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对转变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启示

2010-02-16公雯雯

职教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斯汀青少年理论

公雯雯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角色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对转变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启示

公雯雯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有保持协调一致的倾向。当认知不协调发生时,人们会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推动人们努力减少或消除不协调。本文基于对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表征和解读,尝试运用该理论对转变他们的角色认知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角色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区青少年;认知改变

在与社区青少年①接触的过程我们发现,他们对于角色的认知矛盾极为突出,也呈现出年龄和身份的显著特征,作为青少年他们正承受着青春期快速成长带来的变化,作为求学待业的青少年②,他们又面临着强烈的独立愿望与社会的不认可之间的矛盾,如何帮助他们实现这些心理内容的社会性转变对其顺利社会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区青少年的角色认知表征与解读

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我们借鉴扎根理论(即不是从已有理论演绎出的明确假设出发,而是从资料中发现和发展理论)的方法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的教育课题进行了探究。在资料收集的方法上,本项研究以小组焦点访谈为主,同时辅以现场观察以及文献法。共进行4次访谈,受访者13人。每次访谈不少于2个小时,并在允许的情况下对访谈全过程进行了录音。所有录音均被逐字逐句转化为书面文本且加以编码分析。

被访谈个案基本情况是:从年龄上看,22岁者8人,23岁者2人,24岁者3人;从性别上看,女生12人,男生1人;从家庭地址看,卢湾、徐汇、长宁、松江、奉贤各1人,闸北、浦东、宝山、闵行各2人;从教育经历看,高中毕业7人,综合高中或中专高中部毕业2人,中专毕业4人;从工作经历看,没有兼职经历的5人,积极找过工作但无兼职经历的1人,有兼职经历的7人,其中有过正式工作机会的2人;社区低龄成年人的父母,从职业看,有工人9人,社区干部3人,司机2人,农民2人,编辑、会计、工程安全员、工程资料员、项目经理和个体户各1人,协保和失业各1人,其中重组家庭1例,退休者4人。除1人外,其他人所在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家庭。以下摘录了部分被访者的原话:

2-1③:如果学生的话,至少要礼貌,但是在家里面,完全是小孩,根本就不用礼貌,见到父母可以尽情的吵吵闹闹。跟他们在一块,我会是小孩子,摇摇这个摇摇那个。但是也有过跟做孩子不太一样的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社会,还有外面的环境,跟我想的都是不一样的。好人很少很少。

3-3:我是孩子。你做的越多你就会越发现你是小孩子。

3-1:我应该是把自己看作学生和成人的中间吧。学生就是做学生该做的事情吧(学生就是不用自己赚钱,只用父母的,每天总是上课、吃饭),在家里面做个乖女,什么事情都不要想(所有的家长都会说,学生就是只要念书,你的主要职责就是念书,其他的全都不用管)。成人就是可以赚钱呀,做家务呀之类的(最关键的是赚钱)。但对我而言,最关键是做家务。因为我家里面很多事情,我爸妈会和我说清楚,家务都是我一个人干(她这种感觉是生活上的)。经济来源是靠我爸妈,基本上家务活我都可以做。作为一个中间,我更偏向于学生吧,因为家里面经济来源都是靠父母。

2-3:我把自己看作学生可能会多一点吧,就排除你上班的时候就一定不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学生,我去打工的时候就一定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学生。我不可能会固定说,我在学校一定是学生,我在家里面就一定是小孩,我出去会是成人(带我们去旅游就是小孩)。

3-2:我觉得如果每天正式上班,就是拿工资的话,就是成人,成年了独立了。如果在家还拿爸妈的工资,那就还像小孩一样。我感觉现在是从孩子到大人的过渡期。我是不想把自己当作孩子。

从以上社区青少年关于角色认同的叙述中可以发现,社区青少年用来描述自我的概念是“小孩”、“学生”和“成人”。每个概念都有特殊的衡量标准,并且在衡量程度上有强弱之分。“小孩”的弱标准是“不用礼貌”,其背后是家庭模式,描述的是同父母或兄弟姐妹的亲昵关系;强标准是纯真、单纯,其背后是劳动力市场模式,描述的是相对于有竞争性的陌生成人的关系。“学生”的弱标准是“要礼貌”,其背后是师生模式,描述的是师生关系;强标准是“上课、读书”,就是“做学生该做的事情”。“成人”的弱标准是“做家务”,其背后是家庭模式,描述的是父母在家庭里的角色;强标准是“赚钱”、“正式上班”,其背后是劳动力市场模式,描述的父母在工作场所里的角色。

