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的文化管理与实践
2009-12-30李铁城
李铁城
[摘要]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结合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大趋势。“现代的学校必须有现代的管理,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管理。”而学校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主体,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学校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文化管理引入学校教师管理中去,引导教师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这是对当前中学学校教师管理理论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也是21世纪全球各国中学教育管理创新的一个大趋势。
[关键词]学校;文化管理;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6-0090-03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在这些年的改革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思路、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校的文化气氛、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以及大多数人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各种文化因素对学校内的成员进行制约和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培育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激发学生保持奋发进取精神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和谐发展。
1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分析
之所以能够在学校中运用文化管理理论,是因为学校组织本身具有特殊的组织特征使得文化管理理论对其特别契合,能将文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1.1学校是一种特殊的专业人员组织
所谓专业人员“是指那些根据系统知识从事专门活动的人,献身于自身专业的人”。专业人员有追求自主权的倾向。正如德鲁克指出的:“专业人员在工作中有高、低级之分,但不是老板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当然,总会有人负责某个项目或某项活动。不过,专业人员想的是,这是一项集体项目,协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赋予他的独立职责。因此,上级应成为一个协调人员或是一位教师,而不是监督人员。”这种自主倾向就会导致专业人员与行政管理的等级制度发生冲突。尽管韦伯在他的科层结构概念中强调了高级人员和专家对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大型企事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给出了就职人员专业化和专家化以及根据技术水平招聘的规范。但是,专业人员以其训练有素的判断能力独立工作,以此为组织作出贡献,又正是通过这种活动,专家们会和行政管理的等级制度发生冲突。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人员,也要求在他负责一个班级的这段时间里要对工作程序有自主决断的权力。科层结构不适用于专业人员组织,很难通过正规的层级结构指导其行为活动。因此,适用于专业人员的模式应该是“平等模式的集体”。而文化管理模式提倡的就是通过产生共有的价值观与信念,制定共同的行为规范,从而产生一致的行为。既然是“共有共享的”,就必定强调共同参与组织的一切活动,组织的价值观也就是个人认可的价值观,平等与自主由此产生,因此能满足专业人员进行自我管理的自主需要,通过提高自主性提高了成员的个人效率感。这种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就更切合学校实际,更适合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1.2学校是一种松散连接的组织
这是指“组织的子系统(以及他们进行的活动)虽然是相互关联的,但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保持它自己的特殊性和个别性”。这种松散的连接来自学校组织的三个与众不同的特征:
1)目标不具体明确。首先,学校组织的目标非常难以限定。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要向受教育者传递一定的信仰和价值观,进行教养和教育,培养学生为接受高一级的教育作准备,为就业或为可能的失业作准备等,这些都是模糊的、有矛盾的目标。其次,教育目标往往是委婉地陈述的,很难把它们转化成明确的行动方案,对清晰的决策提供不了什么指导。再次,很难衡量学校组织的目标是否达到。在商业组织中,成功可以从资产增值的角度来衡量,如销售增长、利润上升、股息增值等。但学校无法进行这样直接的衡量。首先,对教育机构的评定必须是长期的,因为教育周期很长。但即使到一个周期结束时,测定仍会很困难。例如,如何测定学生在学校社会化过程和结果的恰当性?如何测定个性发展的程度?当然有可能测试文化水平和评定公开考试的结果,但如果仅限于此,会导致低估和忽视其他的重要标准。缺乏测定教育成功的手段,就无法评估个人和团体的进步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评定会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
2)教学活动过程的难以控制。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在教师教的活动中,尽管教师是通过严格考核才在某些种类或层次的教学方面获得资格证书的,但是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种教育技术的模糊性,对于教师是否教授了应教授的内容,也无法进行控制。在学生学的活动中,尽管对学生根据层次、所完成的计划、学科领域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尽管正式指定的学习任务也是很清晰的,但是几乎没有什么组织上的机制保证这些安排得到落实。此外,整个学习过程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关系具有不可预测性,而且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习性,同样难以控制。教学过程的难以控制,也直接影响到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3)参与到学校组织中的人员的流动性。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与社区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决策中去的程度是不同的,依各种不同因素而变化,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的关系和联盟,使决策结果难以预测。正因为松散连接组织的这些特点,组织中各子系统的相对自主性会比较强,从而有利于增强组织成员的个人效率感。因此,松散连接组织一般适用于分权制。但组织又必须进行有效集中以整合组织的全部活动,在此,文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最有效的集中手段。它通过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制定共同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整合全体成员行动、完成组织目标的目的。文化管理能达到一种分权与集权的巧妙平衡,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2学校文化管理的实践意义
时代发展需要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只有在能够给师生提供一种能够充分自主地发挥潜能的环境中才能产生,而文化管理能为学校提供这样的一种环境。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中最响亮的一个口号。但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来予以支持呢?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学校的文化环境都支持创新素质教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校中,教师喜欢的往往是智商高的学生而不是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不具有教师喜爱的个人特征,他们往往精力过剩,独立性强,性情倔强或情绪外露,喜好去探究那些不符合课程要求的领域。这些特征会令忙碌不堪的老师感到苦恼,老师在职业生活中一般表现出这样一种行为倾向:他们力图全面控制教育情境,进而压制学生创造才能的表现与运用。个体的创造力或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学校的文化环境的扶持。拥有宽松的气氛,钻研的自由,允许犯错误,对自由意志的尊重等文化环境,才能推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发展。
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为了权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在同一目标的指导下采取较有差异的策略。从小范围来看,学生之间在这个性格形成的阶段,重要的是培养性格,培养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一个公平、充满竞争,但是又很和谐的环境中更健康的成长。教师对于学生的确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但学校的大环境也会对教师产生一些导向作用,尤其在当今这个素质教育盛行的年代,学生的创造力更是和智商同样重要的内容。学校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文化管理在学生学习这方面的实践;国家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并且获奖者可获得一些名牌大学的保送资格,这更是文化管理,在客观上对学生及教师的导向,过去那种只重成绩,不重能力的现象得到改善;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互帮互助,这更是文化管理在学生这个群体中的体现。
不仅仅是学生,教师、领导,也是同样,都在随着时代的前进,改变着自己的观念,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对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得以实践,更是提供了一个宽泛的环境。从校长到一线教师,甚至是学校的后勤人员,都是这个管理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谓的素质在校园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能体现,拥有这种“以校为家”的观念,抱着这种“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态度,学校管理变得更加轻松,管理效果变得更好,最终才能实现校园中所有人共同的目标——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明天负责。
综上可见,能够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创造条件的一条最佳途径就是为学校建立起一个渗透着这种“培养创新素质”价值观的学校文化,以纠正角色文化模式存在的缺陷。在这一学校文化中,“培养创新素质”这一理念通过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物质形态各个方面体现了出来。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管理对象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学校文化管理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当然实现文化管理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凝聚发展共识,实现理想价值;营造激励教师主动进取、学生自主学习的制度环境;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建设信息网络充分发达的校园,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的共享;实行“团队分享型”课堂管理,经营课堂,课堂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辅相成,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文化……都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校文化管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微观体现,是整合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实现学生主体的价值创生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主体行为提升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魏文斌.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周锡冰.领导潜规则:决定领导成效的深层因素[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5][美]吉姆柯林斯著.从优秀到卓越[M].俞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