2.媒介的内容生产契合心理恢复的需要

新闻媒体要积极地传播心理干预常识,心理学家要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传播科学的心理援助的原理、方法和手段。

挑选合适的歌曲、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制作精良的专题节目。在受灾地区或受灾群众聚居地,以电台、有线广播为主要手段,在继续报道抗震救灾的同时,开办心理辅导专题节目,制作和播放心理辅导的宣传短片、公益广告,播放有助于心理调整、恢复心理健康的音乐节目和文娱节目,张贴有利于心理平复、心理激励的口号和标语,稳定受灾群众的复杂情绪,鼓励他们自救救人的勇气,鼓励他们努力生活下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家园重建。让失语者说出心中的痛楚;让烦躁者静心,正视现实的残酷。

中央电台第一时间紧急部署迅速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各地灾情及时缓解群众紧张情绪。节目不断连线了地震专家、救援专家、气象专家为听众解疑释惑。同时注重缓解群众的紧张情绪、增强自救能力的提升,约请减灾专家、医学专家、心理专家来进行辅导,缓解大家的压力,如邀请当年唐山大地震中幸存的孤儿来讲解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失去亲人的灾民鼓足勇气,勇敢地活下去。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央直属机关青联等青联机构发起的公益行动——“‘5·12’心灵守望计划”,旨在为地震灾区师生提供长期心理支持。该公益项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频道开通了免费心理咨询热线。

从2008年5月26日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挥少儿节目传统优势,推出针对灾区少年和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疏导特别节目《同在星空下——送给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和《小喇叭特别节目——星空下的故事》,为灾区孩子送去关爱和抚慰。《同在星空下》每天邀请一位孩子们熟悉的社会知名人士(文体明星、教师、作家、心理专家等)来做“心灵使者”,和孩子们谈心、讲故事,听音乐,读经典的诗文,很容易就抓住了听众。该节目设计的小栏目“心理提示”、“星空飞信”、“心灵体操”也很恰当实用。心理专家、热心听众用亲切、通俗的话语来和孩子们交流,引导,让人倍觉亲切。30日和31日,节目还尝试连线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向“星空使者”提问,和星空使者交流。星空使者和孩子们的交流自在顺畅。例如,孩子们问心理学家,为什么总是觉得床在摇,为什么半夜总惊醒等他们目前正遭遇的烦恼,心理学家则用浅显晓畅的语言给他们做答。《同在星空下》在全天都是灾情报道和紧急救援的紧张悲泣气氛中,提供了一档温情、好听的节目。《同在星空下》节目避免再去重复那些令人一再落泪的情节,而注重孩子们的明天,用广播的独有手段,用轻松的交谈、温情的诵读、舒缓的音乐以及鼓劲的歌曲,在晚间为听众,特别为灾区的孩子们送去心灵的抚慰。在《同在星空下》之前,中央电台对学龄前儿童广播《小喇叭》也推出了对灾区小朋友的特别节目《星空下的故事》。节目每天选择一到两篇国内外儿童文学精品,对幼儿们进行心理抚慰。心理干预是非常严谨的科学。这两个节目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心理学会、父母必读杂志社、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共同发起的“抚慰心灵”行动的一部分。为配合此项行动,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已紧急采购了一批价值17万元的收音机和电池,送到灾区孩子们的手中。每一台收音上都标有这两个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播出频率。

网络、电视与报纸也都纷纷进行心理援助或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辅导。比如,《南方日报》在整版报道《地震之后,人们的心理如何复原?》中,分别从“专家意见:心理危机干预越快越好”、“典型案例:闭上眼都是房屋倒塌的情景”、“支招: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能做些什么”、“新闻链接:灾难对人的心理影响到底有哪些”“新闻链接:哪些人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关注受害者、救援者与普通人的文化与心理。

在主流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之外,网络共享视频、手机短信等草根媒介理性又不乏温情的信息传播,抑制了因长时间关注灾情而沉浸于悲伤和无力的抑郁情绪。

3.努力减少或避免职业心理创伤

避免职业心理创伤,记者应加强心理自保:首先应具备对记者心理进行保护的意识,如针对新闻专业学生或新闻从业人员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告诉他们哪些东西不能随便看,哪些应该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去看以及在面对负面报道时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其次,让记者明白自己在报道后出现的一些症状是人的正常反应,以降低其焦虑感。第三,注意事后的干预,对留下严重心理阴影的加以正确疏导。最后,对于记者职业损伤的心理问题,媒介组织应加强对记者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投入,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减轻记者心理压力,如经常举办一些心理知识的培训、咨询活动或定期进行心理普查等,体现新闻行业的真正的成熟与其所拥有的人性化管理。

