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思考

2010-03-14刘东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2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核算人力资源

刘东霄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知识。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提出: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会计是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反映,以便为企业内外信息需求者提供人力资源现状及变动信息的一种会计方法。人力资源会计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产生,80年代初人力资源会计引入我国后,理论界的学者对此作了大量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把国外大量的有关研究成果翻译介绍到我国、并对其基本理论进行了讨论、研究和完善,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会计,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尚处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探讨学科内容及其适用性阶段。

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把世界经济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必然离不开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突兀而出,因此有人认为,人力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会计是21世纪会计主流。显然,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和报告才能为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人口众多的我国,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更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决定因素已不仅仅局限在其经营规模的大小、财产物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持续地对人力资源投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人力资源成为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因此,决不能等到人力资源为社会、为经济带来的效益不能不核算时,才匆匆着力研究和出台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相反,要在多年的深入研究之后,引导各行业实践运用,并得以完善,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并运用会计的方法对其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外部有关人士对企业信息的需要。

2.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也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全社会已充分重视人才的重要性,要求确认、计量和记录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加以分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国家急需各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信息,确定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促进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从而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3.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在重视知识、技术、信息的知识经济时代,谁争取到合理的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其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例日益增长,已经成为任何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因此,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对人力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核算,考察其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在资源管理上进行科学地预测、决策,从而杜绝人才浪费、人才积压的现象,真正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相应地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人力资源投资。

4.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大,会计要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理应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减、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人力资源利用效果等方面的信息。应用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及时地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人力投资决策和施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又为外界投资者预计、比较、评估企业的资源状况及由此带来的获利能力以便作出正确决策提供资料。

二、我国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

1.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的多元化要求,单纯的成本信息、数学信息已满足不了决策的需要,多元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已成为必需,这样给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创造了经济环境。

2.对外开放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创造了国际环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人事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创造了社会环境。

4.企业需要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为应用人力资源会计提供了用户。

5.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提供了手段,使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在我国研究应用人力资源会计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有实现的可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促进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1.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劳动力没有被作为企业的资源看待,没有被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人力资本的作用被忽略了,企业不需要在会计系统和会计报告中单独反映人力资源的成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资源中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资源。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

2.人力资源法制化。对于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需用法律法规加以确认,对其交换也要进行合法化规范。虽然从法律上讲,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人本身,但在员工应聘期间,其必须服从企业管理,企业对其拥有使用权,对于这一点,要在现行有关会计法规及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的稳定性,以确定人力资源会计的权威性。

3.大力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很不完善,而企业家市场几乎不存在。需建立相当规模的人力资源市场,允许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并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要求对各类人才有相对统一的报酬标准,以减少企业核算人力资源价值时的主观随意性。因此,尽快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是当务之急。

4.开展试点工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大面积铺开做准备。试点可以选择学校、医院、会计事务所、科研单位、高科技类型的企业等人力资源密集的单位,积累经验,既推动理论的向前发展又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面实施做准备。

总之,我们坚信人力资源会计将会促使人们从单纯的人事组织转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不仅重视单个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而且重视所有的各个层次的人才。从只考虑教育的经济价值,到把人力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视同一项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一句话,其理论是会计的一种创新,其实行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核算人力资源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