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早孕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2010-02-05李瑞琼高莉君张健
李瑞琼 高莉君 张健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传统的人工流产术并发症较多,包括术中疼痛,人流综合征,吸宫不全和出血,甚至有子宫穿孔的可能,而术中疼痛是患者不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患者术中疼痛和手术并发症,我科开展了早孕宫旁神经阻滞麻醉人工流产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从2006年6月~2009年6月间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停经40~60天,B超证实宫内妊娠,并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将使用宫旁神经阻滞,传统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的风险,并发症及可能性向患者交待清楚,自愿选择其中一种终止早孕方法的妇女,从中随机各抽取80例组成3组。3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和停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停经史,尿HCG阳性,B超检查证实孕囊在宫腔内,且直径>1.0cm,以免漏刮。术前测量观察对象血压,体温,行血常规及白带常规检查,排除生殖道炎症。药流组行尿常规检查,排除肾脏疾患。
1.3 终止妊娠的方法
1.3.1 宫旁神经阻滞组 该组基本操作,手术指征及手术器械同传统人工流产组基本一致。具体手术操作为:常规消毒铺巾后,以1%盐酸利多卡因5m l,宫旁4,8点钟处各注射2.5m l,约5分钟后,开始扩张宫颈口,负压吸宫。根据孕囊大小,选择相应吸管,当吸管送达宫腔底部后将吸管开口处对准孕卵着床处(一般前屈子宫胚囊附着于前壁,后屈子宫胚囊附着于后壁)。开动负压至400~500mm Hg时开始上下移动并同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吸管,吸出胚胎及蜕膜组织,当感觉粗糙,吸管移动受限时,表示宫腔内容物已被吸净。术中观察患者面色及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术后再次检查吸出物和测量出血量。术后倒出物,在水中漂浮,均见绒毛及蜕膜组织。
1.3.2 传统人流组 采用常规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
1.3.3 药物流产组 采用米非司酮50m g,q12h。第3日顿服米索前列醇600m g。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4.1 观察流产过程中疼痛情况 参考WHO疼痛分级来观察术中疼痛情况。0级:完全无痛感,稍感酸胀不适;Ⅰ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但能配合手术;Ⅲ级:重度疼痛,难以忍受,手术难以完成;Ⅳ级:极度疼痛,手术难以完成,孕妇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人流综合征的症状。
1.4.2 术中出血情况 用30m l注射器抽取血液,测量准确出血量:出血1~5m l为极少,6~10m l为少量,11~15m l为中量,15m l以上为多量。
1.4.3 随访 术后10天复查尿HCG,并了解有无腹痛,早孕反应及阴道流血。早孕反应消失,无阴道流血属完全流产。阴道流血时间大于10天以上者,行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宫内残留。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旁阻滞组与传统人流组手术时间比较 宫旁阻滞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45±1.25)分钟,而传统人流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3±1.75)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宫旁阻滞组与传统人流组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 见表1。
由表1见,宫旁阻滞组术中出血量极少者有55例,而传统人流组仅有14例,收集宫旁阻滞组与传统人流组术中出血量,宫旁阻滞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28±2.72)m l,传统人流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2±3.38)m 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组流产过程中出血量无法估计。
2.3 3组流产过程中腹痛情况比较 见表2。
宫旁阻滞组100%的孕妇腹痛情况为0~1级,其中38例为0级疼痛(无痛率为48%)。而传统人流组的孕妇0级疼痛者为0(无痛率为0),药物流产组的孕妇0级疼痛者占12例(无痛率为15%)。宫旁阻滞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4;x2=19.67,P均<0.05。
2.4 3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比较 见表3。
宫旁阻滞组术后出血时间短,1~3天内占68%,其余出血时间在一周内停止,与传统人流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流产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较长,阴道流血时间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3组流产情况比较 见表4。
宫旁阻滞组和传统人流组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流产率均达到100%,与药物流产组的完全流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7;P<0.01。
2.6 随访情况
宫旁阻滞组及传统人流组术后随访未发现并发症。药物流产组有33例流血超过10天(其中1例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0天,由于自身原因不愿清宫,后予以宫旁阻滞后清宫,出血停止)。B超检查提示有组织残留,清宫后阴道流血停止。
3 讨论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终止早孕的方法有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两种[1],传统人工流产的并发症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疼痛,吸宫不全,生殖系统感染,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漏吸,术中出血及继发不孕等。由于人工流产存在漏吸,吸宫不全,故我院人工流产一般在停经40天以后进行。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我科同时还开展静脉全身麻醉及氧化亚氮(笑气)吸入等无痛人流。上述两种方法可减轻患者痛苦,但是镇静安眠药物使子宫变软,收缩欠佳,容易发生子宫穿孔及术中多量出血。另外,还使术中术后护理麻烦,有窒息及发生意外的危险。
表1 宫旁阻滞组与传统人流组术中出血量比较(n)
表2 3组腹痛情况比较[n(%)]
表3 3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比较(n)
表4 3组流产情况比较[n(%)]
大多数孕妇因存在恐惧心理而选择药物流产,然而药物流产出血量多,文献报道[2]出血量和流血时间明显多于和长于人工流产者,甚至可能引起贫血,休克或继发感染,不孕等,如出现流产不全或流产失败,还需要清宫。邓珊等[3]报道,10%的孕妇药物流产后有组织残留而需要清宫。我院对照观察药物流产组不全流产率偏高,可能因所选病例停经时间长,孕囊较大有关。
我院开展宫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行早孕人工流产,是对支配宫体及宫颈的神经局部阻滞麻醉,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恐惧[4]。子宫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完成。交感神经纤维自腹主动脉前神经丛分出,进入盆腔后分为两部分:①卵巢神经丛;②骶前神经丛:大部分在宫颈旁形成骨盆神经丛,分布于宫体、宫颈、膀胱上部等。骨盆神经丛中有来自第Ⅱ、Ⅲ、Ⅳ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并含有向心传导的感觉神经纤维。我们的研究中显示,宫旁阻滞组在手术时间与传统人流组比较大大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腹痛方面,宫旁阻滞组与其他两组相比,无痛率达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宫旁阻滞下人工流产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及完全流产率高等优点。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0.
[2]李明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后阴道流血时间的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7,6(1):83-84.
[3]邓珊,黄光乔.药物流产后清宫81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9,52(8):362-363.
[4]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