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史书写的学术底色和精湛的细节艺术

2009-12-31吴培显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艺术魅力学术性

吴培显

[摘要]《血色黎明》以人们较少正面涉笔的闽西根据地为观照基点,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做了全景式呈现和深入发掘。贯穿全书的是作家忠实于历史的科学性和学术性的自觉意识。细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更增强了它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红色革命史;《血色黎明》;闽西根据地;学术性;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4-0092-02

小说这一文体本来就是兴盛于“讲史”。中国历史的悠久和沧桑更替的频繁,及其区域性的纵横交织、此存彼亡的复杂关系,都为小说文体的成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矿藏。在新文学史上,历史小说创作大致有这样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古、近代历史为观照对象,多以史料积累、史实研究为基础,兼具学术性和审美叙事的特征,代表性作品如《李自成》(姚雪垠)、《曾国藩》(唐浩明)等;一类是以理论上的历史真实为前提,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阶段进程和人物“原型”为背景的虚构性叙事,这多见于现代革命历史的书写,代表性作品如《红旗谱》(梁斌)、《亮剑》(都梁)等。近年来,这两种类型有渐趋融合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在红色革命史叙事和现代英雄人物的重塑中,逐渐融入了那种古典历史叙事的调研性、学术性的因素。《血色黎明》便是一部体现了这种融合倾向及其新的审美元素的革命史书写的代表作。

作为当前长篇小说以及影视领地的一个热点。红色革命史的重新书写佳作迭出,而《血色黎明》还是以其鲜明的特色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所反映的历史区间是自“五四”运动爆发到抗战结束,重点书写的是红色根据地的创建和保卫战以及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到达陕北的十年革命斗争。其问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黄埔军校、东征北伐、南昌八一起义、龙岩暴动、井冈会师、红四军人闽、三打龙岩、古田会议、厦门劫狱、“AB团”事件、五次反“围剿”、十九路军抗战、红军长征、湘江血战、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新四军挺进江南、台湾义勇队誓师收复台湾等,都在小说中得到别开生面的描述。它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照和书写基点,二是其史料积累和史实研究层面上的学术性和科学性,三是尊重史实基础上的丰富、精湛而鲜活的细节艺术。

首先,《血色黎明》的开拓性的艺术价值,源发于作者以人们较少正面涉笔的闽西根据地的创建及其起落为观照基点,从而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给予全景式呈现和深入发掘。对于从“五四”到抗战胜利这一时期的历史风云,尤其是对于其间因红色政权建立而展开的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过程,中国当代作家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成就是非凡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的近10年,每个文学阶段都有不同意义层面上的开拓性、超越性的书写;小说、传记、戏剧、影视等各类文体的探索和创造性的想象力,都往往首先借助这一题材领域的丰富资源而得以充分展开,新中国的文学宝库也由此得以大大充实和丰富。但在这一浩瀚的文学星系中,照耀和振奋人心的电光源,每每是读者熟知的诸如井冈山的星火、南昌城头的枪声、遵义会议的曙光、延安圣地的感召、三大战役的运筹帷幄等,而像《血色黎明》这样让“闽西”成为书写苏区历史波澜的基点和引擎,成为这一历史画卷的辐射原点,这类作品并不多见。《血色黎明》的史诗构建正是从这里起笔。闽西、粤东一批热血青年为“五四”浪潮所鼓舞,邓子恢、罗明等青年才俊率先拉响了闽西红色革命的汽笛,“从客家村寨走向海洋文化”。“龙岩八骏”的称谓借用了地处中国东海与南海之交的龙岩的盛名,也为这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宝地增添了新的历史文化蕴涵‘进而成为闽西和龙岩文化根基上生长出来的、质地全新的历史文化符号。从中国的红色革命历史的史实及其历史意义来看,“闽西”的确曾是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革命策源地和战略重心。诸如“古田会议”、反“围剿”中“直下龙岩上杭”,“宁化清流归化”等诗句所反映的历史情景,都表明闽西苏区不仅支撑着当时朱、毛的红四军的生存,而且是决定中央苏区政府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曾扬威抗日前线却最终落了个尴尬、绝望而凄惨结局的十九路军,也给闽西这块热土留下了无尽的关于党争恩怨的历史余韵和反思空间。

其次,《血色黎明》让读者感叹和赞赏的,是作者身体力行、也是贯穿全书的一种学术性、科学性的自觉意识,及其基于这种高度历史真实的学术性、科学性底色而形成的厚重感和震撼力。一般来说,真正从事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家,总会在各类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上付出自己的艰辛。其史料和素材的来源,自然首先是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又主要是由图书馆、资料室、纪念馆和博物馆等提供的。但《血色黎明》的作者张惟先生则大不相同。他在史料收集、研究方面的努力更具有开拓性价值,其创作素材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第一手”意义。不是资料室、纪念馆或博物馆为他提供材料,而是他所收集、整理并用作创作素材的史料,却首先要“提供给闽西革命史研究和古田会议纪念馆及筹建中的闽西革命博物馆使用”。这得益于作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其在这方面所做出的长期准备和独特努力。正如开国将军王直将军所说:张惟出身闽西。少年即投身革命斗争,对红土地的历史非常熟悉,转业后任龙岩地区文化局长并勤奋研究,笔耕不辍;他曾率领一个小组外出访问闽西籍老将军、老同志,在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的萧克上将的关照和帮助下,“寻访了近百名老将军、老同志,还有机会访问黄埔同学会的前国民党将领和当年的战地记者,获得了丰富的党史、军史资料”。正是作家的这种科学态度和丰富的“第一手”史料,成就了《血色黎明》的学术性、科学性的厚重感和震撼力。这体现在小说叙事的全过程中,更体现在小说对诸多深层隐秘的历史真相的首度曝光上。比如,对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中央红军不得已的战略转移,其实早在毛泽东、朱德们拉开苏区浴血奋战的序幕并节节胜利之时,中央苏区的沦陷就已经注定了,——作家对于“米夫一王明式政治游戏”内幕的揭示,不能不让人震惊。再如,作家对于当时尚未站稳脚跟的苏区大规模开展“肃反”运动的真相的呈露,尤其是对于该运动中有关所谓“AB团”、“社会民主党”那一幕幕荒唐而恐怖的冤案、惨案的曝光,以及对于二十六路军起义后却由于根据地内部执迷而狂热的极左路线,而导致腹背受敌并最终完全毁灭的悲剧的讲述等,诸如此类的历史图景一经曝光,不能不产生强烈的历史的、艺术的震撼效应。读者在深感震撼的同时,更会由衷感佩作者在史料收集和研究方面所付出的超常艰辛和努力,及其科学、严肃、真诚的艺术创作的生命投入。

