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2010-03-22卞伯高马少辉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大学城体育产业广州

卞伯高,马少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卞伯高,马少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等对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的发展背景和机遇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大学城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大学城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少,市场面窄;经营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善;消费群体单一,以本校人员为主;大学城品牌效应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策略:解放思想,提高对高校体育产业的认识;吸引优秀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统一规划,拓宽大学城体育产业市场领域;创建大学城体育品牌。

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发展体育产业不仅是市场经济对体育的要求,也是现代体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业化就是顺应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改革现存体育教育体制,使体育教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体育教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使高校体育教育社会化、系统化、结构合理化,按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和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切实向素质教育迁移。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是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拥有丰富的体育硬件设施。本文在分析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校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与机遇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于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范围43.3平方千米。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其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在交通区位上,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在文化区位上,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旅游资源。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1.2 丰富的场馆设施

大学城一期工程投资五亿元修建体育场所,二期投资10亿元修建“八馆一场”,以作为2007年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赛场和2010年亚运会的备用赛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体育场地包括一个大型体育场和一个田径训练场,其中体育场占地9.7万平方米,可容纳五万名观众,规模仅次于天河体育中心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成为广州第三大体育场,将用于大型活动开幕式,国际级田径、足球比赛主赛场。

“八馆”分别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体育馆。

1.3 良好的发展机遇

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地理、气候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又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体育产业相对于全国发展较早。近几年,由于广州市体育局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着力理顺并强化政府在体育产业中的职能定位,广州体育产业又呈现出新的大发展态势。据广州市统计局的统计, 2003年广州体育产业总值占GDP1.2%,广州市体育产业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体育消费额、体育用品销售额、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和体育场馆数量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据有关方面统计,2004年广州市体育产业总收入达85亿元(人民币),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体育消费总额为58亿元(人均约900元/年),体育产业从业人员5.2万人,居于全国前列[1]。

但是,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广州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仍不适应,其产业辐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出台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州市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穗字[2003]4号)和《广州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穗发改社[2006]72号)等一系列重要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我市在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用品业方面具有优势和潜力,应当优先发展。为此,广州要以举办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借鉴国外已有经验,以体为本,打造品牌,培育市场,扩大消费,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 广州大学城发展体育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2.1 对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认识

体育产业不同于体育事业,体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精神文明的需求,更注重社会效益,具有公益、福利的性质;而体育产业的重要目的则是谋求获利,更注重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商业的性质。在资金来源方面,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规定,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所需资金由银行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办事业不收税,办企业则按利率收取利税。当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化后,经费下拨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根据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强调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经济性质方面,事业经济性质是产品经济,运行机制主要靠行政指令,要求以福利、公益为主,以社会效益为主;产业经济性质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靠市场调节,要求以经营为主,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高校体育产业的终级价值取向(终极发展目标)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体育事业(高校),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高校体育产业具有特殊性,不能以发展产业经济的眼光或发展体育产业的思维予以匡正,不能照搬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实践框架了事。高等院校是事业单位,以完成国家培养教育目标为最高使命。因此,高校体育产业实体不可能实现完全市场化(至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也不可能以利益最大化作为最高目标,它必须把教育使命和培养目标放在首位。所以对高校体育教育投入产出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产品和其他营利性服务。

2.2 大学城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少,市场面窄,占有率低

目前,广州大学城的部分尝试搞体育产业的高校只是把目光盯在本校,主要采用开放和出租场地的形式。场馆经营策略方式单一,经营项目少,缺乏激励机制和奖罚制度,收费标准缺少科学测评,管理松散,不能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总体缺乏产业化经营理念。大学城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极低,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环境和合理的产业结构。高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存在着收费项目和标准不规范、管理人员的资质、场馆进行保养和维修、市民参与健身活动发生意外等问题,致使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落入尴尬处境。当然也有少数学校涉足体育赛事、高水平运动训练,也有个别高校涉足体育用品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等一些高附加值的领域,这样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效率。

2.3 经营人才缺乏,经营管理不善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体育产业素质的提高,关键则是人才素质的提高。目前广东省高校体育产业专门性人才十分匮乏,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与中介人才;通过与综合性大学或经济类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其相关专业内设置体育产业或体育经营等专业,培养体育产业方向的专业人才,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短时期内,可以吸纳部分从事一般经济类的经营、管理及中介人才进人高校体育中介市场,以解燃眉之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没有专职部门和专业人才对本校的体育经营进行管理,基本上都是以各高校的体育部或体育学院的老师兼职管理。

