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新闻摄影的主观化走向
2010-03-30郜毅
郜 毅
摘要:在世界新闻摄影史上,纪实性作为新闻摄影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固有矛盾,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在二○○九年荷赛获奖作品中,三位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引起了很大轰动,他们不按常理出牌,观念为先、纪实为辅的风格预示着今后新闻摄影的走向。本文通过三位摄影师的作品,分析了新闻摄影主观化走向的原因:纪实摄影师的人文思维传统的延续;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更需要鼓励创新意识。并对新闻摄影的未来走向作出展望:把握好主观和客观之间度的平衡,是未来新闻摄影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新闻摄影 纪实 观念 荷赛
纪实性:新闻摄影的缘起
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在人类图像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摄影提供了一种科学记录“现实”的方法,这种记录方式是现场的、直接的,而大众传播领域无疑是最早借助摄影技术为信息传播服务的领域之一。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续烧了4天。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散失,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①。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摄影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见证作用,随后的100多年来,新闻摄影这一全新报道方式在西方媒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纪实性作为新闻摄影生命的原动力,在这1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1928年德国沙乐门以摄影记者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现场光+不干涉对象(抓拍)的新闻摄影技法,并提出了新的摄影美学观念:给人看见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有价值。“现代意义的新闻摄影及新闻摄影观念,从此开始”②。
客观与主观的博弈:新闻摄影的固有矛盾
伴随着新闻摄影的蓬勃发展,主观与客观的互涉一直是挥之不去的话题。首先,从意识形态的逻辑关系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通常是不真实的、是有歪曲的。反映到新闻摄影领域也是如此,镜头下所摄之物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事物本身,这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因为摄影的选择对象、角度和定格等,都取决于拍摄者的观念。作为新闻报道的摄影更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的掌控,即便远离了宣传的层层关卡,新闻也是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这一点与美学的非功利性有很大区别。
其次,從艺术性与真实性的矛盾来看,有人说“摄影艺术是光与影的艺术”。在新闻摄影工作中,艺术性往往要让位于真实性,但脱离了美感的新闻照片又无法成为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现场报道的特性首先限制了摄影记者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新闻现场通常是无法布光和追求一定拍摄角度的,当然也不能够干涉拍摄对象,在某些突发事件中和某些极端条件下记者甚至不能够保证拍摄出清晰的影像,这就体现了艺术性与真实性的矛盾——真实的事件常常没有完美的艺术性,而过于追求艺术性又会使新闻照片失去真实性。此外,摄影记者在选取画面时,有意无意地把某些重要的部分予以遗漏,或者是选取这个角度而不是另一个角度,都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摄影记者的立场、观点和学识水平,这种对新闻事实的不同选择同时体现了记者的审美取向与新闻的主观化倾向。
解读2009年荷赛:主观性随处可见
2009年荷赛大奖刚刚出炉,中国摄影师李洁军的一组获奖作品《复制战争》即引起国内外摄影界的轩然大波。《复制战争》用玩偶再现战争的经典画面,用摄影镜头复制经典的战地,用自己主观化的视角重现历史战役中的经典瞬间,摄影师的这一做法极其大胆,甚至颠覆了以往国际摄影界的惯例——真实是最高要求,也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议。
无独有偶,检视2009年的荷赛获奖作品,类似《复制战争》这种观念为先,侧重艺术性的摄影照片甚至在全部获奖作品中占据了相当比例。再如,另一位来自中国的摄影师傅拥军创作的《西湖边上的一棵树》,作者以相当轻松写意的方式记录下镜头中西湖的四季变化,每张照片以西湖的四季景色为背景,而树下面的人则特别有意思:有外来打工的人,有早晨锻炼的人,还有情侣等,反映了当下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另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获奖作品《北京电视中的奥运会》与《西湖边上的一棵树》相似,作品突出体现的是一种日常、轻松的生活氛围和中国式场景,甚至拍摄的主体也不是人物,而是把镜头对准了北京大街小巷里播放奥运比赛的电视机。“如此生活的作品怎能在纪实摄影的巅峰擂台上战胜群雄夺得大奖呢?”面对争议,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说:“每次大赛后第二年就会出现很多很多获奖作品的高仿,让那些评委最反感,上来就先淘汰它,高性能相机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模仿,但最重要的还是相机主人的思想和视角。”