那些在灾区停留超过五天的新闻人,具有强烈的灾区认同感,而新闻职业规范要求他们大量接纳不愿意又不得不接受的信息,对自己的心理持续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损伤心理健康。一旦他们回到新闻单位,媒介管理者应设法让他们停止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停止与灾区报道有关的工作,阻断负面心理信息的应激源,鼓励记者宣泄、尘封、认知与升华自己的情感。

[1]童辉杰,杨雪龙.关于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2]Lap lanche&Pontalis.(1973).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New York:No rton,pp.535-539.

[3]Davidson,J.R.T.(1995).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 rder and acute stress diso rder.Britain Journal of Psychiatry,150:1024-1029.

[4](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5](美)B.E.Gillil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7.

[6]王志弘译.迈向文化创伤理论[EB/OL].(2003-12-15)[2009-08-15].http://gioc.shu.edu.tw/dow nload/jeffrey_Chinese.doc.

[7]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EB/OL].(2007-12-21)[2009-05-13].http://blog.sina.com.cn/xubenblog.

[8]Jeffery C.A lexander(2004).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Trauma.In Jeffery C.A lexander et al.,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CA:University of Califo rnia Press,pp.12.

[9]Allen,Paula Gunn.(1991).Grandmothers of the Light:A Medicine Woman’s Sourcebook.Boston:Beacon,pp.168.

[10]王丽丽.记者的角色扮演与职业心理创伤[J].青年记者 ,2007,(10) :105.

[11]吴宜蓁.危机沟通策略与媒体效能之模式建构[J].新闻学研究,(62).

[12](法)古斯塔夫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1页.

[13](日)森冈一孝.地方广播电台在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N/OL].(1996-10-21)[2009-06-09]http://www.gznet.edu.cn/gdernet/rgd/festival/paper-sgyx.htm l.

[14]Saylor,Cowart,Lipovsky,Jackson,&Finch(2003).Media exposure to Sep tember 11: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experiences and posttraumatic symp tom s.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6(12):1622-1642.

[15]Pfefferbaum,B,.Sconzo,G.M.,Flynn,B.W.,Kearns,L.J.,Doughty,D.E.,Gurw itehR.H.,Nixon,S.J.,and Nawaz,S.Case finding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childre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J].The Journal of Behavio ral Health Services and Researeh,2003,30(2):215-227.

[16]Caruth,C.(1996).Unclaimed Experience:Trauma,Narrative and Histo ry.Baltimo re:Johns Hopkins UP,pp.2-3.

[17]Bar-On Dan(1999).The indescribable and the undiscussable:Reconstructing human discourse after trauma.Budapest: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18]Jessica Peyton.A ttentional Biases in Traumatic Media Images,http://www.du.edu/psychology/undergraduate/Peyton_sr_thesis_2004.pdf.Ross,Gina(2003).Beyond the Trauma Vortex:The Media’s Role in Healing Fear,Terror,and Violence.Berkeley:North A tlantic Books.

[19]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194.

[20]中国心理学界发布关于地震救灾媒体报道的倡议.[N/OL](2008-05-22)[2010-10-12].http://new 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 - 05/22/content_8235336.htm

Earthquake Disaster,Memories of Trauma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 tion of the Media

GUO Xiao-pi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30070,China)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not only results in economic loss,but also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trauma.Massmedia communicates the crisis info rmation and trauma Memo ry,and p 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sychological aid.The effects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cy of the journalists,the context of the media and the media o rgnization’s behavio r.

Wenchuan Earthquake;trauma memory;media;crisis intervention;psychological stress

G206.3

A

1672-0539(2010)04-029-07

2010-08-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风险社会与媒体的生态文明传播研究”(08CXW 008);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大众传媒风险建构的社会控制研究”(20089021);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创新研究”。

郭小平(1974-),男,湖北蕲春人,讲师,新闻学博士,主要从事风险沟通与危机传播管理、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研究。石寒(1987-),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广播电视与新媒体。

许瑶丽)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灾难危机
雷击灾难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高校辅导员针对需要危机干预学生的帮助技巧
“危机”中的自信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养研究
试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