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教学刍议
2010-02-11谭周进申可佳
李 珊 蔡 锐 谭周进* 申可佳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教学刍议
李 珊 蔡 锐 谭周进* 申可佳
作者在多年教学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微生物学》在药学类专业的重要地位,对医学微生物学和药学微生物学做了对比,指明二者的主要异同,对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突出专业特征,注重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深化药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改革;药学类专业
《微生物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强理论、广技术、纵横交错的特点,广泛渗透到医学、药学、化学和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广而繁杂,如果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不利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有悖于高校专业教学的三特要求(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后续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内容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微生物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知识。本课程与药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微生物作为药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制药的工具与载体,在药学领域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
1.1 某些微生物本身就是药物
中医把茯苓、猪苓、马勃、冬虫夏草、灵芝、僵蚕、银耳等真菌作为药材历史悠久,并不断发掘新的药用真菌,如蜜环菌、亮菌等[2]。另外,现代医药开发出人体的有益菌群如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制备成微生态制剂用于抗菌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抗肿瘤、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途径。蓝细菌已成为另一类具有药用价值开发潜力的重要微生物,在贫血、白内障、胰腺炎等疾病治疗中作用重大。
1.2 微生物是现代制药工业的重要载体
微生物发酵方法制备药物以其高效、低成本及环保性的优势,迅速成为制药行业的重要技术,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药物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途径来生产,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抗肿瘤药物等。20世纪初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宝曲的研制成功成为利用微生物制药的典范。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利用微生物来表达生产重要药物发挥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干扰素的原核表达生产。植物内生微生物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一些重要的植物源药物也由微生物发酵生产取而代之。
1.3 微生物是药物筛选的靶标
抗生素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超级细菌”已成为威胁人类的重要因素,新抗生素的研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新抗生素的开发速度成明显下降趋势,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药物靶标的筛选,药物靶标是创新药物发现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药物筛选的基础,寻找有效的微生物作用对象就是药物靶标解决的摘要途径。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一旦被发现,往往成为一系列新药发现的突破口。
1.4 微生物是衡量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药物微生物指标由无菌检测和限度检测,对于注射用药等药物来说,必须无菌,而口服等药物则必须微生物限度。药物制剂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就有可能导致药物的降解变质,降低对患者的疗效,有的甚至还可引发患者发热等毒副作用。因此在药物的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使用有效的杀菌技术来保障药品微生物质量,目前已有一系列的药物微生物学检查项目,监督药物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1.5 免疫技术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飞速发展,与药学的联系日趋密切,免疫学技术已广泛用于药物疗效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免疫产品也成为一类重要的医药产品。目前,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已作为一类新药应用于临床。
由此可见,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在药物研制与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2 医学类专业微生物学与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的主要异同
2.1 二者的相同之处
医药类院校开设的微生物学专业基础课,同属于应用微生物学的范畴。微生物的应用非常广泛,按照微生物的应用领域来分包含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药学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卫生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等,其研究的方向性强,目的性明确,与主体实践活动的关系密切,且直接体现着人的需求。微生物学在药学类专业和医学类专业中同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学习课程体系中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分别为医学类专业和药学类专业学生后续学习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石。
2.2 二者的不同之处
医学类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等,以预防、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内容注重与疾病相关的部分,是学习临床工作中微生物在疾病诊防中的应用。药学类微生物学的范畴除普通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外,主要包括有关保证药物质量,研究、生产微生物药物制剂和开发新药的理论与基础技术,药学类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微生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这不仅为利用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制造药物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学习、研究药学专业的其他学科如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提供了有关的知识与技术。
3 药学类微生物学教学内容设计
药学类专业是培养掌握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和销售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在各类药物研究单位、医药企业、药品检验、药事管理部门和药房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检验、管理和药物销售的高级医药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医药科技得以快速发展,这同时对不断加入医药行业的生力军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一代的医药工作者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应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生物制药行业是本世纪最受关注的朝阳行业之一,但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基础较差,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产品单一,多数以基础性、常规性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中竞争能力不强,迫切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为了适应21世纪科技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实现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更好的为培养目标服务,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笔者及同行对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性作出对应调整:
3.1 免疫学基础内容
免疫学部分内容应该作精简,重点讲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抗原、抗体、免疫应答过程、超敏反应等,加重药学相关内容如免疫应用的讲解。由于近年来分子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细胞因子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治疗肿瘤、造血障碍、感染等已收到良好的疗效,成为新一代的药物[3],我们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应该对如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新型疫苗等等内容进行着重讲解,适当补充当前的新进展,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维能力。
3.2 微生物学内容
测中的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肠道杆菌、破伤风梭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各论重点在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精简其他原核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可作表格对比介绍;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菌种,应加强该内容的讲授;对于纯粹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可以考虑删除,如白喉杆菌、汉坦病毒等。③药学类专业学生不需诊断临床疾病,可考虑各论不再单独介绍每一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技术及防治方法,在总论中简单介绍同一类型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及防治。
3.3 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内容
该内容包括微生物与药物的生产;微生物与中药制剂变质的关系;中药制剂的微生物检查;中药的抗菌抗病毒实验方法。为药学类专业所特有的内容,是药学类学生今后走向职业岗位(包括药品的研发、生产、检验、管理和药物销售)所要用到的应用性知识,特别对于药物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种的选育保藏,中药的微生物检验等内容应作重点讲授。医药产业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转化技术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为了培养适应快速进步的医药产业的高素质人才,教师的讲授应该紧密联系医药生产,结合当前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举出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 结 语
教学改革始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为了适应前沿医药科技迅猛发展对新世纪创新研究型医药人才的需求,针对药学类专业的特征,从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服从于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出发,调整《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调整微生物学教学内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学习效果显而易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还应注意和科技领域新进展结合,将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新技术及时吸纳融合到教学中来[4],不仅能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还能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探索创新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强业务学习,多收集资料,随时跟踪学科前沿新动向,并联系教学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及时领悟并合理运用。
[1] 罗晶,刘燕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325-1328.
[2] 申可佳,谭周进,伍参荣.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微生物学在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22(4):251-253.
[3] 葛明东,胡德建,王艺超.细胞因子类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6):44-45.
[4] 马秀敏,丁剑冰,王红英,等.针对中药学专业特点和新疆维吾尔医药学特色进行微生物学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 1071-1073.
R37
A
1671-8194(2010)34-0154-02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
*通讯作者:Email: tanzhjin@sohu.com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4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