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群山与江岸筑城
——重庆筑城史之一

2010-03-30何智亚

重庆建筑 2010年12期
关键词:公所半城朝天门

何智亚

在群山与江岸筑城
——重庆筑城史之一

何智亚

重庆城是重庆母城的发祥地,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流处,形如半岛,先后称江州、垫江、楚州、巴州、巴郡、渝州、恭州、重庆。

图1 增广重庆地舆全图(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綦江刘子如绘图)

图2 朝天门老码头

重庆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筑城。第一次是公元前314年,秦国大夫张仪在江北嘴和现渝中半岛尖端修筑土城,史称“仪城江州”,范围大致从朝天门至后来的巴县衙门所在地带,面积未过2km2。第二次是三国蜀汉建兴四年(226年),江州都督李严在旧城基础上新筑江州城,范围向西扩大到大梁子、小梁子和较场口一线,开设了仓龙、白虎两道城门。第三次是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改李严旧城土墙为砖墙,城池西移北拓至今较场口、临江门一带,范围扩大近两倍,开通了千厮、洪崖、薰风、镇西四道城门。第四次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的格局。十七道城门分别为朝天、东水、太平、储奇、金紫、南纪、通远、临江、千厮九道开门和翠微、金汤、人和、凤凰、太安、定远、洪崖、西水八道闭门。墙垣范围由东至西约4km,由南至北约1.5km,城墙围合周长据清乾隆王尔鉴所纂《巴县志》记载为二千六百六十丈又七尺(合8890m)。第五次筑城在清初,因张献忠及其余部以及明军、清军反复争夺、攻打重庆,城垣损毁严重,清康熙二年(1663年)四川总督李国英下令补筑城墙,修补长度达12华里。这之后,还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川总督开泰下令修补城墙,咸丰二年(1852年)重庆知府鄂惠重修城墙,咸丰九年(1859年)川东道王廷植复又重修,同治九年(1870年)川东道、重庆府、巴县衙三级官府共同对城墙进行补筑等数次修建维护。人们通常所谓的重庆城,指的就是明代戴鼎主持扩建、清代李国英主持补筑的十七道城门范围内。重庆城历史悠久,文脉深厚,迄今为止,不少重庆人还把进入这一区域称为“进城”。

自两汉至20世纪30年代,重庆城核心一直在“下半城”。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出版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人口分布”篇记述,“重庆城核心,从两汉至今,均在两江汇流处。最初时期,城市中心偏居今日之陕西路、林森路一带,以其接近江边,有航运和取水之便利,故居民聚集甚密,此为本市发展之第一期。嗣后城内外开辟公路,建立自来水厂,人口重心乃渐向城中转移,今之都邮街遂取城南之中心地位而代之。”

下半城是一个因地形特征和长江水码头而形成的特殊区域。大致范围是:长江沿线从朝天门、东水门、望龙门、太平门、金紫门、储奇门到南纪门,嘉陵江沿线从朝天门、千厮门、洪崖门到临江门,山脊线从朝天门、接圣街(今信义街)、新街口(今重庆饭店一带)、小什字、打铁街(今25中一带)、半边街(今25中到重庆群众艺术馆一带)、大梁子(今警备区到凯旋路口)至较场口。当年繁华的下半城面积约0.97平方公里。

长期以来,下半城都是重庆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清代的川东道署、重庆府署、巴县署、右营都司署、县学署、左营游击署、左营守备署和厘金局、邮政局、海关等署衙和机构都设在下半城。辛亥革命时期成立的蜀军政府,1929年建立的重庆市政府设于下半城。近现代重庆主要银行大都设在下半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国通商银行重庆分行在下半城成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浚川源银行在朝天门朝天观成立;同年,大清银行重庆分行在千厮门正街成立。民国时期,下半城的陕西路、小什字一带成为繁华的金融区,川盐银行、川康银行、美丰银行、聚兴诚银行、大川银行、华威银行、和成银行、四川地方银行总行等银行都集中在这一区域。抗战时期迁渝的“四行二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大部分设于下半城打铜街、道门口一带。

据民国《巴县志》记载,清光绪时期,下半城陕西街有书业34家、钱业14家、夏布业40家,黉学巷有运输业50家,曹家巷有盐业120家,白象街有棉纱业72家、布匹绸缎业200家,羊子坝有药材业74家,朝天门半边街有糖业30家,打铁街有纸张印刷业62家,马王庙有胶皮业24家,东华观有山货业120家,文华街有煤业480家,中营街有瓷器业44家,新丰街皮货业14家,等等。各种票号、当铺、金铺、银楼等集中在下半城白象街、打铜街一带。清代各地移民兴建的“八省会馆”全部建在下半城。重庆各种行帮公所,如盐帮公所、纸帮公所、绸帮公所、书帮公所、药材公会以及经营棉纱的同庆公所、经营杂货的河南公所、经营纽扣的扣帮公所都设在下半城。

直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下半城仍是繁华之地。据《新民报》统计,1947年,下半城的茶馆就有250家之多。重庆城上下半城之区别还有一个有趣的事:1926年,重庆市面使用双百铜元,因找补不便,上半城以制钱三文当十文使用,下半城则将双百铜元劈成两半或四半使用,上下半城之间互不通用。

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庆正式对外开埠。

(摘自:何智亚《重庆老城》)

责任编辑:黄定坤

猜你喜欢

公所半城朝天门
以死相报
朝天门
点绛唇 朝天门
黄天其教授谈重庆下半城改造建设的“复兴梦”
走出重庆的那扇门
朝天门编年史
“外洋会馆图记”之发现暨“十三行”正名考
台纽约侨社要改挂五星红旗
柳秋白
戏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