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教学设计探讨
2010-02-11陈智仲孙福金
陈智仲孙福金
临床医学教学设计探讨
陈智仲1孙福金2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用教学手段,调节和影响教学的各种变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既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高智力、广知识面、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发挥学校教学环境、条件的优势,利用现有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程序及步骤,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临床医学;课程设计;效果
要完成教学设计这项复杂的工作和系统工程,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高智力优势、广知识面优势、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的优势,把学生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参与学习,以及发挥学校教学环境、条件的优势,来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1 明确教学目标
要想完成好临床专业的教学工作,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所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专业技术教育和基本技能教育。跟据这样的目标来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①因学生需求、特点施教。②因教师的水平、能力施教。③因现有的教学条件、设施施教。④因教学目标、目的施教。明确目标,针对我校来说应该着重培养专业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教育。
明确了教学目标,就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必须用认真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从各个教学环节出发,使教学设计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步骤都有相应的理论跟据。教学又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使“教”与“学”双方形成默契、认可,这种配合既有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和人格等要素,又有知识面、解释与理解能力和交流方式等多要素的参与,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制约。
目前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现代化教学技术深入教学、深入科学、深入课堂[1]。这都是传统临床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临床教学特点和规律,合理、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做好授课计划,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授课环节,在此过程中应有学生的参与,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生动的开展教学工作。
首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决定课程成败的关键,教师职责在于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例如,应用教学技术把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同时采取对学生进行启发思维,形象教学、易懂易记[2]的方法。调节和影响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变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把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融合,到达和谐统一是最重要的基本功[3]。组织开展“插播式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见习教学也很重要,根据学校附属医院的各科患者特点进行问诊、常规检查、认症。了解医院诊疗程序。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教师对教学内容或知识点的正确划分。课堂设计的优劣,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其次,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对象,是教学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个性、兴趣、理解能力和对学习的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我们应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教学效果是两个方面完美结合的反映,因此在课堂设计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2 教学设计能够促进临床教学的工作得以改进和完善
有些教师在临床课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觉不自觉的根据自己熟悉的教学思路、经验和教学方式进行课堂设计,尽管他们为此也付出了辛勤的劳作,在教学过程中,凭直观感受和主观判断制定的教学方案,会使许多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教学问题得不到及时的优化和解决。因而,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整体优化。在教学资源共享的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将由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现在“以学为主”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注重自我表现,如认真备课,内容系统完整,讲解严密有序等精心设计,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作为教学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仅要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研究教学方略,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知识面,培养实用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对临床医学课程进行规划设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现代教学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主体CAI教学课件为代表,他将声、光、电等多种媒体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甚至将教师、媒体、学生三者的行为融合为一体。是教学设计的最佳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发展方向。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安排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潜能。
3 教学设计应发挥教学体系的整体效能
现代教学体系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等构成的多要素体系。其中各个环节互相关联并有机的构成一个整体。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种教学因素进行分析、综合之后制定教学方案。对教学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方式直观地、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这些教学信息,并通过分组病例讨论、习题练习、实验操作、答疑等形式对所学的知识作出记忆和理解反应,教师则根据测试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操作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以适应学生水平和能力,进行因材施教。所以说,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4 临床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我校近年来,以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为指导的临床课教学已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临床课教学设计要生动、形象的将实践与基础理论学习统一起来,综合分析、统一筹划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按步骤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力争在规定要求的课时里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并通过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可行性评估、整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破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加挂图、黑板做手术等传统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是:①明确教学目标:首先分析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析学生的特点,跟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制定出明确、详尽的教学目标;②制定教学方案:制定教学方案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析、选择、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形式,确定教学步骤和实施过程;③评价教学效果:制定出具体评价标准,选择评价的方式及实施步骤。通过评价,可以将教学效果的可靠信息反馈给各相关教学环节,进而修正与优化教学方案。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具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决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整改和创新,反复地进行研究与实践,才能使教学设计日趋完美。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在临床课教学中乃是重中之重。
[1] 樊翔民,刘福启.教学技术深入课堂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2):85.
[2] 陆穗,沙翔垠.网络教学法在眼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1):32.
[3] 赵长海,孙丽娟.课堂教学正和案例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方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3):223.
R-03
A
1671-8194(2010)34-0327-02
1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137000)
2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1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