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2010-02-16陈春晓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
陈春晓(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
“小组讨论”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陈春晓(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课堂中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是一种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但是,有一部分老师错误地把“小组讨论”看成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好像课堂没有小组讨论,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听课者也往往把有无小组讨论作为衡量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作为衡量新课程教学与传统型课程的标准,甚至出现了上课必有“小组讨论”的现象,公开课更是甚之又甚。由于对小组讨论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小组讨论的目的、意义、操作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上的偏差,小组讨论课堂教学模式不当地运用,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事倍而功半。
【案例一】新学期初,依据学校的统一要求,我将班级的54名同学 6人一组,按照座位的自然顺序编排分为9个学习讨论小组,每个小组确认一名学习讨论小组组长。由于以往的课堂教学习惯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后,学生有了自由发表观点、意见的机会,学生课堂发言空前地踊跃。课堂开小差、发呆的少了,打瞌睡的不见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和同学们一起品尝着小组讨论带来的甜头。
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同学们的热情在慢慢降温,小组之间不平衡,有的小组讨论热烈,有的小组成员却置身于讨论之外,在小组讨论的时间嬉笑、闲聊、拉家常、谈论着 N B A球赛;到后来,我发现小组讨论的发言交流,总是那么几位同学,为什么全班同学的小组讨论却成了仅仅几个人的事?私下和同学们交流,原来按照前后座位自然分组忽视了同学之间的差异,有的同学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小组的中心。而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害怕见解浅薄被人看不起,回答错了遭人耻笑,自然就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时间长了,他们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不发言,不讨论,习惯于做旁观者,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小组讨论的兴趣,小组讨论成了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最终理所当然小组讨论成了几个“组长”的表演。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是使小组讨论成为几个精英学生表演的主要原因。面向全体是《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课程目标。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影响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效果。针对小组讨论中这种小组成员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打破位置的局限,自由组合,以优生带动学困生。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司其责。组内每一位同学都要担任一定的角色。如一个讨论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小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组内成员角色实行定期轮值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惟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应,促进学生良好的认识和非认识品质的发展。让学生既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和学习习惯。
【案例二】在一次组内互听课上,一位老师执教《后赤壁赋》一文,疏通文意之后,便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本文与《前赤壁赋》比较,有何异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紧,短暂的两分钟思考之后,便让学生马上进入讨论状态,因为讨论之前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讨论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讨论不能正常进行,学生的讨论、交流只能停留在理解的表面上,说一些套话: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散文,一写初秋之物,一状孟冬之景;都能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等。而对两篇文章所分别表达的深层次的情感,一为旷达,一为悲伤,以及对两篇文章描写的重点,表现的情趣,情感上的一脉相承,只能是浮光掠影,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小组讨论只是走过场,成了形式。
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常会听到这样的教学要求:请同学们就某一问题讨论 1分钟。1分钟?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走过场的小组讨论我想可能只是为了赚取“本节课学生都‘动 '起来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自然难于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只能大打折扣。如果多次如此,学生就会丧失讨论的积极性,甚至会从心理上排斥、反感小组讨论,“老师,还是你讲我们听,得了!”如此情形下,若想重新唤起学生小组讨论的热情,就困难多了。
在小组讨论前,一定要给每个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时间,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按讨论题目写出发言提纲,这样,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他们就会有话可说了。试想: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怎么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呢?有些课堂教学中,教者每次讨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得可怜,担心自己的教学内容完不成,教学进度赶不上,学生在讨论中常常是刚刚进入角色,思维还未完全展开,问题的讨论还不深入,不透彻,就“被迫”停止,学生意犹未尽,听课者感到遗憾。因此,既然给了学生讨论的自由,就“讨论”问题的难易应给足他们讨论的时间。对于那些真正能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有价值”问题,拿出 10~15分钟时间来讨论,也是无可非议的。
【案例三】曾经听过一堂《指南录后序》的公开课,在背景音乐声中,教者声情并茂地朗读,不仅让学生,也让听课的人切身体验了作者文天祥出使元营、逃归永嘉这一段九死一生的艰险经历,而且感受了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接下来的环节,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喷溅的沸滚的爱国主义热情,坚贞的民族气节,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讨论题:“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联系全文,作者在文中一口气历数出多少个“死”字?问题一出,下面同学便议论纷纷,讨论场面热烈,有的说 17个,有的说 18个,还有的说是 19个,一时间争的面红耳赤,其中亦不乏未认真研读文本的乱起哄者。教者的本意在于通过这一十八个“死”,让学生了解文天祥十七次非人世所堪的险恶经历,感动作者为拯救国家而舍死忘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但是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
论题设计是否得当,是小组讨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讨论题是保证有效讨论的前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讨论过程才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机,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乃至对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是学生感兴趣的。注意学生的情感需求,连接历史,关注时代。第二,要符合学生认知的需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运用旧知解决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第三,关注知识的重难点或关键处,尤其是易于混淆的知识。通过讨论,把握住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无法预测的、偶然冒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虽事先未考虑到的,也可安排随机讨论。
选择好的论题精心组织小组讨论,往往能事半功倍。《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在执教《渔父》一文时,先是让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课文,疏通文意。由于文章是对话体,用对比的手法,通过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形象而富于哲理性。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分角色反复朗读,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特征;另一方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题:在国破之日即是屈原直面人生之时,他可以选择:A.以死殉国;B.隐遁江湖;C.修学著述;D.另择高枝。如果你为屈原选择人生,你会作如何选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小组讨论发言异常踊跃,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的角度,对屈原的人生选择作了不同的解读,不同的人生选择可能体现了屈原“捍卫尊严、豁达潇洒、坚韧执着、灵活变通”等不同的人生境界,对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的思想在讨论、交流中碰撞,人生观、价值观在讨论中升华。
讨论学习是一个过程,小组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及时参与不容忽视。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全面认识和运用课堂小组讨论,讲究课堂小组讨论的艺术,增强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