2.4 消费群体单一,本校人员为主

目前,广州大学城还没有教师宿舍,在大学城的人口白天以老师、学生为主,晚上就只剩下几十万大学生独守大学城,寒暑假基本上就成了一座空城,消费人群主要是以本校学生和大学城租住过渡房的少部分老师。勿容置疑,消费者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购买力。依据体育消费产品的物质属性,体育消费需求应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划分之中,其中既有社交需求的目的,又有自我实现需求的动机。学生和部分老师的收入非常有限,而且高校体育产业也不可能以学生和老师为主要创收对象。

2.5 大学城品牌效应缺乏

目前,高校体育产业基本是以学校为单位,都是孤军奋战,开发实力单薄,导致存在盲目追风现象,以至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效率低下。目前,国内外其他产业都在走产业聚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保障专业的高度、优化行业内的资源整合的优点。这种高效、高端的模式,将会创造更多产业链的合作机会,产生聚合效应,它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现在我国大学城的建设,使很多高校聚居在一起,为它们之间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广州大学城定位为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广州大学城自身就是一个品牌,该品牌是大学城十所高校共同的无形资产,要想把这个无形资产有效地转化成有形财富,十所高校就必须相互协作、相互融合、统筹安排,共同提升、整合营销观念,以团队的优势吸引赞助商,提供多种模式的赞助形式,制定出明确的涉及面广的赞助招商方案。通过多校联合开发,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提高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效率和发展速度。

3 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发展策略

3.1 解放思想,提高对高校体育产业的认识

各高校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高校体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

3.2 吸引优秀体育经济、管理人才

广州大学城体育产业要加快发展,必须吸纳大批体育经济、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对原有的经营管理人员中素质较低者进行在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专业水平,以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3.3 统一规划,拓宽大学城体育产业市场领域,提高经营效率

目前,各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普遍比较单一,大部分以场馆出租为主,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努力拓宽经营领域,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开发新的市场资源。例如大学城体育中心附近的大片场地可以开发成青少年喜爱的极限运动场地;中心湖可以开发划船项目;也可以依托大学城的优美环境,开发周末一日或两日休闲度假游,并且配套运动、住宿、旅游、购物等等。

3.4 创建大学城体育品牌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就呈现了不同的设计特点和各高校的不同特色项目:华南理工大学有大型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馆,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大学有大型运动会篮球的主要赛场,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大型运动会的武术比赛场馆,广东药学院有大型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主馆,华南师范大学有大型游泳比赛的游泳馆,也有可作为大型运动会篮球比赛的主馆,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大型运动会排球比赛的主馆。各个学校各有特色,而且是个有机整体。通过统一规划,可以开发出具有大学城体育品牌的竞赛、旅游、休闲、购物等多种经营模式。比如大学城外环接力活动、自行车赛、夜间内环慢跑活动、定向越野、拓展训练等等。

大学城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当尊重高校体育产业自身属性的市场经济约束机制,力争通过开发多种经营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体育市场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打造广州大学城体育名牌产品,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地、快速地向前发展。

[1] 刘江南.政府体育部门在发展体育产业中的职能定位[J].体育学刊,2008(1).

[2]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程文广,等.我国体育院校开发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院学报,2003(1).

[4] 卢泰宏.行销体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5] 程一辉.培育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市场的战略构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

[6] 金占吸.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7] 于振峰.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3).

[8] 黄银华.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The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ports Industry in Guangzhou Un iversity C ity

B I AN Bo-gao,MA Shao-hui
(HealthyAcademy of Sports,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Using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methods,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s sports industry and pointout the problems that it faces:The s mall business project and the narrow market of sports industry;The lack of operating personnel,poormanagement;Simple consumer groups,school-based staff;The lack of University City brand.The paper haspropo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Emancipate themind,increase the awarenessof college sports industry;Attract the best sports economics,management talent;Unified planning and expand the University City area of the sports industrymarket;Create the University City Sports brand.

Guangzhou;university city;sports Industry

G80-05

A

1008-8571(2010)01-0045-03

2009-10-09

卞伯高(1979—),男,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大学城体育产业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