反观以上提到的这些“另辟蹊径”的获奖作品,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观念为先,纪实为辅,这与以往侧重强调纪实性的传统新闻摄影情趣有很大的不同, “新闻摄影的观念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非发生在今天,而是在互联网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普及时出现的。实际上,从2007年常河的《中国动物园》、2008年费茂华的体育照片和2009年李洁军的《复制战争》、傅拥军的《西湖边上的一棵树》获奖,都揭示了新闻摄影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全新的生存环境”。③近年来,在国内外摄影界中,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这两大原本泾渭分明的领域正在经历一场融合演变的趋势。在作品的指向上,纪实摄影更多的是关注外部客观世界、社会现实;而处于纪实与观念摄影之间的这类摄影更多的是“向内转”,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拍摄者内心的自我观照,强调一种强烈的个人感受的影像风格。④
新闻摄影主观化走向的原因
本文分析了三位中国摄影家在2009年荷赛上的获奖作品,由此作为信号,可以折射出近年来新闻摄影领域发展的主观化趋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跟以下两方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纪实摄影师的人文思维传统的延续。成功的纪实摄影家“多少都带着学者特征:因为其作品中渗透着的人文气息使他们成为关心社会的人文主义者”⑤。摄影的客观性和观念性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张力关系,纪实摄影也不仅仅是一种独立的摄影形式,还是一种独立的摄影观念,它主要关注社会中的现实,并通过摄影作品来影响社会,从而使大众得到一种对社会文化心理的认同。从《复制战争》、《西湖边上的一棵树》到《北京电视中的奥运会》,无一不体现了摄影师对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多维度的人文思考,他们所关注的并不是单一的现象本身,而是以观念支配语言,摄影的重心由记录、见证,转移到了表达创作者对于特定问题领域的个人观念。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更需要鼓励创新意识。进入数字时代,伴随着数码相机与可拍照手机的普及,似乎人人都可以充当摄影记者,专业摄影记者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方面似乎并不比一般公民有更多的优势。这便是目前摄影记者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专业摄影记者更需要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探索出新的表达方式,才能适应摄影2.0时代的需要。一味照搬现实,单纯停留在记录层面的影像早已流为陈词滥调,摄影师在现场的当务之急不是记录,而是寻找属于自己的新视角,赋予照片以全新的形式和富于创见的解读。《复制战争》获奖的关键在于“复制”,但这种复制并不是对于现实的复制,而是基于艺术美感的“再现”,是客观现实在作者头脑中的灵活组合。
结语
综上所述,主观性的渗透在当代新闻摄影发展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潮流,但这种主观绝非是对现实刻意的扭曲和伪造,而是一种含有观念性质的表意手段,新闻摄影的主观化表达绝不能触动真实性这一底线,否则,再完美的影像也会失去客观性这一本体特征,新闻摄影也就无从谈起,“正是因为摄影没有它自身的语言,它引用而不翻译现象,人们才会说,镜头不会说谎”⑥。纪实与观念的真正区别,在于客观性与观念性在作品中孰轻孰重的区别。2009年荷赛作为一个风向标,已经朝着观念性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而未来新闻摄影的主观化之路又能走多远?其可操作性究竟有多大?如何把握好主观和客观之间度的平衡,是未来新闻摄影发展的关键。
注释:
①盛希贵:《图像传播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34页。
②陈书泉:《新闻摄影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29页。
③方妍:《复制战争:考了荷赛一家伙》,《中国摄影报》,2009年3月,http://www.gdphoto.cn/Html/xingyedongtai/hudongzhuanqu/2009/3/3385459017.html
④蔡萌:《纪实与观念》,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⑤阿瑟·罗斯坦:《纪实摄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7页。
⑥约翰·伯格:《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7级硕士生)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