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主体生成机制解析

2010-02-16东,李

职教通讯 2010年10期
关键词:吸引力职业发展

戴 林 东,李 梦 扬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泗洪 223900)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主体生成机制解析

戴 林 东,李 梦 扬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泗洪 223900)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在承认“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时代主题。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符合社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职业教育应该主动地加强自身建设,在社会“共振效应”中积极发挥主体力量,有针对性地培育、生成、放大自身“吸引力”。应该从放大发展力、提升引领力、积聚推动力、升华感召力等几方面激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主体生成机制。

职业教育吸引力;发展力;引领力;推动力;感召力

“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主体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功能优势力量,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和家长、社会公众、行业企业乃至其它类型教育等对职业教育认同、向心和推动力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在承认“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时代主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并未对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卓有成效的规模突破,但由课程改革导引的质量大提升却任重道远,职业教育独具的价值仍然没有被学生及家长、社会大众、行业企业甚至其它类型教育真正认同。为了科学确定国家教育发展目标,2009年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成为专家激辩、百姓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使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这样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昭然若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以《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的英明论断,明确了“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的具体思路。[1]接着,国家督学周稽裘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就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保持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阐明了“机制创新”的观点。[2]石伟平、唐智彬先生也从课题研究的深度提出要完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环境。[3]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符合社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社会生态系统中各种构成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确保了这些因素不断循环以及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4]职业教育不是“世外桃源”,它也处于社会生态系统。其“吸引力”是在与同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特别是经济系统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最具有活力。而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与产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别,与经济世界的变化存在着“对应关系”。[4]在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形势下,自然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以为经济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劳动力保障。然而,虽然全体职教人一直在努力,但却始终没有让职业教育形成良好的“吸引力”。究其原因是没有遵循职业教育吸引力生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共振律”,形成多方齐心协力共办职教的社会“共振效应”。既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那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也就应该人人有责,就应该是全社会的重任,仅凭职业教育主体单方面努力,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形成社会“共振效应”,需要政府正确领导、部门和行业大力支持、社会广泛认同以及企业积极参与,但职业教育自身决不能消极地“机械借力”,而应该主动地加强自身建设。一方面要在人生观、素质观、就业观、能力观等教育中积极发挥价值引领和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在“共振效应”中积极发挥主体力量,有针对性地培育、生成、放大自身的“吸引力”,形成广泛辐射和深度穿透的职业教育发展态势。为此,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吸引力主体生成机制上,探索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方略。

一、放大发展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发展力”是职业教育由自身发展潜力转化而成的发展能力。放大发展力是职业教育的自主修炼。“发展”是事物、事业的进步性运动变化。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交社会发展世界高峰会议的文件中指出:“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5]职业教育发展力是主体内部生成的,在主体调动自身积极因素生成和放大发展力的过程中,可以科学地利用和借助外部有利的动力因素,调适自身发展力的孕育机制。我国传统职业教育的发展,过多地借助、依赖于外界支持来孕育自身的发展力,忽略了内部动力机制的建构和激活,因而即使获得了外部支持力量,也难以持续和放大。一旦遇到政策波动、经济滑坡等外来因素的干扰,就表现出无可奈何,发展力显得相当微弱。

职业教育发展力内部构成因素很多,包括师资、课程、科研、文化、资金和设施设备等。从管理学角度讲,各种构成因素达成最佳的组合状态,发展力就最强。“最佳”的标志,是各种构成因素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相互之间实现“互动共促”。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实现不了这种“最佳的组合状态”,就会导致“内损”或“内耗”,就会遏制发展力。事实上,职业教育发展力构成因素组合状态并没有绝对的“最佳”,只有相对地接近“最佳”。与“最佳”最小距离的接近,是放大职业教育发展力的最大追求。笔者对放大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力的主要策略建议如下。

1.改善师资素质结构。职业学校原有的正式在编教师队伍就存在着数量不足,学历、资格不达标,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师资数量不足难题,职业学校普遍地实行外聘兼职专业人员填补师资空缺,其中包含了不少学历、专业资格不达标的人员。几年来,新吸纳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学历达标,技能水平却有待提高。所以整体上讲,职业学校师资素质结构需要作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抓住新课程改革机遇,彻底改变专业课教师理论化、文化课教师普教化倾向。

