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例小于胎龄儿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2010-02-11董玉斌郭秋芬卫中华曹亚芹
李 磊 董玉斌 郭秋芬 卫中华 曹亚芹
河南周口市中心医院NICU 周口 466000
小于胎龄儿(SGA)又称小样儿,是临床较常见新生儿疾病之一,可分为早产小样儿、足月小样儿、过期产小样儿。SGA儿发生率较高,其高危因素较多,合并症亦较为多见,围产期病死率较高,存活者多留有体格及智力发育落后。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263例小于胎龄儿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3例均是来自2004-01~2009-06在我院NICU住院新生儿,其中男172例,女 91例;胎龄为 29周至42+3周,早产儿 48例,平均胎龄(34.3±1.75)周,足月儿212例,过期产3例。单胎173例,双胎72例,三胎及以上18例;母亲来自城市128例,来自农村135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4.56%。
1.2 诊断标准 SGA诊断标准:按照1988年我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的正常体重标准,低于同胎龄正常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者为SGA[1]。SGA的分型依据《中华儿科杂志》1988年制定的SGA诊疗常规中的临床分型方法:(1)重量指数分型法:出生体质量(g)×100/身高(cm),大于2.00(胎龄≤37周)或大于2.20(胎龄>37周)为匀称型 SGA,反之则为非匀称型SGA。(2)身长/头围比值分型法:身长/头围大于1.36为匀称型SGA,身长/头围小于1.36为匀称型SGA[1],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此种分型方法。
2 结果
2.1 SGA的临床分型 根据身长/头围比值分型法,将本组SGA共分为匀称型 152例(57.79%),非匀称型 111例(42.21%)。
2.2 SGA病因 发生SGA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多胎妊娠90例(占34.22%,双胎72例,三胎及以上 1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54例(20.53%);胎盘因素42例(占15.97%,前置及低置胎盘28例,胎盘植入14例);贫血 21例(7.98%);生殖道畸形23例(占8.75%,双角子宫12例,子宫纵膈 8例,骨盆畸形3例);内分泌疾病3例(1.14%)。
2.3 SGA合并症 所有SGA患儿入院后均监测血糖、动脉血气分析、行头颅B超检查,出院前行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住院期间有发生合并症者182例,依次为低血糖 156例,颅内出血97例,酸中毒48例,新生儿窒息32例,NRDS26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19例,PPHN1例。BAEP异常者56例,NBNA异常者212例。
3 讨论
SGA是妊娠中晚期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5%~10%,其病死率较正常新生儿高8倍,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目前根据重量指数和身长/头围比值将其分为匀称型和非匀称型。一般认为,匀称型SGA发生在妊娠早期,与遗传学异常及孕早期的宫内感染有关,造成各器官细胞数目减少,症状重,预后较差;非匀称型SGA一般发生在妊娠后期,与孕母妊高症、胎盘功能不全关系密切[1]。其影响因素较多,在本组病例中多胎、妊娠高血压、胎盘异常、贫血是引起SGA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使得多胎妊娠发生率较前增加,SGA的发生率也随之相应增加。除此之外,仍然要注意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以及胎盘异常对胎儿脐带血供所造成的影响,做好围产期母婴保健,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预防小于胎龄儿的出生[2]。
SGA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糖、生后窒息、酸中毒、颅内出血等,与多种病因造成胎盘功能不良,影响胎儿营养和供氧有关。早产小样儿并发缺氧、低温或低血糖的比率更高,出生体质量越低的小样儿,其耐糖能力越差[1,3]。且早产SGA窒息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足月SGA,这一方面是因为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但脆弱的胚胎生发层组织、以及脑室周围的脑动脉侧支尚未发育完全;另一方面由于SGA多存在宫内慢性缺氧、酸中毒,更容易发生[2]。这几种并发症均会进一步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患儿体格及智能发育落后。如果发现及治疗过晚,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给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负担[4]。但如果盲目等待,等到患儿出现明显智力发育迟缓才开始治疗,往往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我院对SGA常规做头颅B超、BAEP及NBNA检查,对有异常患儿及早干预治疗及进行随访,对于减轻患儿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2:209-217.
[2]肖作源,唐新意,陈裕明.小于胎龄儿临床分型及其与围生期因素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7):408-410.
[3]杨凡,熊英,余波.146例小于胎龄儿高危因素及合并症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4):770.
[4]翁梅倩,张伟利,吴圣楣,等.匀称型和非匀称型婴儿智能发育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