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的教育”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2010-01-22李铁绳,李贵安,党怀兴
李 铁 绳,李 贵 安,党 怀 兴
(陕西师范大学 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西北地区部属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将教师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不动摇。2007年以来,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切实探索和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免费师范生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勇于担当、博学仁爱、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为造就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一、三年来免费师范生基本情况
年份师范生人数师范生比例一志愿录取率男女比例城乡比例届别比例男生女生城市农村应届往届2007258464.9%93.4%967(37.4%)1617(62.6%)1078(41.7%)1506(58.3%)1597(61.8%)987(38.2%)2008264165%94.1%982(37.2%)1659(62.8%)1115(42.2%)1526(57.8%)1415(53.6%)1226(46.4%)2009290865%97%1006(34.6%)1902(65.4%)1153(39.6%)1755(60.4%)1617(55.6%)1291(44.4%)合计8133——————2955(36.3%)5178(63.6%)3346(41.1%)4787(58.9%)4629(56.9%)3504(43.1%)
总体来看,我校免费师范生,生源数量充足,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西部占80%,西北地区占70%,师范生招生人数占本科生总数的65%,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中比例最高。师范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整体录取分数高,每年平均高出省重点线20分左右,其中语、数、外等名牌专业高出50分左右。入校以来,免费师范生积极进取,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整体状况良好。
二、以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目标,创新免费师范生 培养工作
大学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格陶冶、能力发展、思想完善的过程,师范教育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重视能力培养,更要重视人格养成。教师既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教育专业知识。优秀教师应忠诚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掌握精湛的专业能力,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家应担当社会责任,长期坚持教育实践,拓新教育方法,提炼教育理论,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引领教育改革,推进民族进步。
围绕培养优秀教师和造就未来教育家的目标,我们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担当的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个敢于担当、富有责任、懂得感恩、乐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师范生终归会成长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承担重任的优秀教师。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责任担当教育体系,不断拓展和丰富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让师范生体会、感悟责任担当的过程,从而树立传承民族精神、推动国家复兴、奠基民族未来的职业信念和责任意识。学校倡导和实施“担当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使师范生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组织系列报告,深入解读政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长等领导多次全面深入解读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使师范生真正理解免费教育的背景、意义与内涵。二是创办系列论坛,名师言传身教。针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我校开办了教师教育论坛、基础教育名师讲堂、启梦教育论坛等,曾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王国俊教授,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山阳中学高级教师、我校毕业生仰孝升老师等一批名师与师范生面对面,讲述教师生涯与职业追求,对师范生进行言传身教。三是开展校园活动,体悟职业责任。在免费师范生中大力开展以“学海无涯、师路有我”为主题的演讲、征文等活动,《梦想的阶梯——首届免费师范生征文优秀文选》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房喻校长作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二,持续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动态,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持续潜移默化。学校制订并全面实施《免费教育师范生双导师制实施方案》,设立专项经费,为免费师范生聘任学科专业导师和基础教育导师,通过座谈、讲座、讨论等方式,与师范生交流、沟通,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情感和职业技能。二是实施素质拓展,提高专业素质。积极实施课外“素质拓展8学分计划”和“师苑”计划,每年定期开展师范生综合素质比赛,鼓励学生班级、社团积极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比赛活动,全面促进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积极实施感恩教育,使师范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回报学校、回报社会。通过举办“感恩活动月”以及鼓励师范生参与公益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实现自身价值,回报师恩亲恩,回报祖国社会,引导学生将厚重的责任感和高远的理想,转化为刻苦读书、奋进成才的实际行动。
广大免费师范生积极参与和组织“担当的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坚定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理想信念,并积极付诸实践,为努力成为明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而勤勉奋进、孜孜进取。
(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按照免费师范生培养目标,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实施通识教育。
第一,大力深入“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通识教育。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学校积极推进“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前两年主要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后两年主要进行专业培养;构建了“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实践模块”的课程体系,为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专业的融会贯通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模块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通识课程增加了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课程;大学外语课程增加了综合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和视听说课程的学时,以增强学生外语交流和表达等实际应用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大了原著阅读、实地调研考察等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了通识选修课课程方案,优化了通识选修课课程体系,设置了“教授讲堂”,建设了系列核心通识教育选修课。