三个概念分别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其中“小孩”和“成人”构成了两个端点,“学生”处在中间。这些自我概念之间并非是不可逆的,而是相互沟通,甚至是复合性的,正如个案中的3-3所言:“你做的越多你就会越发现你是小孩子”。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由于面临着成长的诸多矛盾,如要求独立与能力不足的矛盾、快速成长带来的矛盾、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对发展方向和方式选择的困惑、地位的含混、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等,这些青春期的成长特征使得他们在认知与行为的选择上不可避免地带来冲突。

从社区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中可以发现,他们的自我认同并不限于家庭和学校,而是开始体验成人的多元角色。这同社区青少年迈向劳动力进市场的自身经历有关。从社会学的青年人生转型理论来看,社区青少年正处在由全日制教育和培训向劳动力市场中的全职工作转型(由学校到工作的转型)过程中,而且这一转型往往决定着其他方面的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区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中,他们更看重“成人”的经济功能和家庭维持功能,而缺乏对社会功能认知。

二、角色与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角色理论

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相应行为就称为角色。当个人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就会产生对应的角色期待和对该角色的适应,进而形成与角色相应的行为评价方式、自我意识观念和成就感,又进一步确立其角色行为和行为表现。[1]美国学者蒂博特和凯利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

青少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统计实体,而是由许多亚群体组成。例如,埃里克森指出,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仍处在青春期,他们属于未成年人或狭义的青少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18岁以上的青少年则处在成年早期,他们属于低龄成年人,其核心问题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可见,青少年阶段是角色认同的关键点,正是在这一时期,关于人与生命意义的问题、生活形态及人际关系等问题缠绕在一起,使得青少年开始找寻及接受个人对自身生活方向的责任,从而达成角色认同。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

理论普遍认为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因素都是处于不同的被称为认知因素的关系中,其中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认知因素是促进人转变的重要原因,当人的认知因素处于矛盾和冲突即不协调时,会导致内心的紧张,引起心理冲突,使自我意识感产生不平衡,为寻求其内心的重新平衡,就会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来维持,如此反复,不断调整,不断改变认知结构。[1]

菲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态度改变理论,该理论假设个体的认知有寻求一致的倾向,其前提是每个人都努力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矛盾,然而所有的人都无法使自己达到完全无矛盾状态。认知不协调理论包含两个认知要素:一是关于自身特点和自己行为的知识;二关于周围环境的知识。认知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无关系、协调一致的关系、不协调的关系。[2]相互独立的认知元素并不涉及到态度改变的过程,菲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不协调感只在不协调关系的认知元素中产生。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3](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社区青少年“知道沉溺网络有危害”而“每天却花大量时间上网”,只有戒掉网瘾,两个认知元素才能协调起来。(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达到协调。(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青少年原本认为毕业后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当他们凭借现有的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无法求得理想的工作时,便会产生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此时若引入新的认知元素——即可以依靠父母或其他社会资本为自己争取到好工作,这样内心的认知冲突就会减少。这三种解决途径是从“知”、“行”角度入手,来达到消除认知不协调的目的。菲斯汀格认为个体解决问题通常会选择前两种,且第二种更加普遍。但也应看到,由于不协调在主观上被体验为心理的不舒适,这种心理的不舒适,不同的个体其体验各不相同,

三、角色理论与不协调理论的启示与运用

费斯汀格说,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很单纯的,但它的适用范围却相当广泛。社会承认和社会支持对改变认知不协调有很大影响,如恰当的奖或罚会有利于认知变化;流言、流行、舆论和宣传教育,会成为影响认知变化的社会支持力量。具体来说,针对角色与认知协调理论的诸多特点,对转变社区青少年的角色认知有以下启示。

(一)利用矛盾心理,改变认知因素

在面对现实时,为了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与紧张感,保持心理结构的平衡,社区青少年往往采取一定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化解本我、超我和现实的矛盾冲突。所运用的心理策略和手段,主要有压抑、投射、转移、反向、升华、合理化。认知不协调理论就是要打破这种表面的平衡,积极地面对矛盾。这些青少年并非生来就弱势,他们的困难往往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风气和不恰当的学校教育影响下,身心发展中的各种消极因素没有得到抑制的结果。在内心深处,和一般的青少年一样,他们也有积极的心理倾向。这种情况就与他们的现实构成了矛盾,如渴望尊重与遭到歧视、争强好胜与地位低下等。而正是这些矛盾心理的存在使得态度行为的转化成为可能。在教育中,如果家长忽视了他们这种矛盾的心理特点,错误地采用“高压”、“歧视”来对待他们,就会促使他们采取不恰当的方式来解除心中的不协调。因此,我们要深入实际了解社区青少年的矛盾心理,给他们以关心、爱护和帮助,从多方面去激起他们心理的另一面“自尊”、“ 自强”、“ 自信”、“ 积极向上”、“ 有所作为”等,让其认识到改变现实的紧迫感。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为了减轻紧张感,必然会花费较大的努力才能减少不协调。”而青少年的这种努力,正是教育工作所需要的。[4]

