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gG、IgA、IgE及C3的影响

2010-03-24冯小成吴艺

中外医疗 2010年19期
关键词:睫状体葡萄膜虹膜

冯小成 吴艺

(1.广东省新兴县中医院眼科 广东 新兴 527400; 2.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 广州 510317)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1]。其中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为较为常见的症状体征。西医治疗以激素为主,但存在反复发作的缺点。本文中,笔者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葡萄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葡萄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中西医结合组)28例和B组(西医组)28例,同时选取28名健康人为C组(对照组)。A组的2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18~55岁,平均(30.6±1.3)岁,病程0.2~3.8个月,平均(1.8±0.3)个月,分类:感染性15例,非感染性13例。B组的28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17~56岁,平均(30.9±1.1)岁,病程0.3~3.6个月,平均(1.7±0.2)个月,分类:感染性13例,非感染性15例。C组的28名健康人中,男性14名,女性14名,年龄18~58岁,平均(31.2±1.5)岁。3组人员在基本情况方面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氟美松龙、醋酸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磷酸盐悬液或溶液等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用药选择及剂量,同时给予患者新制新制柴连汤进行治疗,组成[2]:柴胡10g、黄连9g、黄芩10g、蔓荆子9g、山栀子10g、荆芥9g、防风9g、龙胆草6g、木通9g、甘草3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减,充血者可加用丹皮9g等。B组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单纯给予同A组的西药进行治疗。

1.2.2 检测方法 血清IgG、IgA、IgE采用由上海研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免疫球蛋白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血清C3则采用由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人补体C3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后将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及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将3组人员的血清IgG、IgA、IgE及C3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前治疗前A组与B组的血清IgG、IgE水平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的血清IgG、IgE水平均高于C组,血清IgA、C3低于C组,治疗后B组血清IgG、IgE水平明显高于A组,而血清IgA、C3高于C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其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3]。因此其得变化对于机体的炎症反应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中葡萄膜炎患者的血清IgG、IgA、IgE及C3水平变化可以反应此病的转归与预后。

表1 3组人员血清IgG、IgA、IgE及C3比较(g/L,)

表1 3组人员血清IgG、IgA、IgE及C3比较(g/L,)

本文中,笔者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gG、IgA、IgE及C3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较单纯西医治疗对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影响较大,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对于疾病的的治疗效果,通过与健康人群的比较,发现随着其水平的波动疾病的好转程度随着血清IgG、IgA、IgE及C3的变化呈现出好转趋势,检测结果肯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gG、IgA、IgE及C3的影响较大,说明了其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Bishop D,Tandy N,Anderson N,et al.A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udy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produced by pooled buffy coat and single donor apheresis technologies[J].Transfusion Science,2003,16(2):187~188.

[2]李越虹,郭晓萍.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4):296~298.

[3]张敏芳,钱家麒.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症一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15(4):272.

猜你喜欢

睫状体葡萄膜虹膜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343例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钝挫伤致眼睫状体脱离/分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玻璃体切除联合不同睫状体复位术式的疗效观察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Hough变换的快速虹膜识别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