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差距”的育人价值
2010-02-10贾宪章
贾宪章
一位作家一直为自己的孩子只喜欢读书却不爱写作而头疼。一次在他和几个文友鉴赏一篇佳作时,孩子突然插口:“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采。”作家立即鼓励:“我早就知道这一,最,只要你每天坚持练笔。”这天晚上孩子还真的写出了一篇记叙文,尽管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作家还是给了极高的评价,打了99分。高兴之余,孩子天真地问:“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作家当即给他指出几个有错误的标点符号,说明扣去1分的原因。孩子信服地点了点头,表示以后要多注意,尽量去得满分。以后在作家的鼓励下,他每天坚持写作,可是始终没有得到他期盼的那一分。因为这一分由原来的标点符号扩展到了字词、句法、语法,到了写作技巧……写作的题材也从记叙文扩展到了应用文、散文、议论文,到了诗歌、小说……后来,这个孩子的作品经常发表在各种报刊,甚至有一次他的一篇小说在全国作品大赛中得了一等奖……
原来只要巧妙把握和运用得当,“差距”有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罗曼·罗兰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个故事就给我们生动地演绎了育人者在发现被教育者可塑之处后,借助不断伸缩和膨胀中的“一分差距”,循序渐进实施有效激励所展现的迷人魅力。
首先,这种“差距”必须充盈宽容和耐心,才可以在无形的激励中催生“自信的火苗”。育人者此时的耐心和宽容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面对孩子存在的差距时能够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宽容其不当之举,宽容其不足之处,耐心去发现其闪光点,耐心挖掘其潜在的动力,而不应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朝夕之间他们都变得听话、懂事、爱学习,更不可千方百计规范他们,甚至有时还要请上学生家长一起来规范…--其结果只会徒生尴尬与遗憾;二是面对孩子有差不得补的现状要有十足的宽容和耐心,宽容其不思进取,耐心等待激励的最佳时机,耐心寻找最佳的激励方法。千万不可不顾时代差异和学生的区别,任由评价标准“一如既往”、纠错补差的过程“一视同仁”、规范的内容和方式“一厢情愿”。
其次,这种“差距”必须浸满尊重和期望,才可以在有意的激励中孕育“自立的花蕊”。著名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今天,中小学都在推行新的课程标准,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这就要求育人者在面对孩子的差距抑或以差距为手段实施激励时,一方面应具备崭新的尊重和期望理念,对待每一个孩子时不仅要活用、巧用已经掌握的育人模式和育人方法,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更要不断整合和创新,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差异、爱好差异的要求;另一方面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去充分地研究、了解、理解自己面前活生生的每一个孩子,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个体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具体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地在施教过程中“寻需渐进”,把仅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以便让自身对孩子的尊重和期望得以立竿见影。
再者,这种“差距”必须值得引导和规范,以使之在不懈的激励中滋生“自强的光芒”。故事中的“父亲”是一位高明的育人者,通过借助“一分”这一具有“引导和规范”效用的“差距”,“寻需渐进”实施自己的教育策略,针对其不同时期的教育需求,及时满足其自身成长的愿望。一方面准确把握其中任何一个由浅入深的引导环节,借助“差距”所滋生的力量,对其施以恰当有力的激励,引导其在自卑自弃的状况中渐渐滋生自信,引导其在局限局促的氛围中开阔眼界;另一方面精确设计由易到难的规范过程,不失时机地对其不当的言行施以适当有效的约束,不失时机地对其实施自然有形的熏陶,及时化解其多疑、质疑、释疑的不同过程,既让其信任老师,又使其清晰地看清自身的差距,进而滋生进取的动力。
“差距”在育人实践中是最易发现也最易滋生的一种状态,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班与班之间,以及每个个体的不同成长期,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育人者尊重和正视“差距”的实际存在,积极挖掘“差距”的潜在育人价值,“差距”同样会是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同样会焕发出迷人的激励魅力。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