(二)利用群体压力,逐步转变角色

社会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个体都从属于某一群体,群体规范会在其成员身上形成明显的参照效应,因而个体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改变了的态度能否得到巩固取决于个体接受宣传信息后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个体与群体的观点越一致,原有态度就越能得到强化。因此,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同辈群体之间的压力,通过遵从共同的价值取向、团体精神来推动社区青少年态度行为的转变,使他们既外在地顺从了社会赋予的责任,又在内心形成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隐形行为规范。

青少年这一阶段正处于动荡与稳定、突变与渐变的结合期,他们既渴望独立又恐惧社会的不认可,因而会出现认知失调。这时父母需要给他们独立的机会,家中的事无论大小多让他操心,多让他用脑和动手。但要找出一些理由来,让他感觉到自然该他做,让他感觉到他已长大成人,父母老了,越来越需要他的照顾了,要不失时机地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有成就感及责任感。

(三)合理运用奖惩,强化积极行为

费斯汀格通过实验证明,奖励和惩罚的外在强化手段只有引起内隐态度的改变才有助于消除人之不协调,奖励和惩罚的作用呈倒U型曲线特征,即在一定限度内,给与的奖励和惩罚越大,个体产生的认知不协调就越强,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超过一定限度情况则恰恰相反。[5]因此,适中的奖励和惩罚最有利于态度改变。从奖惩的目的看,奖励的目的只有积极性的一面,而惩罚的目的除了制止某种不当行为的消极目的之外,也带有使受惩罚者知错改正的积极目的,二者都具有强化积极行为的作用。但在使用惩罚手段时,要多使用剥夺惩罚(removal punishment),少使用施予式惩罚(pre-sentation punishment)。前者指剥夺其权力(如某项任务未做完之前不准上网),后者指加诸使其痛苦的措施(如体罚)。

(四)发展社区教育,促使态度转变

青少年社会问题的特点在于,它虽然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根源却不在青少年自身,而是青少年自身所处的外界环境,因此,又需要考虑青年们实际的活动区域,离开年轻人所生活的文化、情境和特定社会环境参照,就无法判断任何干预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却愈发的疏松、淡漠,人们越来越不知道如何进行情感交流与人际交往,因而社区教育此时显得极为重要。青年生活于其中的社区一般是指“聚居在共同区域,以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为纽带的人群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在社区,青年们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社会交往和日常行为,接触到的不单纯是某一类人,所面对的也并非是某一种思考和行为方式,而是形形色色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的聚集。由于地理位置的紧密优势,社区教育可从宏观的教育理念出发,细致微观的教育内容入手,形成共同却各有特色、健康的社区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对于这些失业青少年的回归是有益处的,他们在社区的组织生活中可以体会劳动的意义、社会的责任感。这些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会慢慢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行为。

注释:

① 2002年4月,上海市正式提出“社区青少年”一词,并把社区青少年界定为“具有本市户籍、年龄在16至25周岁、无固定工作和收入或已终止学业和尚未进一步就学的青少年”。参见陈英俊,周建军,田保传.2003-2005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18.

② 考虑到社区青少年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应对社区青少年进行分层、分类,其中在层次上可以区分为失学无业的危机青少年和求学待业的边缘青少年。本研究的被访者均属于后者。

③ 被访者编号,第一个数字是访谈次数编号,第二个数字是该次访谈中被访者编号。

[1]马厚勇.角色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在转变学生思想行为中的运用成果[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教育心理学研究),2002(5):11-1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82.

[3]郭毅然.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中国德育(第三卷),2008(4):26-29.

[4]曾英,杨明均.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差生教育中的运用[J].重庆社会科学(教育学),2001(5):71-72.

[5]马德峰.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9-81.

Role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ommunity Young Adult

GONG Wen-we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ccording to Festinger’s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people’s cognitive system has a tendency to keep consonance.People would feel a certain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hile in cognitive dissonance,that would promote people to make efforts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dissonance.Based on the theory,the article attempt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measures on changing community young adult’s attitude.

role theory;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community young adult;Cognitive changing

G710

A

1674-7747(2010)01-0047-04

2009-09-25

上海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建设项目之一“上海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培训研究”(项目编号:79003099)

公雯雯(1985-),女,安徽淮南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

[责任编辑 孙建波]

猜你喜欢

斯汀青少年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枪口
神秘的混沌理论
青少年发明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