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天水夹板舞

2010-03-22刘大军蔡智忠高海利苏兴田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活化石伏羲天水

刘大军,蔡智忠,高海利,苏兴田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
——天水夹板舞

刘大军,蔡智忠,高海利,苏兴田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

天水夹板舞是伏羲祭祀乐舞,是羲皇故里民间传统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夹板舞的挖掘与整理、夹板舞的功能解读及社会特征的研究,旨在张扬伏羲体育文化,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夹板舞;特征;功能;文化

伏羲在古史系统中位居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寻根溯源,以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伏羲非凡的功绩使然,特殊贡献使然。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造书契……一系列发明创造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神话、传说、历史中,我们深深感到伏羲氏是人文祖师、智慧之灵、教化之圣、铸魂之师。从古至今,为了缅怀追溯祖师伏羲,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华夏子孙们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祭祀活动,来祭奠他。尤其是在“羲皇故里”——天水,已然发展形成了一种相对成熟的祭祀活动。自1989年开始,每年天水市政府主持和民间相结合举办的“伏羲文化节”,吸引了包括许多港澳台胞、东南亚华侨在内的数以万计华夏子孙们瞻拜伏羲,寻根问祖。

在每年的伏羲文化节上,有各种类型的文体祭祀活动表演,从而构成了伏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发端于天水本土的夹板舞,更是整个文化节上的标志性表演活动。夹板舞原本是天水本地一种地道的民间歌舞娱乐活动,节奏感强,动作技巧要求高,刚劲潇洒,板声清脆而洪亮,富有韵律感。通过探究夹板舞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发现其已在秦州大地上以伏羲文化和秦文化为“温床”走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从整个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看出,夹板舞不仅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饱含了体育运动的众多元素,可以将其称为一种体育文化活动。由于夹板舞的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保存较完整,生命力较强,且饱含了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此把它称之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只有先是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在现代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探究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之路尤为紧迫。因此,立足于伏羲文化发展之历史脉络,从传统体育文化演进之视角入手,对夹板舞的社会特性及功能价值进行分析、挖掘、整理、探究,旨在展现夹板舞之独特体育和文化价值,促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中与时俱进,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不竭的生命力。

1 夹板舞的挖掘与整理

1.1 夹板舞的表演道具及作用

夹板舞主要的表演道具是夹板,为长条的木板。夹板是用两条质坚而轻的红椿木、槐木或桐木制成,长约75厘米,宽6厘米或8厘米,厚2.5厘米,板面用漆绘有兰彩带图案,上端系以筋绳连接缠穗挽彩,下端可开可合,用于手执击打。此外有黑、白、青、兰、黄、靛各色旗及飞龙、龙虎旗,以及缀饰流苏的黄罗伞、大红宫灯、彩幡、八仙人像等。夹板击打声音清脆洪亮,使舞步富有节奏感,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各色旗及飞龙、龙虎旗、黄罗伞、大红宫灯、彩幡、八仙人像等,增添了祭祀乐舞的气势,烘托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使夹板舞气势浩大,蔚为壮观[1]。

1.2 夹板舞表演队伍的组成

夹板舞是传统的民俗活动,对参与夹板舞的人有着严格的要求,舞者、乐器、旗幡等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具体分工明确。以夹板舞技艺高超、有组织能力及一定的声望、年长、有经验者为首。表演人数50—60人不等,但至少24人,“二十四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夹板舞人数的规定,显然寓有古代人民祈求四季风调雨顺,歌颂太平盛世的意义。”然而,在对现有的资料研究发现:夹板舞在古代都没有女性参与,有女性参与的只是现代的事情。这主要是受先前封建礼教影响的结果,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女性没有参与如“伏羲祭祀”这类重大活动的权利。但是,据《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分时,唯象无形,窍窍冥冥,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此处二神,被注解为阴阳之神,而阴阳之神便是伏羲和女娲。相传伏羲与女娲是兄妹,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是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既然如此,就夹板舞的表演性别形态而言,应男女表演者各半,以伏羲“六十四卦”,定偶数64人为最多表演人数,更体现出“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精神。

1.3 夹板舞表演的内容与形式

天水夹板在表演时,由表演者手持夹板,排成整齐的队伍,边行进,边表演。舞者双手握住夹板的下部,首先将夹板举至胸前合紧,叫做“行香步”,然后进行基本动作的表演,即:右脚向前一步,同时右手拉开夹板,左手握板收回至胸前,接着左脚向前,右手翻腕打板一下,并且很快拉开夹板,右脚再次向前,左手翻腕再打夹板一下,共四步,击板三下,打出清脆而宏亮的声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在表演时,舞队纵向两列行进,队列最前方以一面彩色龙旗为首,其后跟着黑、白、青、兰、黄、靛各色旗及飞龙、龙虎旗,还有缀饰流苏的黄罗伞、大红宫灯、彩幡、八仙人像等。夹板舞的服装一般穿黑底白云边短打服,腰缠黄颜色的绸带,头系白布巾,一副武士模样。夹板舞蹈动作雄壮、有力,具有力度感,形体的基本姿势突出平衡感,表演线路清晰明确,鲜明的艺术风格展现出了西北人的剽悍和秦州勇猛的民风[1]。

