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2010-03-23张宏伟
张宏伟,沈 辉
(南京审计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京210007;金陵科技学院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1169)
1 社会转型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管理机制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给处于学校体育领导地位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社会要求,走出封闭的教育教学管理,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满足社会成员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是必然趋势。纵向下放管理权利,走横向经营联合,挂名联办、合作共管,出租使用权,引进俱乐部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学校的体育资源,以提高社会效益为主,适当注重经济效益,也是处于转型期的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社会管理体制转型,使以政府包办为主的管理方式向民间主办的形式转化。这种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使权利下放地区社会自制管理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社区体育组织的产生;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使以政治利益为主的运作机制向以需求满足为主的运作机制转化。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社会服务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从而促使社区体育服务的加强[1]。
2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布后十多年以来,[2]中国学校体育事业和社区体育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比还相对滞后。这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长期积累的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的矛盾,并认识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1 组织管理机构缺乏、管理职责不明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各市教委和各学校与体育有关的机构都没有设与社区体育联系的组织;各市体委以及社区也没有设与学校体育联系的机构,通常的联系与沟通都是通过双方体育活动的热心人促成的。由于随意性大、不稳定、不连贯、不持久,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受到极大影响。由于缺乏组织管理机构,人们对许多体育信息了解不到,如办培训班、场馆开放、各种比赛活动等信息,社区居民因消息闭塞,失去了不少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虽然有的社区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管理机制有的还没有建立,有的即便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但是管理层面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整体工作思路难以与市场经济要求接轨;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模糊,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政府办公室在事实上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不得不服从于上级政府的安排,从而陷入大量的具体事务之中。居委会承担的工作中,绝大部分应该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中介承担,过重的事务性工作弱化了居委会的管理职能,削弱其对社区体育的管理。社区体育在事实上陷入名义上都在管,事实上都不管或无暇管的状态中。此外,部分地区社区居民委员会无专职社区事业干部,更无专职的社区体育管理者。此种情况下,很难想象社区体育的发展前景。
2.2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制的制约
学校体育教育体制存在问题。虽然国家教育部早就下发了多项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大部分基层学校的领导工作思路仍然围绕应试教育转,尤其是当前的中学教育更是如此。多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重文轻体、重分轻技、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弊病导致学生身心素质明显下降,高分低能,不适应社会,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应打破封闭的教育思路,让学生走向社会,到社区释放自己的才能,学习书本、学校难以提供的素材。学校的体育教学体制模式与社区体育相差甚远。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和形式化,体育课教学还多处于整齐划一的状况,学校体育在教学目标、锻炼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与社会体育管理,相互脱节,学校体育基本是在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系统中进行,造成了学校体育和社会的隔离,社区体育中的一些好的锻炼项目,好的教育方法难以被学校采纳,学校所学的一些项目方法缺乏实效性,使学生走出校门回到社区不适应。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发展人的心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学校体育主体——学生对运动的需要和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特点及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意识和习惯的的培养。其结果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严重影响到他们成年后对体育的态度。另一方面,学校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本应是与社会体育结合的最佳点,但往往由于时间、场地以及难以组织等原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流于形式,这使学校体育失去了强化学校体育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良好时机。如本人在做课题的相关问卷的统计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是毕业以后不会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并不是大多数,“终身体育”的理念并没有在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贯彻。这是学校体育教育形式与社会体育的严重脱节。
2.3 基层体制改革落后,政策法规执行不力
计划经济时期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体育事业走的是举国体制办竞技体育的路子,群众体育相对滞后,社会体育主要集中在单位体育,社区体育几乎是空白。直到80年代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的转制,单位体育逐渐向社区体育过渡。基层对政策法规理解不够,认识不足,体育政策法规的执行还难以得到国家、政府、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国家体委虽然在1993年就下达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明确阐述了加快体育工作改革步伐,尤其在体育经营机制上鼓励社会办体育,走多种经营渠道,但直到现在大部分街道社区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工作思路狭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还没有建立符合体育运动规律、符合经济规律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2.4 资源经费不足和浪费同在,缺乏体育资源的互补运行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发展背景下,社区体育仍然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模式。健身场地器材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仍然靠行政手段,违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规律。现阶段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普及性地发展社区体育,完全依靠国家加大对社会体育事业的投入不现实;另一方面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同一地区的街道社区发展也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体育要走出发展滞后状况,就必须提高认识,走出社区,面向社会挖掘资源,改变国民健身意识,不同阶层可以寻找不同的健身服务,有效利用学校多余体育资源弥补社区的不足。各级各类学校由于长期的封闭办学模式,导致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在与社会接轨,服务社会、反馈社会上脱节。人才培养渠道过于单一,社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学生走出校园接受社会教育的意识淡薄,到有条件的社区参与健身活动的学生相当少。所以教育部门的体育观和教育观必须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优势资源互补运行机制。
3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基本割断了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横向联系,使这两个部门的相关工作很难协调,基层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就更少。目前改变这种体制还不成熟,但社会需要的现实,决定了社区与学校必须加强横向联系。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政府办公室、教育局、体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学校与社区融合互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管理工作。如:协调学校场地对社区开放的工作,解决开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等。许多先进国家大多数地方政府尝试消除学校体育教育与校外体育活动之间的鸿沟,最成功的方案是通过政府建立不同机构间的合作,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的机会。一些当地政府为年轻人安排暑假和半学期的锻炼时间表;提供合格的校外和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作为教练并为年轻人组织活动;基层社区与周边的大学或中小学可以建立定期的或不定期的联系机制,根据需要可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学校、社区体育联合会”,推选出会长,以及相关工作的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可以互相协商。在涉及有关场地设施的使用,活动时间的安排,培训人员的安排,体育教师专长,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互派以及有关健康科研活动的开展,各类体育休闲竞赛项目的开展,培训骨干分子,建立会员制等具体工作上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实施,关于实施效果可以建立考评机制。