同时,学校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养,制定了“免费师范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推荐了师范生必读书目,收录了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教师教育等5个门类的经典名著,鼓励师范生阅读中西文化经典,以增益学生思考人类文化思想史上的重大问题。
第二,积极探索学生管理模式,成立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和理工科基础教学部,推进通识教育。
基础教学部为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搭建了平台,“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深入人心,文理渗透进一步得以强化。基础教学部举办的“博雅论坛”、“人文论坛”、“经典著作导读计划”、“明德沙龙”等系列活动开拓了师范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综合素养。
(三)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专业能力
学校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精深专业教育,推进教师专业化。
一是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以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学校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历史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9个师范专业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体育教育等13个师范专业获得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设立了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项目,对所有的师范专业进行立项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师范类品牌专业,为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素养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二是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构建了“通识必修+学科必修+通识选修” 教师教育课程。通识必修部分设置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等课程;学科必修部分设置了学科教学论、学科教材设计与教材分析、学科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等课程;通识选修部分设置了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行政与管理等22门课程。同时,设立教师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建设了一批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切实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多渠道加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多学科混合编组教育实习新模式,切实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科学制定《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实习支教方案》,组织部分2005级、2006级师范生在新疆等地开展半年实习支教试点工作,为2007级全体免费师范生实施半年实习支教奠定坚实基础;分批次、有重点地组织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开展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基础教育对优秀教师的内涵要求。
(四)、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品质和敢于践行的气魄
学校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年多来,由学校免费师范生主持或参与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准教育部立项30项,获准学校立项100多项。各院部也从不同层面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文科基础部先后设立210个学生课外科研创新项目;理科基础部开辟了“星期四seminar”平台,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习惯;历史文化学院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历史专业考察及社会调查》实施纲要,学生据此完成了高水平的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形成了有价值的专题资料汇编。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之,师范教育,树人育才,关系未来。学校根据国家政策,教师职业特殊要求,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通识博览、拓新进取的意识和素质,使他们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人文情怀的温暖、自由空气的呼吸,从而成长为闪耀智慧之光、洋溢仁爱之美、勇于社会担当的教育人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师范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倾向
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将保障就业,不能报考脱产研究生,只能就读在职教育硕士,加之陕西师范大学培养的历届师范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就业优势明显,因而,部分免费师范生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或者没有压力的现象。
2.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误解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调查发现,某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免费教育政策理解严重错误,制定了相关的误导性政策(如免费师范生生源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就业,就业直接明确到县一级);同时,不能积极执行国家免费师范生有关政策,不积极为优秀的非师范专业学生转入师范专业办理相关手续。
(二)有关的思考
1. 完善和强化师范生招生环节
建议国家制定专门的师范生高考体检标准,增加师范生招生的面试考核环节,对考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等进行考察;加大自主招生力度,把真正适于从教、乐于从教的学生招来。
2. 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激发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
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允许一定比例的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免费师范生保送或考取脱产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再履行相应的义务。实施淘汰机制,对免费师范生每学年进行相应综合考核,对于不适合从教的学生不再享受免费教育,转入其他适宜专业学习。
3.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免费师范生培养的相关政策
国家应该严格审核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文件,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确保国家、地方实施方案的一致性;提早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保障免费师范生充分就业;提早研究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学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完善相关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为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提供重要保障。
国家需要,师大责任,青年使命。基础教育第一线需要大批有志向、有能力、善育人的优秀教师,祖国的未来期待一大批优秀青年投身教育、终身从教。对陕西师范大学来说,国家实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一所负责任的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以造就更多敬业乐教、堪当大任的新一代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