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概况

2010-02-10陆金霞柯忠妹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月经周期血瘀月经

陆金霞 柯忠妹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嘉兴 314001)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于月经期的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时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前列腺素的增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并造成缺血而产生疼痛[1]。目前西医治疗[2]的方法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着重于降低血中前列腺素(PG)、血管加压素(ADH)、催产素(OT)水平,抑制子宫收缩等。原发性痛经属于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3],其病因较为复杂,多与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异常及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病机不外是因实“不通则痛”和因虚“不荣则痛”。如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目前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法颇多,多数国内文献报道[4,5]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临床研究表明[6]针刺能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整个机体的状态,产生一种综合的调整作用,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现将近年来采用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概述如下。

1 中医内治

1.1 辨证治疗 通过辨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兼症、舌、脉进行辨证论治。陈淑萍[7]分气滞血瘀型、风寒湿乘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损型治疗痛经120例,气滞血瘀型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风寒湿乘型用温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气血虚弱型用八珍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肝肾亏损型用调肝汤加减,治愈68例(56.7%),总有效率92.5%。葛素侨等[8]用生化汤加味(全当归20g,川芎9g,桃仁6g,炮姜2g,炙甘草2g)为主方加香附12g,延胡索12g,小茴香6g,丹皮9g,白芍9g,痛重者加蒲黄和五灵脂适量)治疗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者57例,总有效率89.5%。葛华[9]以少腹腹逐瘀汤加减治疗52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方药组成为小茴香3g,干姜6g,延胡索 9g,当归 9g,川芎 9g,肉桂 3g,赤芍 6g,蒲黄 9g,五灵脂6g,片姜黄9g。经期腹痛伴大血块排出或血块量多加三棱9g,莪术9g,以加强破血行瘀之功;经期腹痛伴恶心呕吐,加半夏9g,姜竹茹9g,以和胃降逆;经期腹痛冷痛较剧加艾叶6g,吴茱萸6g,以温经散寒;经期腹痛伴腹胀、乳房胀痛,加青皮9g,乌药9g,川楝子6g,以理气行滞。总有效率94.23%。

1.2 单方 单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报道相对较少。于晓棠[10]用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g加红糖250g熬成稀糊状,让患者每次取30mL山楂泥食用,治疗38例痛经患者,除1例无效外,余均治愈。

1.3 古方 运用古代经典方剂治疗原发性痛经大多取得较好的疗效。肖先莉[11]以活络效灵丹(当归12g、丹参30g、乳香10g、没药10g)加味治疗39例。腹痛甚加木香、台乌药各12g,延胡索、郁金各15g,寒甚加小茴香12g,炮姜15g,吴茱萸12g,肉桂3g;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吴茱萸各12g。于月经前3~5d或月经来时开始服用,至月经将净时止,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显效3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陈海标等[12]以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32例,基本方为桃仁、当归、川芎、乌药、香附、郁金、柴胡、川牛膝各10g,熟地黄12g,白芍、延胡索各15g,红花、甘草各6g。小腹冷痛加艾叶10g,肉桂6g;腹中灼热、口苦口干去香附,加栀子、黄芩、牡丹皮各10g;腰骶酸痛明显加杜仲、续断各15g。于月经行前5d开始服药,服至月经来潮,连服3个月经周期。结果显效2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齐津丽[13]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寒凝血瘀型予以温经汤加减,呕吐、腹泻严重者加藿香正气胶囊,气滞血瘀型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总有效率91.6%。

1.4 成药 中药汤剂有味苦、携带不便、难以坚持等缺点,中药新制剂的开发应用如片剂、冲剂、胶囊等大大方便了患者。宁艳等[14]用田七痛经胶囊 (药物组成为田七末、醋炒五灵脂、蒲黄、延圾索、川芎、小茴香、广木香、冰片,剂量保密)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经前7d服药,每日3次,每次3~6粒,连服15d,连续3个月经周期。结果痊愈2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93.02%。范旭阳[15]用痛经胶囊(组成为三七、川芎、琥珀末、没药、五灵脂、延胡索、桂枝各30g)治疗寒凝瘀阻型原发性痛经31例,每次月经前5~7d开始服用,连服10d,每日3次,每次6~9g(即4~6粒),连治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24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李莉等[16]用月痛安胶囊[药物组成为柴胡、当归、白芍、延胡索(醋制)、香附(醋制)、乌药、白术炒)、甘草、没药(醋制)、肉桂、砂仁、续断]治疗25例,于月经前5d开始服药,每次5粒,每日3次,至月经来潮1d后停药,连治3个月经周期。结果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李艳荣[17]用血府逐瘀胶囊(药物组成为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甘草)治疗100例,于月经前3d开始空腹口服,每次6粒,每日2次,连服7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38例,显效4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效率为83%。

