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09-12-31潘丽张义平
潘 丽 张义平
[摘要]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制约学校和企业深层次合作发展的“瓶颈”,构建高职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4-0004-03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图变求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因此,当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制约学校和企业深层次合作发展的“瓶颈”时,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期,虽然历史短,但经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也与企业结成了良好协作关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委员成员,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该模式采用较多,由于双方合作的基础和目的不明确,大多流于形式。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横向联合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建设“真刀真枪”的实训中心,或创办“教学工厂”。学校为企业开发项目、培养专业人才,企业向学校提供先进设备,校企双方利用合建的实训中心、教学工厂进行共同开发,或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达到共赢目的。该模式正逐渐被部分高职院校采用。三是深层次合作。学校与企业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一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该模式正处于理论探索研究状态。
当前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的高职院校较多,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却较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也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距离建立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目标甚远。
因此,如何根据目前国情和高职院校现有条件,促进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工作保障体系,实现工学交替的真实职业环境,从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期,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政府和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体制创新,引入吸引企业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深层次的合作模式,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工学结合、资源集成、订单培养、共优双赢的合作优势,以此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集成、集约、集优、又好又快发展
(一)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
校企合作、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为基础,将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安排学生的生产实习,解决学校实践教学中的困难;学校在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同时,也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开发。它实现两个互动:(1)实践和教学过程互动,采用“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模式完成人才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两个过程的优势互补、交替进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实际的职业能力。(2)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企业与学校的师资互动。
(二)探索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使专业教学能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科技发展需要,按照行业、企业及其他各类用人单位的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内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区域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
职业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职业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软科学研究,为政府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公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和决策意见,更好地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结构:(1)专业设置要立足地方,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职业院校的专业应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载体,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因此,必须仔细地考察本地区的经济形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本地区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地产业、企业的发展。f2]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力求达到占总课时的50%,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建立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的实际训练,学校应当把建立实训基地摆在教学楼合建设、图书馆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3)要开拓教育市场,扩大办学规模。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增多,职业院校要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与职后培训并重,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要支持一批具有行业、专业和资源优势的中专学校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做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工作,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人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高职生提供更高的受教育机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以新时期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确定培养目标,以校企共享资源为平台构建工学结合模块化创新课程体系(共享型校企课程开发)
工学交替是世界合作教育成功经验中的范例。温总理在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学生可以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工学交替大致有这么几种类型:订单类,基地类,对口类。广普类。
1.订单类:企业依据生产技术特点,岗位技能要求向学校提出定向培养项目计划书,指定培养规格及人员数量,明确学生学习和毕业录用的基本岗位和待遇。学校按照订单进行培养,企业也同时积极参与培训和指导。学生完成在校阶段性学习任务后,进行企业实施工学交替。毕业时经企业考核直接录用为正式员工。
2.基地类:经多年校企合作,企业选择配合默契的学校作为新员工培养输送基地。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建立起企业技术实验室,技能培训室,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合作编教材或直接供给学校培训教材和影像资料。先有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老师利用选修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学生实习时经学校推荐、企业挑选,进入企业进行工学交替。这一类企业一般规模较大,生产技术先进,工资待遇对学生有吸引力。所以报名参加基地类企业培训和工学交替的学生比较踊跃。
3.对口类:有些企业岗位专业性强,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象数控技术应用、微电子技术、财会、物流等。要求学生经过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后,获得中高级以上的企业资格证书。经笔试、面试合格后进入企业对口工种岗位进行工学交替。
4.广普类:企业有许多工种岗位,对技能没有特殊要求。适应专业的面广泛,故称之“广普类”,如机电、电子产品装配类岗位,只要经过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都具备进入企业工学交替的资格。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就业指导》课教育后,抱着“不求对口,求实践”、“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态度,在工学交替中,认真学习技术,刻苦操练技能,注重提升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安心工作岗位成才、成就事业,故而受到企业欢迎。
工学交替之所以能成为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成功范例,因为它既符合了职业教育的注重实践教育的思想,又切合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各自需要和利益。
院校利用场地,强势专业和人力资源优势,借助于企业的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经验,产教联姻、前校后厂(场)在学校内合作办一个企业。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校办企业,而是一个“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企业促专业”紧密合作的经济实体。师生可以就近灵活的在校内企业中针对真实产品完成“产教做研”的全过程。企业的车间就是学校的“教学工厂”,师生在这个工厂化的教学环境中都是两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工人、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教学、生产、科研浑然融合一体。
(四)探索新形势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以学校办学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下,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实训设备水平以及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经常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因此大家认识到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说通过校企合作教育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均获得各自的利益,是校企合作教育能够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但是要使校企合作教育稳定持续发展,一定要建立一整套以宏观政策指导到微观实施细则相配套的运作机制来保证。
目前政府对校企合作教育的支持还停留在讲话、决定、倡导等“软”层面上。缺乏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刚”性规定。从中央到地方也没有成立各级指导协调机构(国外先进发达国家企业支持职业教育都有具体的指导机构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所以校企合作教育仍处于民间互动状态,合作双方中所受限制的主客观因素很多,合作过程起伏波动也比较大。由于职业院校为了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是种子积极争取企业对合作教育给予支持。
政府应该制定《合作教育实施条例》明文规定企业有位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合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地先进企业和个人,政府在每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给予表彰嘉奖;各开发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工商联合个私协会也将企业参与合作教育地成果纳入年终品货币考核表彰地内容。新闻媒体要及时跟进给予宣传报导,从而营照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地氛围和环境。
除了荣誉表彰和舆论造势之外,政府在制定地《合作教育实施条例》中应该有参与合作教育企业地减免税费政策,如企业招收半工半读的学生支付地报酬可以税前列支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企业对学校捐赠地设备,培训项目地资金投入可以减免部分教育附加税等法律规定(目前国务院有决定、但税务部门并不执行)。政府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和统筹管理地政策来吸引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投人合作教育中来
(五)以学校师资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依托,组建服务于企业、学校的“产教结合”教学科研团队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序体系
学校必须健全机构,由学校牵头成立组织,成立一个开展合作教育的商议、决策、协调机构,即成立合作教育委员会。合作教育委员会应包含两部分组成。首先成立由学校,企业,行业协会、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知名学者组成的校企合作教育理事会,其基本职能是指导决策合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计划、协调解决合作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其次职业院校的各专业学科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简称专指委)或专业指导小组。专指委的企业代表由学校聘请,企业生产经理,技术工程师,高级技师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并且颁布相关专家顾问聘书。他们的基本职能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变化,提出专业设置和调整,职业岗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根据以能力为本的培养原则,修订课程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大纲,参与指导毕业设计和提供就业指导。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条件,也是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基本条件。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的职业院校部分教师往往课堂理论问题讲的很清楚,到生产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双师型”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甚至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职业院校自身,都应认识清醒、措施有力,建立起培养“双师型”队伍的机制和制度。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教育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长期稳定开发工作,需规范双方行为,体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理事会,专指委要制定相关的合作章程。签订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如学校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保证企业用人优选权、如何保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学历和业务进修给予支持:企业如何保证给予学校技术、设备、人员上的支持,如何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如何保证提供学生学习,就业的机会。制定章程,签订协议,形成契约机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共同育人”目标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晋.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继续教育研究,2009,(8).
[2]王强.武振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3]黄特.职校教师到企业挂职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5,(24).
[4]徐秀雏.陈万鹏.郑惠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
[5]陶言诚.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8,(16).
[6]龚小勇.“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