2.促进教学科研融合。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面貌换新颜”的创新工程,是从思想到行动的整体性变革,理应视之为科学研究的重大项目。要戒除事务型的教育教学运行方式,大力提倡科研型的教育教学方式。每个专业要建立起整体性课程教学攻关项目体系,每个教师要瞄准局部性课程教学突破口确立自己的科研方向。从每一个课程项目的确定到每一堂课程教学的运行,都应该认真进行科学研究,以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有效学习。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发展力最终凝聚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客观地讲,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不算高,职教人才在社会就业大市场并没有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这些年来,职业学校毕业生虽然一直保持高就业率,但就业质量却比较低,与社会打工族在就业机会、待遇、保障等方面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体原因是职教人才综合职业素质水平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关联。所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放大职业教育发展力的核心机制。师资、课改、科研等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值得强调的是:推进新课程教学、强化专业技能培养,需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温情,放眼学生生命发展,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二、提升引领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类型。[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阐明:“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教育中,职业教育是产业化、工业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必然分化出来的新型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类型将会走向新的融合。回顾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普通教育始终处于领航的前卫,职业教育则在许多方面跟着普通教育亦步亦趋:传统的课程模式、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是这样,就连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发展,后者也远远地滞后于前者。我国当代教育理应开出普职两朵花,职教之花也应当鲜艳美丽,但事实上,与普教之花相比,职教之花显得比较黯淡。由于我国特殊的体制原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野非常明显,虽然一再强调加强普职相互沟通和渗透,但实践中仍然是各行其道、甚至分道扬镳。改革试验也大多只是职业教育的单向努力,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则表现出轻视、甚至排斥。从教育价值认同视角考量,社会大众“重普轻职”、“重知轻技”现象由来已久,“普通教育是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劣等教育”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这些年来,在大好的政策激励下,职业教育经过规模突破,虽然营造了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力,但多方面的质量指数并未能获得社会公认,对教育大厦的支撑力量还相当弱小。

因此,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必须提升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引领力。旗帜鲜明地以职业教育引领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符合我国治国方针和人才需求实际。首先,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既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理应使与经济最为贴近的职业教育成为国家的引领教育。科技含量处于中下等、科技水平处于中下层的经济占我国现有各类经济、特别是产业经济的主体部分,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面向这类经济的企业、行业培养出量足质优的技能型适用人才,至于那些尖端人才的培养,毕竟只在少数。其次,这是人的生命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最基本的是生命的发展。马斯洛的层次发展需要理论揭示出“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心理发展寄托在生理发展之上,生理发展是人的生存基础。所以,人必须先学会生存,然后再追求精神的升华。生存智慧、生活和劳动技能、技巧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培养人的教育始终。从这一点讲,职业教育的任务要分化到大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航标。再次,这是职业教育基础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当然包含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深化素质教育的一大难关就是难以弥合普职缝隙,基础教育将职业教育排除在外。实际上,国家完全可以将职业教育划归基础教育一并规划。另外,这也是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是什么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下,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必然,其中职业教育的含量应当迅速增加。普通高等教育使专业教育的传统定位发生动摇,其“知识型”、“理论型”、“研究性”的人才培养方向,必将大面积地向“技能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拓展。所以,我们不妨将高等教育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养高学历化提升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如此,才能有力激活职业教育对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引领力的生成和放大机制。

三、积聚推动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职业教育是“在提升技术水平和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扮演关键角色”的教育类型[7],与社会经济的“对应”关系表现为:经济生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也促进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职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工作世界的岗位及与这些岗位所关联的技能。[4]在传统的职业教育环境中,人们只是简单地复制理论上的“关系”模式,模糊地意识到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事实上,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是无法真正实现这种“服务”功能的,职业学校在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目的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独家经营”,往往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最终造成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需求相互脱节。虽然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但效果不佳,真正形成这种办学机制的职业学校寥若晨星。前些年推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经过创新探索有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缺乏政策性操作规范的引领,加上没有深厚的实践经验做铺垫,也出现了许多伪科学现象:在课程实施上,浓缩、砍削文化课、理论课,专门教学专业课;在专业课教学训练中,无原则地打破技术环节的系统性,简单化训练某些零散性技术环节,等等。一些职业学校建构的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方略,只不过是校企合作的投机取巧,严重制约了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审视一下就业市场,职业学校毕业生与社会劳动力相比,并无多少竞争优势和独具价值,形成了“高就业比率”和“低就业质量”的反差效应。[8]再看一下企业生产,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劳动力梯队中也未成为中坚力量,难以显现出职业教育对企业效益提高的主力推动作用。这固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属于内在原因。

因此,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必须积聚其对社会经济的推动力。要加强专业建设。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一大原因是专业就业不对口率比较高,反映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生成建设不对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在追求“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应该加强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吸取“职业分析”先进方法,追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生产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为此,应体现以下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企业需求原则,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二是相对稳定原则,专业设置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三是广泛适应原则:专业设置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9]关键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开展市场调研,把握就业市场发展走势。这样建立起来的专业体系,必定会生发出强劲的经济推动力。另外要发挥课改的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树起新课程改革旗帜,面向企业生产实际发起革故鼎新的攻坚战,将学生引入“生产式教学”和“教学式生产”情境中,感受、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锻炼、养成以技能为中心的职业素质。目标是正确的,达成目标尚需努力。这些年来,职教课程改革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理论转化为实践,则有一个整合、调适、改进的过程。实践层面的课程改革,只是在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展开,有的课程改革仍然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级。即使是课改实验学校、课改实验点,有许多也徒有虚名,课程运行依旧在走老路。所以,应该加大行政助推力度,快速提高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课改认识水平,建构就业导向下课程、教学、培养新理念体系。另外,要加大投入,改善课改硬件条件,强力推进新教材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设施设备建设等,促进校企文化的融通和提升。