2 针灸治疗

2.1 体针 朱英[18]采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以三阴交为主穴,寒湿凝滞型加命门;气滞血瘀型加太冲、阳陵泉;肾气虚型加肾俞,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45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王素英[19]用针刺加中药敷脐艾灸治疗55例,取地机、足三里(双)、三阴交(双)等穴,每次经期前1~2d开始,连针5d,同时中药(乳香、没药药饼)敷脐加艾灸,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愈25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郭爱松等[20]以针灸结合整脊手法治疗30例。针灸主穴为人中、委中、腰阳关,配以辨证取穴;整脊手法,根据病情予以腰部震法、斜扳法等治疗。结果治愈17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潘兴芳等[21]采用艾灸治疗30例,取子宫Ⅰ穴(中极旁开三寸)、子宫Ⅱ穴(中极旁开1.5寸),于经期来潮前1~2d进行艾灸,每穴各灸10min,每日1次,直至月经结束,连治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5例,好转19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0%。杜琳等[22]采用双侧列缺穴艾条温和灸治疗40例,有效率92.5%。

2.2 耳针 尤阳[23]用耳针配合捏脊治疗青少年痛经80例,取穴子宫、卵巢、盆腔、内分泌、交感、肾、脾,伴腰痛加腰骶区,消化道症状者加肝、胃、大肠,尿频加膀胱、肾,头痛加脑点;每次选取2~3个穴位,留针30min,10次为1疗程。捏脊法用掌揉法按揉背部督脉、膀胱经、长强穴、大椎穴、次、肝俞、脾俞、肾俞。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80例中痊愈58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96.25%。段颖华[24]等用采用针刺结合贴压耳穴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有效率达96.7%。王铠等[25]用耳针治疗,主穴取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气滞血瘀型加耳中;寒湿凝滞型加脾、三焦;湿热瘀阻型加耳尖、肾上腺;气血虚弱型加脾、胃;肝肾亏损型加皮质下;痛甚加神门、交感;腰骶酸痛加腰骶椎。非月经期以王不留行籽贴压上述耳穴,每侧3d,两耳交替;月经前3d改为针刺,中至强度刺激,每次3~4穴,留针20min,每10分钟行针1次,两耳交替,至月经第3日停止。连续3个月经周期。有效率96.7%。

2.3 水针 沈红云等[26]用穴位注射配合辨证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其中属气滞血瘀型13例。取穴:17椎下,此穴位于第5腰椎棘突与骶椎之间的凹陷中,以指压之最痛点处。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刺入穴位约2cm左右,有胀麻感后,注入约1mL药液,其余药液作穴位周围浸润注射。气滞血瘀型配太冲,用泻法,留针30min;寒湿凝滞型于肾俞拔火罐10min,温和灸肾俞10min;肝肾亏虚型温和灸关元10min。17椎下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以丹参注射该穴位,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功,为止痛治标之法。王宗江等[27]取17椎于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42例,取复方当归注射液4mL、维生素B121mg、2%利多卡因3mL配5号齿科长针头,用快速无痛进针法刺入穴位3~5cm后,稍作提插,患者有酸麻胀重感觉后,回抽针芯无回血,即快速将药液推入穴位中。于月经来潮前5d开始,每日治疗1次,7d为1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17椎可调节子宫肌舒缩,解除子宫痉挛性收缩。药用复方当归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维生素B12营养神经,养血止痛;利多卡因解除痉挛,治标止痛。三药共用,中西结合,标本兼治。穴位注射,利用穴位、药物、针刺的三重作用,可能通过经络感传和神经传递作用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调节PGF2的分泌,从而达到镇痛之目的。

