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非奥运项目的必要性
2010-03-23王乐
王 乐
(大连海洋大学体教部,辽宁 大连 116023)
伴随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国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回顾新中国体育发展的60年,国家审时度势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奥运健儿一次次让五星红旗在世界舞台飘扬,极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然而,正是由于我国体育实行的举国体制,以及奥运战略等原因,非奥运项目一直被视为一种“边缘”运动,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足够重视[1],体育界的学者对非奥运项目领域的研究也存在较严重忽视。尤其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后,国人把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北京奥运会当中,以致对非奥运项目如何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少。通过中国各电子学术期刊网检索,查阅近10年的期刊文献,有关非奥运项目的学术论文不足10篇,相关领域的专项研究更是少有学者涉足。非奥运项目不仅包含高水平的竞技比赛,同时还有很多项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手段。2009年胡锦涛在接见新中国体育优秀运动员代表时强调: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同时,很多学者也通过研究指出群众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根本所在[2-4]。因此,研究非奥运项目发展问题,无论对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非奥运项目研究概况
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行以“奥运战略”为中心的举国体制,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可以很明显地将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划分成两大项目群,二者在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有显著差别。奥运会在我国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广泛而深入,导致国内对非奥运项目在政策扶持、经费投入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失衡。这与其他国家竞技体育开展的形式不同,西欧、美国等发达国家各类运动项目的发展主要依靠社会的民间团体或俱乐部[5],政策对奥运项目倾斜力度有限。因此,国外对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的研究多处于同一水平线,对非奥运项目运动群的整体发展战略研究较少,这与我国忽视非奥运项目的科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查阅外文资料中发现,国外的相关刊物大多也没有将非奥运项目作为一个战略发展整体进行考虑,多从传媒、经济产业、法律纠纷的视角有所区分,如:Jacques deLisle[6],把现代奥运会视为淘金热潮,并指出:应当关注奥运背后的非奥运项目。Damian Tambini从电视广播的角度出发,认为各国的广播公司受制于商业自身利益的影响,非奥运体育赛事多被挤占。Matt Mitten[7]在阐述现行运动员管理办法和解决争端程序的法律框架时,提到解决非奥运会运动员的资格纠纷问题,探讨运动员的发言权、投票权和相关资格等问题。
西欧国家的竞技体育开展多以社会、学校为依托,并不依靠政府主管。比较成功的奥运项目如:NBA,足球的英超、西甲、意甲、德甲,网球的世界巡回赛、世界杯等,虽然这些项目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是,其自身发展目标完全脱离奥运会,拥有成功的社会市场。非奥运项目如美国的橄榄球、高尔夫、棒球、板球等,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管理占有比例很小,但各项目都具有成功的赛事和商业运作模式。因此,在检索外文有关非奥运项目时发现,西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非奥运项目和奥运项目的研究并没有明显的划分,对一些单项非奥运项目研究比较完善成熟,如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简称NFL),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联盟,在美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关理论研究也比较完善,从发展历程、组织管理、经营转播、赛事风险、运动员损伤、保证体系都有全面的研究。Garraway从脊髓损伤的频率和橄榄球运动员伤害的后果,分析了青年男子损伤因素和合理规避举措[8];Baker、Daniel[9]、Nance等人对橄榄球运动员的成绩与自身的运动速度、运动强度、频率等因素做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冲刺距离、性能上的差异,指出运动员的不同训练强度;Paul E. Turner[10]、David Shilbury倡导在新技术不断更新、社会变革的环境因素下,创新性地谋求快速适应联盟发展的管理活动和业务措施等研究。David Stead[11]、Cristopher Nash、W5R5Drescher等对英国板球单项运动做了详细研究,对板球的 “移民”、各类规则和条例,以及海外发展、个人的文化、民族认同感、劳资问题均有涉及。此外,像保龄球、健美、蹼泳、轮滑、壁球、野外定向等都有系统的单项研究。
2 非奥运项目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差异
第一,中国国内对非奥运项目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非奥运项目研究比较宽泛,宏观意见较多,对竞技型非奥运项目研究还不多见,整体战略研究较少(目前可查文章为6篇);二是经济视角研究较多,以“非奥运”为主题的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可以检索到127篇科研论文,如《奥运潮后看品牌:从工程到工具——解析美的“非奥运营销”品牌策划》、《奥运史上十大经典非奥运营销》、《论非奥运赞助商的营销策略》、《北京奥运会“非奥运”营销策略研究》、《我国非奥运赞助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等,主要是讲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营销策略针对奥运会期间间接获得成功的企业策划问题,与我们要研究的非奥运项目尤其是竞技项目发展战略存在巨大差异;三是奥运举办城市与非奥运举办城市相关体育领域研究,如《非奥运举办城市学生奥运意识的培养及参与方式》、《国内非奥运举办城市报纸对北京奥运舆论引导的研究——以成都市《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为例,实际上这些科研论文视角都不是关注非奥运项目今后如何发展,尤其还是从后奥运时代的视角出发,而是多集中在市场开发,经济效益、协会运作与推广和俱乐部的发展企划等方面。
第二,从总体看来,国内外对非奥运项目研究的科研文章不多,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像竞技体育强国——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是典型的社会管理型体制,政府没有专门管理体育的机构,政府不主导体育政策,极少出资体育,主要通过各类社会体育组织进行自我发展。美国典型的四大职业联赛: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简NFL)、美国职业冰球联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简NHL)、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NBA)、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简MLB),其发展形式是一种“经济上的合资企业,法律上的合作实体”[12],各项目主要依靠自身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没有“奥运争光计划”,不把政府资助视为项目生存的主要手段。因此,国外主要国家在项目认同上并不看重项目是否是奥运项目还是非奥运项目,所以很少把非奥运项目单独作为一个研究系统。而我国恰恰相反,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主要扶持奥运会项目,非奥运项目和奥运项目在我国有很大的区别。在科研领域国内是因为重视奥运会项目而忽视了非奥运项目的研究。