1.4 夹板舞表演的乐曲及乐器

夹板舞的主要伴奏乐曲是《太子游四门》,单纯、古朴。这一乐曲原是古代法曲遗音,体现了道教音乐中全真派的特点。从音乐形态上较为规范和固定,其音韵唱本以《全真正韵》为范本,音乐悠扬动听,鼓点清晰、有力,体现出天水古城文化的深厚底蕴。“宗教、祭礼舞之打击乐是祭司为人神之间联络的特殊‘语言’;其打击乐具有沟通人神之间媒介作用”[2]。夹板舞的乐器以唢呐为主,另有笙、笛子等吹奏乐器,用鼓、锣、镲等打击乐伴奏,在节奏形态上较为单纯,以“平均节奏型”为主,“长短”、“短长”等节奏型为辅,以乐伴舞,其乐曲调古朴,音程跳动不大,体现了乐舞结合的庄严与肃穆的特点。

2 夹板舞的社会特征

2.1 千年的历史渊源

夹板舞在天水当地又被称作“云阳板”,起源可以上溯至唐代的“拍板”。1985年,天水市北道区南集镇考古发现的宋墓中,出土了唐代的《男妓击拍板图》画像砖,这一发现是目前有史料可查的最早的关于拍板的记述。《男妓击拍板图》中的画像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伏羲文化节上表演的夹板舞极为相似。此外,我们通过考证和查阅天水地方的相关史料记载,发现天水民间的夹板舞在绵延了数千年的伏羲文化中,成为古秦州(天水的古称)人们歌颂太平盛世,瞻拜伏羲的集体性歌舞活动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每年的伏羲公祭大典上,当来自国内外华人和国外友人,看到队列整齐、着装肃穆、锣鼓喧腾、礼乐齐备的夹板舞表演之时,似乎又回到了千年以前的古代,那种宁静、庄重、深远的古代祭祀情景似乎又重现在世人的眼前,与此同时人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2.2 厚重的文化意蕴

夹板舞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文化的孕育。其一,发端于大约7000年前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属古代文化范畴,是史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伏羲文化是人类由蒙昧跨入文明的门槛过程中,伏羲及伏羲部族一系列的发明创造,而现代意义上的伏羲文化的内涵更加广泛,凡是和伏羲有关的事物,诸如祠庙遗迹、轶闻传说、史籍记录、文物考古等都属于伏羲文化的范畴[3]。夹板舞则属于这一文化范畴之内。在夹板舞中,我们能够探寻到伏羲文化的元素:兼容并包的协作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现代夹板舞又是伏羲文化庆典的一种祭祀舞表演,其又有反哺伏羲文化的功能。

其二,发端于公元前872年的秦文化。公元前872年周孝王封非子为附庸,是秦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秦和西戎、周王室关系发生变化的转折点。秦人从此回复了嬴姓,也拥有了新的族号——秦,我们习称的秦人、秦族、秦文化也即由此而来。秦文化发展经历了华夏化——戎化——回归华夏的转换升华过程。秦人西迁天水,是秦文化再生和升华发展的主要阶段[3]。天水秦文化既是秦人重新崛起强大过程中走向文明的文化结晶,也是秦人建立霸业、统一中国的文化优势所在。秦文化的进取精神、尚武精神、质朴无华的风格,在夹板舞中显现无疑,若没有秦文化的孕育,也不会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优美、刚劲、质朴、和谐的天水夹板舞。

2.3 崇高的艺术品味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夹板舞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与充盈,经当地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提炼和加工,频繁活跃于舞台演出之中。一般而言,夹板舞表演由托举的开场造型开始,整套动作包括了跳跃劈腿、转体、下腰、涮腰、鹞子翻身、云手、跪于地面和躺在地面仰身等结合击打夹板的动作。特别是欢快的对角线、圆形及交叉线路的跑跳步,结合横排前后、高低层次的变化,以及伴随呼喊声的击打夹板表演,使古老的祭祀夹板舞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青春和活力。现代夹板舞的最大突破是男女表演者共同为伏羲祭祀献舞,男子身着红白衣服、披金黄色披风,女子身着蓝白色衣服披纯白披风,间或两两对练,和着宫灯伴舞,体现出阴阳和谐。结束动作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夹板饰以长红绸带,增加了其动态美;再加优美而雄壮的音乐伴奏,整个表演活动的艺术韵味表露无遗。