3.2 高校体育应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3.2.1学校积极推广实施学分制管理,完善选修制学校,尤其是高校应积极推广实施学分制管理,完善选修制。学分制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权和主动性,兼顾个体学生的差异性。完善选修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打破封闭的教育思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特点及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意识和习惯的的培养,有利于体育走向社会。
3.2.2学校体育课组织形式与社区体育衔接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核心,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环节。目前学校体育课大多是基础课、选项课、专项课和体育俱乐部形式。体育课教学还多属于整齐划一的状况。随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以丰富校园文化为宗旨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蓬勃兴起,构建与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可以使课堂内外达到完美的结合统一,为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创造、参与竞赛、体现自我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氛围。将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纳入到了体育课程之中,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将被自主、活泼的俱乐部所代替。不定时间、不定教师的开放教学形式,自主性强、无心理压力、愉快身心、表现个性的体育氛围,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2.3体育教学内容与社区体育衔接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而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另外,学校体育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树立学生现代健康观念和终身体育思想的任务。所以,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向社会体育靠拢,拓展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休闲娱乐的体育项目,这样既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达到树立学生现代健康观念和终身体育思想的目的。休闲体育将成为学生追求的一种新时尚,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余暇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便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使学校体育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个人的需要。
3.3 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优势资源互补的运行机制
3.3.1建立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与社区体育的资源互补机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率,并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如何发挥学区内各学校体育场馆的优势,挖掘潜力,打开围墙,为社区体育服务,一些学校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北京育英学校。该校位于北京海淀区万寿路,拥有较好的体育场馆条件和场地资源,除了主教学区的篮球场、操场以外,还耗资3500多万元兴建了一个二层的体育综合馆和一个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该校认为“学校应为社区服务”,“拥有这么好的资源,不对外开放那可真是浪费啊!”实践证明,以该校为中心的学区体育活动是成功的。该校每年投入到体育场馆维护的费用在100万元左右,而通过体育场馆的开放,每年的毛利在180万元。除去支付维护费、员工费等,还可以有赢余的资金投入到学校场馆的再建设。各地区应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可采用场地开放试点先行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环境、交通等实际情况,先选择部分学校进行试点,对居民采用“会员制”的形式进行开放,及时解决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改进,制定更为合理的对策,待条件成熟再全面开放。在借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校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形式和步骤逐步开放。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比如高校在各个地方上的影响力)加上宣传的作用来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据调查发现,江苏省城市中大多数社区的体育健身场所是比较简陋的。社区居民对于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选择特征,按人数的多少排序依次为:双休日、节假日、晚上、早晨、下午和上午。高校体育教学一般的时间都是在上午或下午,而居民健身活动的时间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晚上和早晨,正好与高校的体育教学时间错开,并不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社区体育设施也尽可能对学校开放。有的学校开设了网球、棒垒球、橄榄球、游泳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为了解决场地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上体育课. 如美国大多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都很齐全,有多场一馆,但有游泳池的也不多,学生游泳大多利用社区的游泳馆,社区的其他体育场馆也一并向学校开放[3]。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十几年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相应的人均占有体育场馆面积的比例就很小,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社区体育设施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值得我们去研究。
3.3.2建立体育指导人员的资源互动机制体育指导人员包括:学校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发挥自身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广而博的特点,对社区居民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居民养成科学健身的习惯。另外,高校拥有大批的体育专家和学者,可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将其成果推向社区,逐步建立科学健身理论与方法体系,探索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锻炼方法,积极开展群众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协助社区成立专门的全民健身研究机构,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加强文化资源共享,推动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同时社区体育人才进入学校,传授体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定期组织学校体育教师和社区体育指导人员,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通过社区体育俱乐部、协会、组织、个人等,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理解,再实践、再理解逐步总结提高,在实践中掌握规律,熟练运用技能,使个体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使体育走出课堂,进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社区体育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3.3.3建立体育组织形式的资源共享机制由于学校具备专业的体育管理人才,因此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资源共享,可以以学校为基地,用“俱乐部”的形式运行管理。这样可以与社会的营利性体育组织联合承办;可以接受社会各界、家庭的自愿捐助;可以和企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联合组织体育运动会;还可以用俱乐部形式将社会体育人口与学校广泛联系起来[4]。社区举行的体育赛事可以邀请附近学校的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社区居民的运动热情.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互动,这样学生毕业成为社区的居民后,延续了在校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更快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促进社区体育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3.3.4建立体育资源共享网络,实现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已经逐渐进入网络化的社会。学校与社区应充分整合共享资源信息,包括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信息、体育教师信息、体育场馆分布使用情况、上课时间地点、社区体育指导员信息、社区体育赛事信息、社区体育场馆使用情况等为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搭建相互开放、衔接、沟通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互通相关信息,实现体育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为优质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共建、共享提供条件保障。
[1] 孙静.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4(2):32.
[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9.
[3] 李海,闫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对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启示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4] 徐薇薇, 董科.发挥高校体育在社区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