2.4 灸法 (1)单纯灸:卢英翔[28]用壮医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37例,采用壮医药线2号线点灸气海、中极、承山、三阴交。伴呕吐加内关、足三里,每穴1壮。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经至停止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外敷中药(川芎、艾叶、乳香、没药、当归、赤芍、香附、延胡索、白芍、细辛等),于月经前3d开始治疗,经净后停用。总有效率为94.6%。(2)隔物灸:王松梅等[29]隔药灸神阙治疗原发性痛经,治疗组48例以鹿茸、香附、肉豆蔻、补骨脂、木香、当归、川芎、乌药、小茴香、冰片各等份研末,于药末上放置圆锥形艾炷点燃,连灸3~5壮。经前1周开始至经期第3日止,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48例服用月舒冲剂。结果治疗组经血的前列腺素(PGF2α)含量和经期血浆催产素(OT)含量均显著降低,认为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异常的PGF2α及血浆OT水平而发挥疗效。

2.5 外敷 陈小平等[30]用中药止痛带加热外用治疗90例。将药袋(由延胡索、香附、木香、益母草、三棱、莪术、艾叶、小茴香等13味中药组成)置入加热带中,围扣小腹,通220V交流电加热,每次5~10min。于月经来潮第1日开始,每日3次,连用7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痊愈30例,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9%。

3 结语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是前列腺素和子宫血管痉挛及其微循环障碍;二是神经传导和脊柱紊乱及其腰-盆腔神经高敏感性。非甾体类药的使用使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大为降低,但不良反应较多。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法则不离“不通则痛”的准绳。无论是血管痉挛的微循环障碍,还是脊柱紊乱的神经高敏感性,均对“不通则痛”的痛经病机作了现代医学阐释。针灸结合多种手法治疗痛经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推广力度不够是限制其普及的原因。所以不断改良针灸应用的技术,用穴求精求简,使更多患者接纳是现在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 [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7.

[2]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84.

[3]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

[4]张雷,唐春荣,李大剑.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2):135 ~137.

[5]杨建花,李沛.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概况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4,24(5):364~366.

[6]任路,孟安琪,鲁立宪.针刺关元俞加罐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3):73~75.

[7]陈淑萍.痛经的辨证施治120例 [J].光明中医,2007,22(7):21~22.

[8]葛素侨,刘利.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中医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5):86.

[9]葛华.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J].吉林中医药,2007,27(11):28.

[10]于晓棠.山楂能治血瘀型痛经[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4):18.

[11]肖先莉.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39例 [J].四川中医,2005,23(7):81.

[12]陈海标,邓新征,敖银柳.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J].新中医,2006,8(6):69~70.

[13]齐津丽.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323.

[14]宁艳,耿小茵,宁晔,等.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7):940~942.

[15]范旭阳.痛经胶囊治疗寒凝瘀阻型原发性痛经31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9):25.

[16]李莉,骆黎静,李海棠,等.月痛安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37~38.

[17]李艳荣.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 [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47.

[18]朱英.针灸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J].四川中医,2004,22(9):92 ~ 93.

[19]王素英.针刺加中药敷脐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及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2):42~43.

[20]郭爱松,孟庆宜.针灸结合整脊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9):316~317.

[21]潘兴芳,黎波,李志道.艾灸子宫Ⅰ穴、子宫Ⅱ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8):27.

[22]杜琳,张宏林,胡慧.艾灸列缺穴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78~79.

[22]尤阳.耳针配合捏脊治疗青少年痛经8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1):101.

[24]段颖华,李艳慧.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血清PGE2影响的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24(3):168~170.

[25]王铠,潘文宇.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J].广东医学,2005,12(26):1728 ~ 1730.

[26]沈红云,张文兵.穴位注射配合辨证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59.

[27]王宗江,张秀芝.穴位注射治疗痛经52例 [J].上海针灸杂志,2006,4(1):24.

[28]卢英翔.壮医药线点灸合中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37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23~24.

[29]王松梅,李兴国,张立群,等.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1):773~775.

[30]陈小平,谢波,郑洁莉,等.中药止痛带加热外用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69~270.

猜你喜欢

月经周期血瘀月经
话说血瘀证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