四、升华感召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依靠行政助推、政策引领,固然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必需,但要通过组织手段和力量,将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念移植向普通大众,使他们获得认同感,这在我国,历史的和现实的障碍还非常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部门的“扶持”、企业的“支持”等,甚至建立了法律保障体系,但几十年过来,职业教育还仍然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在老百姓的心田扎下根来,人们始终没有走出“认同寒带”。近几年职教招生愈来愈难,甚至出现了“买卖”学生的可悲现象,学生和家长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蒙骗”。被“蒙骗”来的学生怎么可能对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习产生心理上的皈依?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大面积地流失又成为必然。在人才培养上,职业教育难以获得家长支持。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并无多高期望值,认为孩子成绩差、不聪明、爱调皮等,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将孩子放进职校,实属无奈选择。孩子究竟在学校学习怎样、发展如何,他们很少过问。家庭教育失措,也给职业学校加大了育人的难度和压力。还有一种反差: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实现“就业”显得平平常常,而普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实现“升学”则显得波澜壮阔。

其实,职业教育并不仅仅是技术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包括技术在内的职业综合素质的宏观教育。职业教育的宗旨,归根结底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就业方向集中在产业经济技术应用生产领域,但它也可以向高科技、高科研领域攀升,更可以横向地向着其它许多职业岗位拓展和延伸。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格在“蓝领”层面。“蓝领”职业角色与其它诸如金领、白领、灰领等多种职业角色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转化,并无天然的分水岭。“蓝领”职业应该是社会职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是技术生产领域的中坚群体。进一步讲,“职业”是覆盖了社会全方位生产劳动类型的称谓,每个人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临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素质的打造,都要在一定的职业角色中创造人生。要强化“职业人生”的社会观念。面对其它职业群,目前职业教育关注的“蓝领”职业应该放射出亮丽的职业风采,升华感召力,广泛吸引社会大众价值认同。最有说服力的宣传策略是,跟踪调查毕业生创业足迹,建立相关档案,总结他们成功的创业经验,形成创业典型。学校要经常组织他们给在校学生及其家长召开“创业成功报告会”,更要通过多种媒体,将他们创业事迹向社会广泛宣传。最终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大众认同职教价值。另外,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历层次,“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10]民间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难以认同职业教育的一大原因是,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不高,主体是中专(职高),延伸至高职专科、本科。虽有本科,但规模极小。既然人们有职教高学历的学习需求,既然企业发展也需要高学历层次技术人才的引领,那么完全可以打通和拓宽技术培养高学历口径,架起通向硕士、博士的培养轨道。经过努力,我们相信,职业教育将会升华出深入人心的感召力和优势吸引力,从而让全社会形成强大的价值认同力。

[1]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18/info12310-50401945318.htm.

[2]周稽裘.增强职教吸引力在于机制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9-3-26(9).

[3]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M].教育发展研究,2009(13-14):20-24.

[4]夏东民.论社会生态中的职业教育 [J].职教通讯,2010(1):5,7.

[5]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化[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49007.htm?fr=ala01.

[6]邸鸿勋.论职业教育的性质、功能和地位[J].教育科学研究,2000(3):14.

[7]Linda Clarke and Christopher Winch.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 Approaches,Developments and Aystems[Z].Routledge.2007.

[8]戴林东.中等职校毕业生低就业质量形成原因及高质量就业保障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2009(1):45.

[9]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EB/OL].http://www.jledu.com.cn/xsjlzx/hwlx/ggjydt/germany.htm.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edu.cn/html/e/jiaoyuguihuagangyao.htm.

“Strengthen Vocational Educational Attraction”Subject Generative Mechanism Dialysis

DAI Lin-dong,LI Meng-yang
(Jiangsu province Si Hong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Sihong 223900,China)

“Strengthen Vocational Educational Attraction”is to admit under the premise of“vocational education lack attraction”to deduce out the time theme.Strengthen vocational educational attraction,fi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cial ecology.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its construction actively,Develop the main power actively in the society resonance effect,Educate,create,enlarge its“ attraction”pertinently.From enlarging developing force,promoting leading force,gathering driving force,sublimating charisma force,activate and strengthen subject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l attrac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al attraction;developing force;leading force;driving force;charisma force.

G710

A

1674-7747(2010)10-0019-05

2010-06-19

戴林东(1962-),男,江苏泗洪人,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育;李梦扬(1967-),男,江苏泗洪人,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教务处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吸引力职业发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吸引力1
吸引力2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跟踪导练(三)4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