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缺血性肠病病例分析

2010-02-10欧阳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7期
关键词:肠病肠镜肠系膜

欧阳义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因肠壁供血不足或回流受阻致肠壁缺氧损伤所引起而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血管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包括血栓、非闭塞性的原因、肠梗阻、肿瘤、全身性血管病变如血管炎、腹部炎症、外伤、化疗、放疗和腐蚀性伤害均可致肠道缺血改变。近年来对本病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永州市人民医院5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5岁。肠镜+彩超确诊40例,CT确诊7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3例。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8例(其中6例合并房颤,8例合并眼动脉分支栓塞),脑梗死患者5例,糖尿病3例,无相关疾病4例。

2 临床表现

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偶伴恶心、呕吐及纳差。严重的可出现肠麻痹坏死和腹膜炎表现。本组28例患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腹痛部位以脐周和下腹痛较常见,便血15例(以鲜红色和暗红色多见),腹泻7例。

3 辅助资料

电子结肠镜是诊断缺血性肠病的重要检查,发病后72h内行肠镜检查非常重要,肠镜下可见以左半结肠好发,病变早期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呈现出血点及水肿。随病程的进展及病变的加重,表层黏膜坏死、受损肠管黏膜弥漫性水肿,充血,糜烂,溃疡形成,易接触性出血,伴有弥漫性斑片状暗红色或黑色病变,与正常肠黏膜组织分界清楚。另外,计算机体层扫描(CT)或磁共振(MR)成像可以显示缺血性肠部位,有助于确诊病因。肠系膜血管B超、血管三维重塑及肠系膜血管造影是缺血性肠病诊断的重要检查。

4 误诊情况

有8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2例误诊为痔疮出血病,2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肠道蛔虫症,总误诊率达24%。

5 疗效观察

50例患者中,5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好转,其余患者给予丹参或丹参酮、疏血通等,辅以三联双岐活菌胶囊及中药灌肠治疗后好转。

6 讨 论

缺血性肠病是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氧损伤所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炎症病变。该病发生率低,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加,该病有上升趋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时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腹泻、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泻。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肠镜检查时病变尚轻,溃疡太小或检查时机不当有关。对此类患者应综合临床、实验检查以及肠镜下多处活检,更重要的是动态观察来验证[1]。

选择性血管造影是诊断肠系膜缺血的金标准,肠系膜的血栓形成和栓塞表现为血管充盈缺损或闭塞,非闭塞性的急性缺血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血管的痉挛性及血流速度的改变。但腹腔动脉造影术费用大,有一定创伤。结肠镜不但能确定病变的范围 疾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病检,做鉴别诊断,但肠镜前肠道准备可能加重腹痛和便血,较轻的肠道缺血病待病情稳定后行肠镜肠段缺血部分已治愈且未留瘢痕,易误诊为肠道痉挛致腹痛,可能与肠镜检查时病变尚轻,溃疡太小或检查时机不当有关。对此类患者应综合临床、实验检查以及动态观察来验证。可辅以彩色超声多普勒、CT或MRI无创的检查方法,而且可以着重观察肠壁、肠系膜血管情况作,帮助判断病因[2]。

总之,50例缺血性肠病病例分析显示,应注意以下几点[3,4]:①年龄≥50岁;②既往有动脉硬化、糖尿病病史、高血压、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特别是合并房颤病史,对有腹痛、便血者特别是突发腹部绞痛患者,应及时进行腹部CT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进行DSA检查。③容易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肠炎等疾病,予抗炎解痉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考虑本病可能。④对于缺血性肠病患者肠道病变较轻,腹痛、腹泻、便血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难度较大,因结合年龄、基础疾病及疗效观察考虑此病可能。⑤肠外表现少,一般无畏寒发热呕吐纳差等表现。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严格体查,若内科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出现腹膜炎体征可考虑外科治疗。

50例患者行肠道菌群分析时可发现31例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有25例为慢性缺血改变,考虑肠黏膜缺血易导致细菌移位及肠道菌群谱发生改变,不能排除部分肠道慢性缺血患者因误诊为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肠道炎性病变长期使用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辅以三联双岐活菌胶囊及中药保留灌肠后能有较好疗效

7 结 论

缺血性肠病发生率低,误诊率高。对具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突发腹部绞痛、便血等可考虑本病可能。可经结肠镜、腹部CT或MRI、彩超、DSA等明确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手术治疗。

[1]Medlicott SA,Guggisberg KA,DesCôteaux JG,et al.Enterocolic Lymphocytic Phlebiti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istology F eatures in Viable and Ischemic Bowel[J].Int J Surg Pathol,2006,14(3),200-205.

[2]Korotinski S,Katz A,Malnick SD.Chronic ischaemic bowel diseases in the aged—go with the flow[J]. Age Ageing,2005,34(1):10-16.

[3]De Filippo M,Sagone C,Zompatori M.Unenhanced MDCT Findings of Acute Bowel Ischemia[J].Am J Roentgenol,2008,190(4): W271-W271.

[4]Hsin HT,Hwang JJ,Lo HJ. Severe aeroportia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omplicated by acute ischaemic bowel syndrome[J].Heart,2006,92(8): 1040.

猜你喜欢

肠病肠镜肠系膜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