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斑疹为主要症状的钩虫病1例

2010-02-09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安定中心卫生院533311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虫卵双下肢

王 琛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安定中心卫生院 533311)

患儿男,6岁,汉族,学生,因双下肢布满点状斑疹伴双膝关节以下疼痛3天入院。3天前患儿因“腹痛”被家人带到院外诊所诊治(具体治疗及用药不详),后出现上述症状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药疹?”收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22次/分,心、肺、腹阴性。双下肢布满点状深色斑疹,压之不褪色,无肿胀发亮及渗出,亦无触压痛。双膝关节及踝关节主动活动明显受限,被动活动正常。血生化及血沉未见明显改变。当天拟诊“药疹”,给予抗组胺药、止痛药等治疗。次日晨查房患儿父亲代诉斑疹有所减退,下肢疼痛稍减轻,但夜间腹痛增加,腹泻3次,均为水样便。治疗中加用山莨菪碱(654-2)针3mg解痉止痛,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d肌注,绿梅止泻冲剂止泻。中午1时许患儿腹痛加剧,上腹胀明显,腹壁静脉充盈,肠鸣音减弱,即行腹部B型超声探查示:肠管扩张积液。立即给予开塞露20ml肛管灌注保留。约10分钟后患儿即解棕黄色米泔样便约100ml,腹痛减轻腹胀消失。取粪便做常规检查回报:肉眼观棕黄色米泔样;显微镜下见红细胞(+),白细胞3~5/HP,脂肪(+),不消化食物(+),钩虫卵1~2个,隐血(+++)。根据粪便检查报告提示,拟修改诊断为钩虫致斑疹、腹泻。给予左旋咪唑片2mg/(kg·d)睡前口服,连服3天,同时应用保护胃肠道黏膜、止血等综合治疗,入院第3日晨查房时患儿父亲代诉腹痛消失腹泻停止,夜间睡眠好。查体:斑疹基本消失,腹软,肠鸣音3~6次/分。继续原治疗方案予巩固治疗两天后患儿康复出院。

讨论 钩虫病是由钩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若粪便未经处理而施入田中,虫卵可进入泥土,长成丝状幼虫,农民经常接触湿土而容易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严重者可致发育障碍以及心功能不全。钩虫幼虫侵入皮肤,初有奇痒和烧灼感,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抓破可继发感染。在我国虽然不是小儿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但其后果严重。本例为儿童,对采集到的病史可靠性较低,尤其在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接诊医师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同时借助于适当的实验室辅助检查。预防是消灭寄生虫病的关键环节,加强粪便管理以免污染环境,提倡穿鞋下地劳动,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泥土是防治的重要环节。普查是及时发现本病的最好办法。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虫卵双下肢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人体大片形吸虫虫卵孵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