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原声视频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2010-02-26李永秋郭时海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问卷语言英语

李永秋 郭时海

(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0)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的提出,以及四、六级机考改革的进行,英语原声视频作为一种具有具象性,生动性,真实性等独特优点的媒介形式已经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未来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处理好英语原声视频素材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认真思考和研究英语原声视频在课堂上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并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视频素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也因此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原声视频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教师的实际课堂操作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在今后加以改进?为了发现问题,笔者对我校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为以后更好地利用英语原声视频进行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问卷的设计

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先与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了解和总结了学生和教师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随后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问卷的试调查,根据试调查结果发现问卷设计中的不足,并对问卷进行了认真修改。修改后的教师和学生问卷分别有11和10个问题,主要包括了“英语原声视频的作用”、“英语原声视频材料的挑选”,“英语原声视频教学的课堂利用”、“视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教师和学生问卷题目基本对应,旨在对比师生对同一问题的选择,了解视频教学实践是否满足学生需要、符合学生的期望,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30份,老师问卷50份,学生问卷780份 ,回收830份,回收率100%。参加调查的教师是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师,其中大部分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少部分教师主要承担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参加调查的学生是重庆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其中文科386人,理工科384人。老师的调查是以集中和分散调查的方式完成的。学生的调查则全部在他们各自英语课上课前几分钟进行的。从已回收的问卷来看,所有老师和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地填写问卷,不过有少数同学可能因为做问卷没有看清楚问卷的要求,单选题选了多个答案,导致问卷无效,学生780份问卷中共有10份问卷无效,有效问卷共770份,收回问卷的有效率为98.7%。老师问卷50份全部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 英语原声视频的作用

将英语原声视频引入英语教学课堂是希望它能充分发挥其它媒介所没有的优点,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因此,我们针对老师和学生都设计了调查英语原声视频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问题。学生和老师的选择情况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中,79.2%的学生和76.0%的老师都认为英语原声视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对于视频可能起到的其他作用超过一半的师生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认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在“营造真实语境”和“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两个作用上,老师和学生的认同比例差距较大,说明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作用的认识。但总体上看,师生对英语原声视频在英语课堂中的所起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

3.2 英语原声视频材料的选择

要让英语原声视频充分发挥其作用,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因此就视频材料的选择,我们从四个角度调查了学生对视频内容,视频题材,视频长度,视频字幕的喜好,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的问题对应,我们也调查了老师在选择视频材料时对内容、题材、长度、字幕等方面的偏好。调查结果分别见表2,表3,表4,表5。

表2:

表3:

表4:

表5:

从表2可以看到,有70.9%的学生和96.0%的老师都非常清楚选择英语课堂上使用的英语原声视频应遵循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30%的学生(27.3%+1.4%)选择了任意视频和无所谓,对英语视频的教学辅助作用不够明确。至于视频的题材,从表3的结果来看,娱乐和影视类视频材料的人气最旺,其他体裁的视频也受到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不同程度的喜爱。同时文理科学生在科技和体育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这可能跟他们的专业差异和理科学生中男生相对较多,文科学生中女生相对较多的实际情况有关。在对视频的长度和字幕的选择上,老师和学生表现出比较高的一致性,绝大部分的老师(60.0%)和学生(60.3%)认为视频的长度应控制在3-5分钟内。分析其结果,我们看到过长视频材料并不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一方面,由于课时限制,视频播放的时间太长,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度,干扰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正常的互动,视频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另一方面,由于原声视频的观看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过长或过多的视频会让学生感到疲乏和焦虑,甚至放弃观看,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视频教学的效果。而英语原声视频字幕选项中,中英文字幕成为了大多数的老师(56%)和学生(71.4%)的首选,其次是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事实上是否在英语原声材料中使用字幕和使用何种字幕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它们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学生的英语水平,视听习惯,教学目的等。师生们青睐中英文字幕,可能是希望能结合两种字幕的优势,即中文字幕能帮助学习者把英语表达和汉语语义联系起来,从而帮助视频观看者更好地理解视频内容并同时减轻他们的焦虑感;英文字幕能够提高视频观看者对英文表达的认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听力,加强语言理解和掌握。(王少鹏,李英菊 2009)。

另外,针对老师,除设置了跟学生基本相同的4个题目外,我们还设置了关于视频素材的来源和视频素材的裁剪两个问题。调查结果见表6和表7。

表6:

表7:

表6反映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和网络是教师们获取英语原声视频的主要渠道,而自制视频和从其它途径获得视频的人数很少。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与教材配套发行的教学课件中的视频教学针对性较强,使用方便;而网络资源相对丰富,实效性强。相比较而言,自制视频受到人员、技术、设备、时间等较多的限制。而当被问及“如果你所选择的原始视频并不能完全符合您的课堂教学需要而必须进行视频裁剪时”,有24.0%的老师认为自己能根据需要进行编辑裁剪,反映出部分教师已具备基本的视频处理技术,并可利用其服务于自己的教学。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还有40.0%的老师选择将就使用原始视频,26%的老师由于视频编辑技术的欠缺而无奈放弃原视频。

3.3 英语原声视频的课堂使用,

英语视频的课堂使用涉及到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我们从视频播放前的任务设置,视频播放的次数,和视频播放后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三个方面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问题设置。调查结果见表8,表9和表10。

表8:

表9:

表10:

从表8上看,绝大部分老师 (92.0%)认为在视频播放前有必要布置观看任务,其做法和大多数学生(74.8%)的期望是相符的。视频播放前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视频,可以促使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积极调动视觉,听觉和大脑解码能力去获得语言输入,避免其被动,散漫地观看视频。至于视频播放的次数(表9),老师的选择和学生的看法有一些出入,这可能源于各自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比如老师会考虑视频播放的目的,课时的多少,课程的进度等因素,而学生可能更多地希望自己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视频所呈现的信息。

