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10-02-18王相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19期
关键词:孩子教师学生

王相军

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缺乏自信,不仅影响学业,更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与激情,并使这种激情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师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信心。”

1 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原因应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教师,工作方法简单,喜欢用结论性的语言批评学生。教师的话在学生中会产生一定的倾向性,久而久之,会使其他学生认为这个学生很差,产生看不起这个学生的心理,也会使这个学生认为自己真的不行。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问孩子的成绩,一切唯分数论,成绩好什么都好,成绩不好则一无是处,轻则责备、数落孩子一通,重则打骂。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主要生活环境都得不到关怀和鼓励,必然要加速其自卑心理的形成,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1 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和故事,在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营养

教师要结合本学科教学有意识地使学生体会到自信心对于个人成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利用各科课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比如,我国古有凿壁借光刻苦读书的匡衡,有一天一碗粥仍坚持不懈地读书的范仲淹;当今有身残志坚,勇敢地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已成为青年人楷模的张海迪。国外有经历了苦难童年,曾经捡过垃圾、给人守夜,饱受凌辱却发奋读书的高尔基,有被老师断言不可救药的后来成为大发明家的爱迪生,还有被老师、同学讥笑为智力迟钝的爱因斯坦,等等。教师不仅要讲这些名人事迹给学生听,还要告诉他们这些人的成就是举世闻名的,可是他们的奋斗历程无不包含着无尽的心血与艰辛的劳动,同时更主要的是他们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教师还要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关于自信心的名言,让学生自己在阅读理解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

2.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求,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提高学习自信心,积极挖掘自身潜能,从而实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着力帮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为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每个目标都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不搞“成绩论”的一刀切,而是从德智体等方面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多用激励性评价。

2.3 培养学生自信心还要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一次失败,或者是因为一次次的不如意而失去自信心。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首先安慰学生,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正视自己,让学生拿自己的长处与优秀者的短处相比。比如对方的解题能力比自己强,可记忆能力却差些;对方的成绩比自己好,但自控能力稍差;等等。通过这样比较,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兼具各种能力的人是比较少的,人各有长短,要扬己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是让学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次失败不能说明什么,即使是科学家,他的脑力在没有充分挖掘时,也曾表现得很不理想。第三是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调整学习策略,为下一次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如果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肯定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大家都熟悉一篇名叫《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文章,文章中的这位母亲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断地为自己的孩子打气,每次家长会回来,都鼓励自己的孩子,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进步,都对自己的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希望他能再前进一步。她的孩子每次都能受到鼓励,勤奋努力,学习上也能再进一步,直致高考时被清华大学录取。使一个自认为并不聪明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这就是自信心的作用。

3 小结

总之,教师应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充满信心,时刻期盼着他的进步。当他确信自己受到教师的爱护和尊重时,自然会相信个人的价值,会重新振作起来。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要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断从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引导他们把愉快的情感同自己的努力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再努力、再成功,不断增强自信心。

猜你喜欢

孩子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