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注射治疗癌性腹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0-02-10刘合芬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消化道癌症穴位

刘合芬

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滕州 277500)

剧烈腹痛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多由肿瘤病灶直接引起,有效缓解疼痛对于患者减轻痛苦、坚持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50例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腹部疼痛患者用强痛定注射液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及肌肉注射,对止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07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2~76岁;胃癌22例,食道癌14例,肝癌10例,大肠癌4例。患者均表现为强烈持续性腹部疼痛,伴随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强迫体位,严重干扰生活及睡眠,且排除与癌症无关的疼痛,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疼痛的分级标准的III级。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2例。两组性别、年龄与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消毒注射处皮肤,给强痛定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治疗组常规消毒足三里穴位皮肤,用5mL注射器吸取强痛定注射液100mg,垂直刺入穴位,反复提插捻转注射器,当患者表现为明显的酸、麻、胀等得气感3~5min后,推注药液,每次1穴。两组各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止痛效果比较;(2)毒副反应比较。

1.4 疗效标准 缓解:疼痛完全缓解,止痛效果维持在3h以上。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效果维持在3h以上;或用药后疼痛完全缓解,但效果维持不足3h。好转: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但需止痛药。无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28例,缓解19例(67.86%),显效5例(17.865%),好转4例(14.28%),无缓解0例,总有效率85.72%。对照组22例,缓解11例(50.00%),显效2(9.09%),好转8例(36.36%),无缓解1例(4.5%),总有效率59.09%。两组疗效以治疗组为优(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恶心呕吐1例(3.57%),头痛、头晕2例(7.14%);对照组恶心呕吐3例(13.64%),头痛头晕5例(22.73%),嗜睡、乏力2例(9.09%)。两组患者副作用均在停药后逐步消失。

3 护理措施

3.1 穴位注射前的沟通 剧烈的疼痛使癌症患者情绪烦躁,往往对各种治疗方法失去信心,为了使患者确信新的治疗方法可控制疼痛,护士必须获得患者的信任,注射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之了解穴位注射止痛的机理及优点,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积极配合,使穴位注射治疗发挥更好的效果。

3.2 选择合适的体位 一般采取仰靠卧位或侧卧位,这样可使患者舒适、耐久,也便于护理人员操作。

3.3 准确选穴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即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注射过程中认真观察病情,注意患者的神色,询问其感受,如有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4 心理护理 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鼓励患者表达其疼痛的感受及对适应疼痛所做的努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学习有关疼痛的知识,一般包括疼痛的机制、疼痛的原因、如何面对疼痛、减轻疼痛的各种措施等,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患者情绪稳定,心境良好,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4 讨论

晚期癌症所伴发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信念,有效的止痛治疗是WHO癌症综合规范中4项重点内容之一。穴位注射是将刺与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相结合,可发挥综合效能。中医学认为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有调中焦、理脾胃、和胃止痛的作用,针刺该穴以通过神经传入途径可刺激脑垂体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达到镇痛作用;强痛定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普遍应用于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强痛定可获得针刺时的酸、麻、胀等得气感,同时强痛定注入穴位内,可形成局部肿胀压迫,对穴位产生持续性刺激,充分发挥了药物止痛与穴位刺激的协同作用,延长了止痛时间,故能有效地缓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腹部剧烈疼痛的症状。

猜你喜欢

消化道癌症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