表10的结果表明视频播后学生希望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与视频相关的语言练习活动,除了老师们在课堂上使用较多的课堂讨论和词句归纳、运用外,43.8%的学生选择了模仿,配音和30.4%的学生选择了与视频相关的写作练习等更具挑战性的练习方式。对比学生的选择,我们不难看到教师比较倾向采用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相对容易的课堂讨论和词句归纳、运用的练习方式,所以选择模仿,配音以及写作等操作相对困难、工作量相对较大的练习方式的教师较少。

3.4 视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设计前与师生们进行的交谈发现,师生们普遍赞同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原声视频,但是也认为目前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按照他们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本研究在教师和学生问卷中各设计了一道多项选择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1和表12。

表11:

表12:

表11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与视频相关的英语活动过少”一项的学生最多(61.2%);其次是“视频题材单一”(50.3%)。其他依次是“视频难度过大”(41.3%),“英语视频的有些内容与教学内容不是很相关”(34.7%),“视频占用课堂时间过长”(16.2%),“教师的电脑技术跟不上”(9.9%)等。

在教师问卷中,选择“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要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解释”一项的人数最多(56.0%),然后依次为是“寻找、制作和剪辑视频花费的时间太多”(50.0%),“不具备视频下载、编辑和制作等相关的信息技术”(38.0%),“学生过分重视视听效果,视频教学达不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24.0%),“视频教学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力,其他教学媒介的教学效果收到影响”(18.0%)等。

4.结论与建议

这次问卷调查从英语原声视频的作用、视频的选择,视频的课堂利用,视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原声视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总体上,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英语原声视频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原声视频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只要遵循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和有效性原则,选择能满足教学要求、适合学生水平的视频材料,英语原声视频就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语言输入、营造真实语言环境、促进英语学习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英语原声视频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首先,在视频内容的选择上,老师和学生都比较偏爱娱乐类视频,而对财经、科技、新闻等其它题材的视频兴趣不高。这一结果也跟我们在平常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相吻合:即个别老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在课堂上只选用那些娱乐性强,甚至只是搞笑的视频材料。不可否认,趣味性确实是视频材料选择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英语学习应是学习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英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为学生提供题材丰富,风格各异,内容万象的视频材料。

其次对语言输出的重视不够。Tomalin(1986)指出视频课堂使两种语言成为可能:视频本身的语言和学生对屏幕上所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时使用的语言。前者即为语言输入,后者则是语言输出。但在英语视频教学课堂上,部分教师却只是实现了语言输入这一种可能,而对语言输出重视不够,比如有高达61.2%学生认为与视频相关的英语活动太少,而有62.0%的教师通常采用小组讨论和常用词句归纳等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对语言输出要求不太高的练习形式,活动形式较为单调,学生认可度不高。

我们认为虽然在视频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型和教学目的的差异,教师赋予视频语言输入和输出环节的权重不同,但是英语课堂利用视频素材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上。因此教师应把视频教学的重心放在视频教学的输出环节,精心设计与视频紧密相关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充分发挥视频播放的序曲和前奏作用,带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输出活动实现语言内化。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为了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组织与视频有关的语言输出练习,建议让学生课前完成一些视频材料的观看任务。比如老师可在上课前一周将视频材料上传到校园网的网路课程平台上,并布置相应的观看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一些课堂上因为时间限制,视频播放次数少,走马观花的现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和需要在课前充分浏览视频,为课堂上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出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英语原声视频教学中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具有教学针对性的原声视频资源的缺乏。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以其巨大的资源优势成为了英语教师获取视频的主要途径;但同时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寻找资料,并编辑、制作自己教学所需要的视频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客观上造成了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与视频相关的教学活动。所以要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视频服务于英语教学,就必须将英语教师从繁重的视频材料的准备工作中解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加快教学视频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可鼓励教师平时注意视频素材的积累,自建小型视频教学资源库;也可加强同一课组的老师之间的分工合作,收集和整理与所用教材紧密结合的视频材料,提高视频材料的针对性,并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语言实验室可设立外语教学资料采编人员岗位,专门负责采编英语教学相关视频。在此基础上,外语教师与其通力合作,共同规划,譬如外语教师选取所需教学资料,外语教学资料采编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设备协助、共同制作视频,从而逐步建立英语原声视频资源库,并不断更新(袁晔2008)。

最后,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不高,成为制约提高英语原声视频教学质量的瓶颈。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指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确认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认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并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而目前我们的教师由于缺乏视频下载、编辑、制作等信息技术,有的索性根本不用视频,或只用与教材配套课件上的视频,有的只能望视频兴叹,明知道有些视频的一些内容与教学无关或难度不适宜或视频题材单一也束手无策。所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首先教师需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自己在课余时间一定要主动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操作的能力。而学校或系部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提高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让他们学会获取英语视频资源的基本方法,熟练使用视频搜索引擎和网络下载工具、简单的视频编辑软件等。

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日益频繁的英语原声视频作为一种师生喜爱的教学辅助手段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刺激和促进语言输出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视频题材选择,视频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师信息素养不高,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以切实提高英语原声视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Tomalin,B.(1986).Video,TV and Radio in the English Class:An Introductory Guide.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王少鹏,李英菊(2009).视频材料中的字幕对学生偶然性词汇习得的影响[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7)。

袁晔(2008).开发网络视频资源促进英语课堂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0期。

猜你喜欢

问卷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问卷网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