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诊断48例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体会

2010-02-11胡家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9期
关键词:立位平片大肠

胡家荣

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医院普外科(215134)

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上消化道穿孔48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的为16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胃溃疡穿孔40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6例,2例为胃窦部瘤穿孔。

2 临床特点

一般均有突发性上腹疼痛,尤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原有胃溃疡病史16例,腹痛就诊最短时间为3h,最长为26h,入院体检所有病例均有上腹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的38例,有腹膜炎体征伴肠麻痹的有5例,入院常规检查均作立位腹部平片,其中有40例见膈下游离气体,8例阴性;B超检查有35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小网膜孔及腹腔积液和见肠管扩张,13例未见明显异常,其中8例立位X线腹部平片未见游离气体;作腹部CT检查,7例均见腹腔游离气体,另1例在腹痛6h后再作CT检查,证实腹腔有游离气体得以证实上消化道穿孔,除1例家属要求转院治疗外,(经保守治疗好转,后作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窦癌),其余病例均在本院作相应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均好转出院。

3 讨 论

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一般并不难,结合病史、体检和放射科摄片检查,绝大部分能确诊,但是在穿孔早期腹部体征不明显,立位X线平片无游离气体者,可经胃管注气,再摄片检查,如仍不能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者,建议作腹部CT,能及早发现前腹壁下游离气体及肝裂间、胃后胰头体前、右肝肾隐窝均见零星、小点状气体影,肝缘周围有少量液,因此,当高度怀疑上消化道穿孔。X线不支持时,有条件者作腹部CT检查,能及早确诊对治疗提供依据,对患者来说能减少痛苦,尽早得到合理、恰当、准确的治疗。切除。同时注意通电时间,通电时间短,息肉蒂部血管得不到充分凝固,易造成出血或术后出血,在临床对症治疗及加强观察同时,大多数无需特殊处理或可经内镜局部喷洒药物、微波及激光等止血治疗,极少数必要时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尽可能吸净肠腔内残气并静卧1~3d,使出血点得到充分凝结。术后流质或少渣、少产气饮食3~5d,并逐渐转变到普食,忌粗纤维、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1个月,避免重体力活动1~2周,术后4~6周复查大肠镜,观察疗效。切除的息肉做病理切片检查,如发现有局限性早期恶变,及时转外科处理,注意术后随诊的必要。

综上所述,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简便、痛苦少、创伤小、适应范围广的方法。既达到治疗目的,又去除了大肠癌的潜在危险。目前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先方法,值得推广。

[1] 吴惠生,聂玉强.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及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1):5-7.

[2] 裘新明,王淑英.大肠息肉及其癌变[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3,14(6):376-378.

猜你喜欢

立位平片大肠
移位机立位康复对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两种立位体前屈所测腰部柔韧性相关指标的分析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立位体前屈,刚柔相济韧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