3 我国发展非奥运项目的重要价值
3.1 繁荣世界体育文化
非奥运项目同奥运项目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各地方浓郁的民族特色,它将竞技与艺术相结合,在欣赏愉悦的同时吸引人们广泛的参与。此外,全球化进程将这些项目固有的地域色彩与地方本质特征变得逐渐柔和,使尖锐的文化身份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非奥运项目通过世界和洲际比赛,在世界范围内让人们认识了更多、更精彩的体育项目,加速了体育文化的发展进程。它的发展极大地充实、繁荣了世界整体意识和全球文明,使东西方体育文化更好的交融在一起。一方面,东方已经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东方体育文化也强烈地影响着西方体育文化,如中国的养生之道、武术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自然和谐等思想,都对西方体育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这些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将更好地诠释世界体育文化精髓,形成新的体育文化思想——不再是简单地参与和追求极限的挑战。将来的世界体育文化应涵盖众多的非奥运项目的文化,但不是世界所有体育项目的文化总和。这些项目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一道,让世界人民广泛认识和参与,同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成为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先进思想的世界体育文化精髓。
3.2 提升中华体育项目的世界影响力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定位决定着其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随着体育的国际化和世界公众对体育关注度的提高,现在的体育运动已不仅是个人的休闲健身,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家实力比拼的对象。奥运会作为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比赛,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但世界人民对体育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此,国际上还有很多体育赛事影响着世界体育的发展,受到人民广泛的关注。世界运动会、亚运会、全国体育大会等这些涉及非奥运项目的大型赛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金牌的含金量不断提高,而金牌榜位置的高低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为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世界各国从一开始对非奥运项目的漠不关心转变为之后的积极参与,这是因为这些体育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因为各国将这些重大国际比赛同奥运会一道当成了展示综合国力的舞台。
大力发展群众喜爱的非奥运项目,是北京奥运会之后给我们的一个新的选择,将给中国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和现代化的大国,正向世界展现一个理性、智慧、和谐、健康的国家形象。体育的参与程度是展现国民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窗口。把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百姓喜爱的非奥运项目推向世界,扩大中华体育项目的海外影响,对显示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力量、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3.3 丰富国内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文化消费的日益繁荣,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并不高,体育相关产业规模小,社会化程度较低,缺少国际竞争力,区域发展也不平衡,被认为是“价值洼地”。这与国家重视奥运项目发展,把政策和资金以及社会注意力过度倾向奥运项目不无关系,也使很多群众欢迎、广泛参与的非奥运项目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各省市体育的基础上汇编的《中华民族体育志》,收录的体育项目多达977 项[13],很多项目如武术、门球、舞龙、舞狮、藤球、壁球、保龄球、台球等国际赛事关注度高,国内群众基础大,不仅拥有巨大的潜在运动人才储备,而且存在着巨大的体育产业商机。
重视和普及非奥运项目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全民体育的参与率,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这些项目国内外的影响力,如中华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可以带动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很多非奥运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常与音乐、舞蹈相互交融,这些体育项目在各民族和地区文化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促其进行产业化发展,不仅是体育事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发展非奥运项目有助于完善我国体育产业链布局,是保障我国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实现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3.4 保持民族体育繁荣与兴盛
世界上很多国家,由于文化背景、地理气候、审美标准和心理定势的不同,都保留着很多自己国家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橄榄球,日本的剑道和相扑运动,英国的板球运动等等。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各种百姓喜闻乐见、民族特色鲜明的体育活动,如我国黎族的跳竹竿、满族的冰嬉、苗族的跳芦笙、纳西族的东巴跳等。很多项目不但有很强的竞技性,又有很好的观赏性,这些项目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改进,冲破了民族区域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的体育项目;有些则与世界交融,并没有因为国际性的竞争而丧失魅力。
正因为这些项目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接受和喜爱,已经融入现代竞技体育和人们的休闲娱乐当中,如中华武术、龙舟比赛、象棋、围棋、摔跤等项目。经过不断改进和规则修订,各种比赛不断举办,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有些已经成立了国际单项组织,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比赛。这些项目涉及到各个年龄层面的人群,在奥运项目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发展框架下,这些非奥运项目则更重视社会化发展程度。因此,应该重视非奥运项目的发展,不断挖掘和整理颇具民族特色、极具吉祥喜庆色彩和观赏价值的体育项目,拓展项目的生存空间,以便让世界人民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感受民族项目的魅力,从而使之走上系统、稳定、独立的发展道路。