再次,由于作家对系统的“第一手”资料的深入调研和把握,使得《血色黎明》在细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方面,显示出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形成了它在同类题材创作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感染力。的确,它没有也难以在故事框架和

结构上出奇制胜。与大多数红色历史书写一样,其叙事展开的线索是与历史发展的轨迹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历史纪实性是作家自觉遵奉的创作底线。但在这一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血色黎明》以丰富、精湛而生动的细节艺术,使它的审美效应不同凡响;其艺术魅力不仅没有因其历史场景真实性的强化而有所减弱,反而让读者在欣赏到一种历史活剧的波澜壮阔、叙事结构的宏大缜密而又舒缓徐致之美的同时,还能得到一种鲜活的细节描写和性格塑造的美感享受。这又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第一,作者对自己笔下的历史人物,不是从某种党派、阶层的共性出发,而是在具体的“人”的基点上,在现实关系中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基点上,去还原他们,复活他们。邓子恢、罗明等闽西革命的先行者。本来在世俗社会中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有自我实现的多种可能性,决非生来就是职业革命家,只是由于激变的时势和新的时代思潮,才激活了他们奋起救国救民的青春热血。同时,即使这种内在的理想火种被点燃之后,作为大千世界一分子,他们的人生道路也依然充满了未知和变数。如当初同样慷慨激昂的陈赓、宋希濂等,后来却南辕北辙,最终都难免会生发不堪回首之叹。那位赤诚献身革命事业的“黄埔之花”傅维玉,却不得不在莫须有的“社会民主党”案件中“仓惶出走大上海”,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她日后竟然成为大上海“天体”运动的首要人物,更显得神采惊世、卓尔不群。而作家对兼具书生意气和政治家风度的瞿秋白的复原,对以神圣的名义残酷推行“肃反”斗争的林一株的内心的揭示等,也无不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第二,素朴而传神的生活细节选择及其精湛的细节描写艺术,是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审美感染力的关键之源。比如,傅维玉是小说中一个个性鲜明的新潮女性形象。第6章有一个细节:这位“黄埔之花”大大咧咧地冲进黄埔军校的男生宿舍找人,并不在意周围一起投来的热烈目光。在一群光着膀子洗刷的男生中挨个寻找,当她拍了拍一个人的脑袋时,“那人把浸在脸盆里的头仰起来,白皙清秀的脸庞立刻飞红”、“腼腆得竞像个大姑娘”,这人正是林彪。这一错认林彪的细节,既体现了当时黄埔军校内的青春气息和生活情趣,也让傅维玉生性开朗、真纯无邪的性格特点,及其光彩照人的新潮女性形象活灵活现,同时也将青年林彪的神态、性格鲜明地烘托了出来。第2章中陈伯达的出场给人留下了鲜明印象的,除了他那“生得矮胖,圆脸上挂着一副深度眼镜”的外貌。以及怒气冲冲质问罗明“胡适先生说要少谈主义,多研究学问,你们为什么到处推销共产主义”时不无淳朴的可爱神情之外,便是他那让人一头雾水的惠安腔的闽南话:把“主义”说成“基衣”、把“研究”说成“愿勾”。在表现“肃反”运动时,作家用了这样一个细节:红军大捷,适逢召开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大会,一位平时就喜欢摆谱、出风头的红军战士,听到演讲者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讲到列宁领导的社会民主工党和第三国际,想当然地认为“第二国际总是第三国际的亲大哥”、“社会民主党还生一个工党,是列宁的社会民主工党”,于是兴奋高呼“拥护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万岁”;在场的“肃反”人员立即行动,将喊口号比较激昂的红军战士一并逮捕。一场莫名的灾难如从天降。这一细节在让读者领略了当时的红军队伍素质现状以及苏区现实复杂的另一面的同时,也使“肃反”运动的荒诞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小说的多侧面细节描写也让毛泽东的形象更为丰满,如第26章写毛泽东在陪贺子珍去红军医院时,到伙房帮厨切辣椒的细节,对于凸显领袖的人格魅力以及当时中央苏区现实关系的和谐一面等,都具有丰富的审美蕴涵。从当前屏幕上的同类题材剧所形成的火爆效应来看,我们有理由期待,《血色黎明》若作影视改编,将是具有非常诱惑力的。

参考文献:

[1]张惟.血色棼明[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2]王直.血色莽明·序[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艺术魅力学术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视觉万象 化境心源——学术性与思考型意象油画家任传文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及创新空间
关于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的有效思考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
学术性要更加深化 知识性要更加丰富——《军事历史》1988年第1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