2.4 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

天水古称秦州。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为陇西郡、北地郡,并置天水郡。《水经注》记载:“上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天水位于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气候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被誉为“陇上小江南”。夹板舞最早流传于天水市秦州区一带,主要用于人们期盼国泰民安、祭祀伏羲的庆典活动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

在考古挖掘中,天水出土的《男妓击拍板图》方砖上就有了与现代夹板舞极为相似的图画记载,而夹板舞又是现代天水伏羲文化庆典的祭祀舞蹈表演之一。在伏羲的另外一个祭祀地——河南淮阳,则没有相似的考古发现和现存的夹板舞祭祀形式。就此可以认定:夹板舞属天水伏羲祭奠所独有。

3 夹板舞的功能价值解读

夹板舞在饱含着古老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蕴意、崇高的艺术品位、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的特性之上,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在现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既有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又有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因素。夹板舞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承载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

天水夹板舞是在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和秦文化的孕育之下,加之天水独特的地域环境的哺育,经过了一千余年的发展而来的。它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包、百折不挠、质朴无华、锐意进取的精神,更承载着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清名寡欲的文化精髓。夹板舞以其外在的舞蹈形式,用身体的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美妙诠释,同时也借助于身体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播撒。

3.2 位育现代人的教化功能

现代人们在尽享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饱尝了科技进步所带的异化现象和无助的苦涩。上友古人,觅寻人类所缺失的精神食粮已成为现代人们获得心灵位育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恰是现代人寻求本质皈依的最佳沃土。在夹板舞中饱含的庄重、肃穆、天人合一等原生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有积极向上、刚柔并济的现代文化气息。人们在观赏或亲身参与夹板舞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的一种精神的沐浴与熏陶,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教化。

3.3 健身娱悦的体育功能

夹板舞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主,并配以服装、音乐的祭祀型庆典文化形式。如果没有身体的参与和优美的表演,夹板舞也就失去了其本真的价值。作用于人自身的身体活动,对现代人而言是较为亟需的。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身体组织的许多功能都面临着退化的危险,肌肉更是处于一种“饥渴”的状态。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的身体机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夹板舞,作为一种原生态的体育运动,其借助于舞蹈活动这一载体,直接作用与人本身,在提高人的身体机能的同时,可以让人们在优美的韵律中获得娱悦的心情,感受体育之美、艺术之美。

3.4 塑造天水旅游品牌的示范功能

在西部地区的人文景观中,以夹板舞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意蕴厚重、品位崇高、地域特色明显,是最具有吸引力和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它不仅能满足旅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和健身性能提升其旅游的效果,创出更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热点。近几年来,天水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一年一度的“天水市旅游文化节暨伏羲公祭大典”吸引了来自港台的旅游观光者和各界友人。以夹板舞为龙头的一些民间艺术不断地整理挖掘出来,已初步形成了“以麦积石窟为龙头,旋鼓舞、秦州夹板、蜡花歌舞、地摊秧歌为两翼”的文化经济体系,同时也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伏羲祭祀乐舞——天水夹板舞有着千年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意蕴和崇高的艺术品味。具有承载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位育现代人的教化功能,又有塑造天水旅游品牌的示范功能,确可称之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天水夹板舞作为伏羲民俗体育文化,经过历史的遗存和传承,通过每年的公祭伏羲大典这个窗口,一定能弘扬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 闫虹.伏羲祭祀庆典乐舞——夹板舞调研[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25~28.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州夹板[EB/OL].http//www.tianshui. com.cn.

[3] 雍际春,等.陇右文化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427~445.

[4] 刘雁翔,雍际春,等.天水伏羲文化资源及旅游开发论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4):15~20.

L iving Fossil of the Culture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Jia-ban Dance of Tianshui

L I U Da-jun,CA I Zhi-zhong,GAO Hai-li,SU Xing-tian
(TianshuiNor malUniversity,Tianshui,Gansu 741001,China)

Aiming at the vitality and energy of Jia-banDa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ofmodern society aswell as its inexhaustible spirit of life,and employs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logical reasoning,comparative analysis,we tap and sort out the forrnat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Jia-ban Dance in Tianshui,we have also don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explored it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functions based on existingmatreials.

Jia-ban Dance;characteristics;functions;culture

G812.47

A

1008-8571(2010)01-0063-03

2009-12-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TY001)。

刘大军(1964—),男,山东烟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活化石伏羲天水
活化石——银杏
谈伏羲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创八卦
去澳大利亚遇见“活化石”吧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伏羲画卦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