4 对我国发展非奥运项目的几点建议
(1)我们国家虽然在一些项目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群众普及率、认知度还不高,大多数体育项目的社会承受能力薄弱。非奥运项目发展需要改变过去以奥运项目发展为大的观念,在制度上寻求创新与突破,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接轨的路子。首先要明确项目的发展必须结合市场经济,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其次我们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把项目完全推向市场,要探讨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如何发挥和保持“举国体制”优势,增强政府对各利益群体的协调功能。
(2)我国非奥运项目数量多,群众基础好,不同地区结合当地特点广泛开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项目的广泛开展和普及,不仅能够保持和提升我国体育的竞赛成绩和水平,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华体育项目的世界影响力,对于繁荣非奥运项目,保持民族体育繁荣与兴盛具有重要价值。
(3)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持续上升,为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4]。中国要想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创造更多的运动机会,拓展更多的体育项目。奥运项目能够在群众中普及的不多,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着手重点扶持地方特色明显、参与广泛的非奥运会项目,积极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的成果。这是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
(4)国家应对非奥运项目发展建立专门的推广组织,建立有利于繁荣竞赛市场的计划和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对点的非奥运项目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加以培养和训练,培育出一批高水平的非奥运体育人才,以扩大我国非奥运项目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应使奥运项目发展和非奥运项目发展得到平衡,组办各类非奥运赛事,鼓励地方培养,平衡经费投入比例。
(5)中国要想成为体育强国,全体国民的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必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新鲜的体育活动项目的注入,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思想,把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大力推广和扶持,其中一大批非奥运项目就能得到有效开展。
(6)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两者不是互相独立存在的,因此我们要对二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争取双赢的发展战略。这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群众基础好的非奥运项目,国家应把发展的权利放手让给社会,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二是社会普及困难的非奥运项目,国家要对项目开展价值和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7)全运会应适度增加高水平的非奥运项目比赛。不可否认,竞赛成绩的好坏,是评价相关体育部门和领导个人政绩的重要指标[15],正因为如此,非奥运项目才被忽略和挤压,各地都视奥运项目发展为重点。全运会加入少部分群众关注的非奥运项目,一方面可以提高全运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各地对非奥运项目的重视程度。根据竞赛水平和开展情况,每届全运会后做出重新评估和重新设项安排,这样对非奥运项目的发展便会具有危机意识和激励作用,从而促进非奥运项目健康持续地发展。
[1] 于文谦,王乐.我国非奥运项目未来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08(11):3.
[2] 冯卫.从竞技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演变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4):14~16.
[3]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8.
[4] 高泳,王志勤.我国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冲突与契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7,42(5):46~47.
[5] 池建.竞技体育发展之路——走进美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6] Jacques deLisle. After the Gold Rush: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China's Evolving International Roles[J]. Orbis,2009,2(53):179~204.
[7] Matt Mitten. Athlete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and Legal Protection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J]. Virginia Sports &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2009(8).
[8] Garraway. Epidemiology of Rugby Football Injuries the Lancet, 1995(345):1485~1487.
[9] Baker, Daniel, Nance, Steven. The Relation Between Running Speed and Measures of Strength and Power in Professional Rugby League Players[J].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1999.
[10] Paul E, Turner5David Shilbury. The Impact of Emerging Technology in Sport Broadcasting on the Preconditions for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IOR) Formation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10,1(24).
[11] David Stead , Cricket Migrants. Foreign Sojourns and Contested Identities Joseph Maguire[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996, 31(1):1~23.
[12]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3] 白晋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编目的价值与方法[J].体育学刊,2008,15(9):99.
[14] 于文谦,王乐.我国竞技体育非奥运项目的发展问题[J].体育学刊,2010(2):23~26.
[15] 于文谦,王乐.中国国际角色转变与非奥运项目发展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