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内经》之“和”

2010-02-09赵桂新

中医药信息 2010年4期
关键词:大论灵枢内经

赵桂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和”揭示了宇宙运动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

中医学完整保存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春秋战国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促进了中医理论的萌芽,奠定了中医理论的社会学基础和哲学基础。《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部经典文献,反映了当时祖国医学的光辉成就,其成书时代基本在春秋战国至汉初时期,其中阐述的人体健康的标准、治病的终极目标、治疗的方法手段等都体现了“和”的思想内涵。

1 “和”字解说

《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是个形声字,在“口”部,本义是随着唱。另《说文解字》有龠(yuè)部,曰:“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侖,侖,理也。”原指乐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龢)与口部‘和’音同义别。经传多假和为龢。”龢,读作“hé”,《说文解字》解为:“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此即“和谐”之“和”的本字。《说文解字》中还有“龤”,解为“乐和龤也,从龠皆声,”是“谐”的本字。引用“龢”字,主要是说明“和、龢”二字从一开始运用时,就都与声音和谐有关。且“龢、和”也充分展示了“和”的“和谐、调和、调治、和平”等义,这也是“和”的基本义,围绕这一基本义,可演生出许多内涵,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核心。

2 “和”的哲学与社会学内涵

2.1 先秦著作及诸子论“和”

《周易·乾第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意为乾阳之气化生万物的变化过程中,能够达成高度的和谐状态,则万物生长成熟,族类蕃衍。这种状态是通过阴阳之间的均衡变化实现的,这样就祥和有益,正达圆满,执着坚固。《易经》通篇都在揭示阴阳变化,循环往复,动态均衡,中国人的宇宙人生总是在求得“和”的观念与境界。先秦诸子散文中多见这样的宇宙观。《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认为“和”揭示了宇宙运动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我国古代哲学家在研究自然时强调对所谓阴阳、乾坤等各个对立面的整体研究,在看到对立的同时,也看到了和谐、协调。《周礼·天官·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郑玄注曰:“和,不刚不柔。”《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这些论著告诉我们,“和”所表达出的“平和、和谐、协调、适中、融洽、调和、舒适、符合”等义,昭示了人们所追求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形成了国人大一统的思想核心。

“和”最初由音乐之“和谐”,而之于人生、之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可以协调平衡人生,协调平衡天地自然,协调平衡社会上下各方关系。“和”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事的最佳境界。以“和合”指和睦同心,“柔和”表宽和柔顺,“和善”表温和善良,“和谐”表温和宽容,形容春天宜人的景色叫“和景”。

“和”的精神体现在修身上即“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不偏不倚,正直而宽和;体现在政治上,强调协调,重视均衡、和谐、稳定的态势,主张适中与道德的完善而排斥竞争;体现在艺术领域中,主张柔和、庄严、纯正。

“和”作为古代哲学的一种典型的基本范畴,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质,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整合性;同时又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心理的积淀,主张人与自然之间、自然诸元素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随着人类盲目开发自然的时代结束而愈来愈受到赞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心态。

2.2 中医学之“和”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的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地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界有密切联系,人体各个组成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处处体现,人这一“小周天”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失衡问题,“和”亦即出现问题。病邪侵犯人体,首先破坏阴阳的协调平衡,使阴阳失调而发病。“阴平阳秘”即强调要维护动态的平衡,而“和”则体现了维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协调和顺的关键所在,是维护人体健康的法宝,也是中医之“道”。在中医理论与实践中,诸如阐述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时,自始至终都贯穿一个“和”字,可以说,“和”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思想精髓。人体内外协调平衡,与天地自然相应相联,就是“和”的境界。

“和”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终极目的。《黄帝内经》中的许多篇目中出现的“和”,主要是指生理功能正常的状态,即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相互协调正常,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治病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和”的状态。“和”是治疗疾病的原则与方法。在中医学中,历来都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黄帝内经》中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深入人心。主张要调摄精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有利于恢复健康。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强调只要真气和顺,精神内守,病就无从进入。生活起居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医的治疗法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等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都在追求“和”的理念。如胃失和降,即导致脾失健运,因而就要着重和胃,以促进脾胃升降功能的协调;如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则常可导致昏厥或咯血,治宜降气和血。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治疗疾病。同时,人体又是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在治疗时,就应该“必先岁月,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而因时制宜。

由此可见,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恢复“和”的状态。

3 “和”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深入论述人与自然、形与神的关系,全面揭示人的生命历程、透彻剖析人的生理、病理活动,探求治病救人的方式、方法,更体现出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与“和”的关系。

在“和”的诸多含义中,《黄帝内经》中用义最多的是“安和、和谐、协调、调配、平和、适应、交会、和睦、和顺、适中、符合”。

3.1 表“调和、协调、平衡”义

①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

②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③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素问·痹论》)

④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素问·痿论》)

⑤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及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素问·调经论》)

⑥无积者求其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素问·五常政大论》)

⑦故圣人遇之,和而不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⑧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素问·至真要大论》)

⑨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灵枢·终始》)

⑩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灵枢·经筋》)

⑪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

⑫阴阳不和,则使津液溢而下流于阴。(《灵枢·五癃津液》)

⑬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调和,刺此者,无失常数也。(《灵枢·逆顺肥瘦》)

⑭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灵枢·本脏》)

例①是说圣人善于掌握阴阳,调和内外,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真气立如常。例②是说注意饮食五味的调和,使骨胳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周密,这样使骨气刚强了。例③说明治疗时调和虚实逆顺,病就会好。以下数例中之“和”,均涉及治法、治则。“和”这时是动词。

3.2 表“平和、安和、和顺、舒缓”义

①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素问·生气通天论》)

②阴之所生,和本曰和。(《素问·阴阳别论》)

③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

④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

⑤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素问·五运行大论》)

⑥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也。(《素问·气交变大论》)

⑦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

⑧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⑨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素问·至真要大论》)

⑩夫所复者,胜尽而起,……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⑪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气和乃止。(《灵枢·终始》)

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灵枢·师传》)

⑬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灵枢·本脏》)

⑭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灵枢·通天》)

⑮失时之和,亦邪甚远。(《素问·至真要大论》)

⑯五味六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

⑰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素问·评热病论》)

例①是说筋脉舒和。例②是说阴之所以能生化,由于阴阳的平衡,这就叫正常。例③上下相互交合,寒暑相互加临,其气相互生旺的就是和平。余例皆说明治疗方法正确得当,人体气血、身体各部位就安和、舒缓。可见“平和、安和、和顺、舒缓”这些形容词描述人体的健康、正常状态,也是治疗的最终目的。

3.3 表“符合、交和、和合”义

①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②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素问·上古天真论》)

③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

④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素问·生气通天论》)

例①符合术数之规律。例②符合阴阳。例③男女交合。表“符合、交和”之义时,词义侧重在“合同,混合”义。

3.4 表“配合、应和”义

①一阴至,厥阴之治也,……调食和药,治在下俞。(《素问·经脉别论》)

②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素问·宝命全形论》)

例①配合药物。例②应和。

3.5 表“温和、和暖”之义

①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素问·离合真邪》)

②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素问·气交变大论》)

③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素问·气交变大论》)

④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素问·五常政大论》)

例①温暖。例②和暖。例③④布散和暖之气。这四个例句都形容自然界的气候,均为形容词。

一个“和”字,充分体现了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丰富。中医学将心身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作为治病、养生的最高准则。“和”是中华文明的追求,还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猜你喜欢

大论灵枢内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中医小知识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阴阳大论》今何在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