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临床举隅

2010-02-10罗天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7期
关键词:症见肝火白芍

罗天义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证的一种疾病,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相当于西医学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美尼尔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疾病。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经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卒中或厥证、脱证而危及生命,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眩晕,收到良好的疗效,试举几例临床治验,以供同道参考。

1 肝火上炎

患者女性,43岁,2009年10月13日初诊,自述头目眩晕如坐舟车,发作时呕吐不止,伴耳鸣,面颊赤,眼稍红,苔红苔燥,脉弦而数。西医诊断为美尼尔综合征,中医诊断为眩晕。肝火上炎,宜平肝清热镇摄熄风法,自拟方如下:柴胡15g、生地15g、白芍15g、天麻10g、石决明25g、茵陈15g、黄连10g、苏叶10g、龙骨25g、牡蛎25g、磁石20g、甘草10g,水煎,日两次口服。连服5剂,眩晕大减,耳鸣消失,无恶心,呕吐,自觉乏力,寐差,故上方去黄连、苏叶,磁石,加当归,珍珠母,续服5剂而愈。

肝火上炎之眩晕,肝阴多亏耗,《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阳气亢盛化火上炎,即出现头晕目眩,故用药选白芍、生地等补肝阴润肝燥,选茵陈、黄连、苏叶等清肝火以止呕,选石决明、龙骨、牡蛎、磁石等平肝潜阳以治耳鸣,使肝火去风阳熄,而眩自止。

2 肝阳亢逆

患者男性,60岁,2009年3月6日初诊,症见眩晕,心烦,头胀而鸣,眼干,口干,少寐多梦,手足心热,左侧肢体时有麻木,舌红绛少苔,脉弦细。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2期,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为眩晕。肝阳亢逆,治宜平肝潜阳,滋肾柔肝之法,自拟方:夏枯草20g、钩藤20g、玄参15g、白芍15g、龟板15g、牛膝20g、枸杞15g、女贞子15g、桑枝20g、地龙10g、海藻10g,水煎,日两次口服。连服七剂后,眩晕明显见轻,仍左侧肢体麻,遂加以通经活络之品天麻,杜仲,川芎,当归,续服7剂,患者基本好转,停中药汤剂,嘱其续服天麻丸以善其后。

肝阳亢逆之眩晕,多有上盛正虚之征兆,在遗方用药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上方运用夏枯草、钩藤、玄参、白芍、龟板以平肝潜阳止其眩,海藻酸甘养阴,枸杞、女贞子、牛膝以滋肾培补下元,桑枝、地龙以通其经络,标本兼治,泻上补下,使患者诸症好转。

3 肾精亏虚

患者男性,45岁,2008年10月20日初诊,症见:头眩晕微痛,腰酸肢软,体型偏瘦,五心烦热,稍劳累即头晕加重,舌尖边红,苔白少津,脉细微数。西医诊断为脑供血不足,中医诊断为眩晕。肾精亏虚,宜补肾填精,自拟方如下;熟地20g、枸杞20g、山萸肉15g、菟丝子20g、茯苓15g、山药15g、甘草10g、女贞子15g、泽泻10g、肉桂5g、鹿角胶10g,此患者经4次复诊,服药28剂,头晕,腰酸诸症皆除,脉沉迟而有力,舌润,精力亦复,从而恢复工作。

肾精亏虚之眩晕,多见于阴阳两虚,由于阴阳互根,阳虚日久常损及阴,阴虚日久亦常损其阳,故在用药中当阴阳兼顾,本方熟地、枸杞、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滋补肝肾之阴,鹿角胶血肉有情之品,益增添精之功,少佐肉桂取其温升动阳之妙,茯苓、山药、甘草健脾胃以运化精微,共奏补阴益肾健脑之功,使肾精充足,脑髓得养而眩晕自止。

4 气血亏虚

患者女性,48岁,2009年4月2日初诊,症见:头晕,少寐多梦,有时彻夜不眠,气短乏力,健忘,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脉沉细。西医诊断:神经衰弱;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宜益气健脾升阳之法。自拟方:红参10g、黄芪20g、蔓荆子15g、当归15g、升麻1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10g、天麻10g、白芍20g、炒枣仁20g、夜交藤20g,水煎,日2次口服。连服14剂后,眩晕、全身乏力症状大减,面色转红润,舌边红,脉沉较有力,仍睡眠不佳,入睡困难,多梦。上方加远志、菖蒲、琥珀、茯神,以安神定志,继服此方7剂,诸症皆除,睡眠亦佳,能正常上班工作。

人体气血流行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若思虑过度伤脾,使中焦脾胃虚弱不能化气生血,或劳累过度,气血下陷等均可导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荣,脑失所养即发生眩晕。上方红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滋生化之源,升麻、蔓荆子、天麻、当归升阳止眩,炒枣仁,夜交藤,白芍等养血安神,使气充血足,阳升眩止。

5 痰浊上泛

患者女性,60岁,2008年6月8日初诊,症见:头终日昏晕不清,手心热,面色白,总觉疲乏困倦,时恶心,烦闷,舌淡红,略有腻苔,脉弦。曾去市医院系统检查,诊断为脑供血不足,曾用盐酸培他啶、维脑路通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故来大安市同建卫生院求助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舌苔脉象,考虑患者应属脾胃虚弱,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所致眩晕,宜健脾除湿化痰之法。自拟方如下:半夏15g、天麻15g、白术20g、党参20g、茯苓20g、陈皮15g、黄柏10g、神曲10g、苍术15g、麦芽10g、泽泻10g、甘草10g。水煎,日2次口服。

患者服上方6剂后,头痛眩晕明显减轻,精神好转,面色转润,舌淡脉沉,略有困倦,继服上方12剂,眩晕已除,头目清,食欲好,睡眠佳。

该患者属脾胃内伤,痰湿上逆之眩晕,辨证以疲乏困倦恶心,头目昏晕不清为特征,故重用半夏以除痰,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泽泻益气健脾利湿,陈皮、神曲、麦芽消食调气利脾胃之枢机,天麻治虚风眩晕,黄柏苦寒泻火,诸药配伍,致药到病除,眩晕自解。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证,有实有虚,亦有虚实夹杂,临床上一定要仔细辨证审因,恰当用药。如肾精不足兼痰浊上扰,则宜补肾与化痰并举,气血亏虚兼风阳上亢,则宜益气与潜阳熄风共图,故要善于辨证,正确地掌握病机,分轻重缓急而施治之。

猜你喜欢

症见肝火白芍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微信在线
养咽止咳桑叶方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粳米粥缓解颈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