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文化张力浅析

2009-12-30李叶峰

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育变革

李叶峰

[摘要]教学文化张力就是教学文化的矛盾结构,正是这一矛盾结构的存在才推动教学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教育表现出了很强的矛盾性,一方面教育主体的行为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主体又在试图摆脱文化制约,尝试新的行为模式。

[关键词]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张力;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6-0032-03

1教学文化与教学文化张力

对于教学文化,随难以说清,却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谈及教学文化,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学中的所有要素都可以看成是教学文化的研究对象。正因如此,在研究教学文化时,可以考虑转换一下视角,将教学文化与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人是文化的符号,人的行为方式体现着文化的影子。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学文化是植根于某一文化土壤中的教育主体在从事教学及其相关活动时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行为模式,体现着主体的信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这一界定中有两点需要着重指出:第一,这里的行为方式不单单指人的行为方式,还包括人们赋予教育资源的行动意义。比如,教室的桌椅是教育资源,但是桌椅摆设的方式就体现出一种教学文化;第二,教育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家长、教育专家学者等与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的主体都可以包括在其中。

“虽然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并在特定时代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它就会表现为一种给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力量,但是,从最根本的起源上,文化不是自然给定的,而是人类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历史积淀的结果,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实践方式对象化的结果。”[1]文化的这种内在矛盾构成了文化张力。在教育活动中,教学文化张力主要是指教育共同体在借助教育资源从事教学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矛盾状态。一方面,教学文化对教育有一定制约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育共同体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教育共同体又在试图摆脱文化制约,尝试新的行为模式。

2教学文化张力:影响与被影响辨证统一

教学文化的张力是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影响与被影响的辨证统一。教学文化制约着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同时,教育主体也在很大程度上改造教学文化。其结构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2.1教学文化的制约性

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总是从既定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民族心理和生活环境出发,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成长和发展。尽管人们总是想摆脱旧的传统、抹去旧的烙印,创造新的生活和形成新的品德,却又总是无法完全克服传统的影响。“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潜涵着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都不是以‘过去的方式存在着,而是以现时态的方式存在着,不是存在于过去,而是存在于现代中,存在于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思维方式之中,存在于教学实践状态和精神状态之中。离开了文化传统,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

1)家国同构的教育价值导向。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与小农经济相联系的家族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由此衍化出家族和国家。家庭-家族-国家环环相扣,共生共灭。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同质联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家国同构的文化对教育活动有很大影响。就教学而言,家国同构模式笼罩下教学价值特别注重伦理道德。一方面,家国同构文化是一种注重群体性、伦理性的文化,把一切问题都放到伦理关系中加以考虑,这种文化比较讲究秩序,重视人与人之间在安于本份的基础上和谐相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美(国即大家)。在教学过程中,个体学习的目的往往是光宗耀祖,将家族的责任寄托于个体身上,个体为家族而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家国同构文化过分强调群体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忽视和压抑个性,不利于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走向极端甚至容易造成“奴性人格”,不利于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生长。在教学中,学生缺乏创造意识,往往局限于教材内容少有建树。

2)功利主义教育目标。一般认为,中国的传统道德重义轻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事实上,中国传统道德并不排斥功利,只是隐藏在道义之下而已。“道德的本意应该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但当为德成为得利的手段、途径的时候,得利必然成为为德的目的、内在价值、内在动力、调控手段和约束机制。道义论下的功利主义在主观上、形式上、理论上提倡和高呼仁义道德,强调人的德性的内在自觉性和自律性,但在客观上、内容上、实践中,却使德行带上了功利引诱、压迫的痕迹。”[3]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尤以教育目标为甚。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将“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学生置于沉重的伦理道德重压之下,相对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将读书看成巧取功名的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无数读书人为此“白了少年头”。

这种功利主义教育目标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影响深远,逐渐演化为唯学历主义。“读书做官”,唯高学历的人才能够进入高位。同时,透过学校体系也可窥探唯学历主义在今天的影响。在我国的学校体系中,职业学校发展尤为缓慢。很多人将职业学校看作是专门培养劳动者的机构,似乎职业学校就比普通中学、普通大学地位低微。凡此种种现象,都能看到功利主义的影子。教学长期沉浸于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之中,不可避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

3)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孕育其中的社会相对分散,各自为政,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政权加以统合,君主的出现满足了社会的这一需求。君主集权政体一经形成就成为超越社会之上的异己力量。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具有极高的地位,荀况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先师者,治之本也”。 教师被认为是社会的代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把教师推崇到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显赫的社会地位对促进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绝对权威地位导致教学方法的呆板和僵化。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对所教的内容全盘接受,没有机会进行置疑。而且教师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不关注学生的兴趣、学生间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只是将被动的接受知识视为实现父母的期望。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教学方法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学校教育。一直批判的“填鸭式”教学就是这种经院主义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

2.2教学文化的自由性和创造性

教学文化是人们在长期自觉或不自觉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的历史沉淀,它是人超越自然本能而确立的,具有不同于自然运动的机械规律。教学文化的人为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

1)教学文化的多重复杂关系推动教学文化不断更新。教学文化不同于自然物,它是教学的行为主体创造并生活于其中的一种人文环境。教学文化的运行有其自己的规律,不受自然规律制约。由于人的参与,教学文化呈现出多重复杂关系。单就课堂教学活动而言,不仅存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人际关系,而且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也无时不刻地发生着关系。“对于学校教学来说,课程、教师以及学生这三个因素不是单独运行的,他们是在相互作用中依赖于整体而存在,任何一个要素都不等于教学,教学是教学活动诸要素内在联系构成的整体。”[4]每个人都隶属于自己的文化母体、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由于个体经历、学识等差异,师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理解文本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教学文化始终处于冲突-融合-冲突的动态过程中。“教学文化是一种关系的文化,它通过一定的活动建立课堂内外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还体现着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教学情境中时代变迁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关系。”[5]与自然规律制约下的机械运动不同,教学文化持续不断的动态生成有利于各种不同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的交融,反过来推动教学文化不断更新变化。

2)教学文化熏陶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学作为一种社会主流价值传递的文化活动,其发展必然受到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的制约,社会的文化模式作为外在的规约力量塑造了社会普遍接受的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但这种外在的文化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役使无法脱离个人的内心世界。”[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教学文化制约,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模式。同时,作为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个体,教师和学生并不总是认同教学文化而一成不变,他们在展现共同的行为模式的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个人习惯。诚然,个人习惯不等同于行为模式,但当这种个人习惯为群体所共享的时候就能够对现有教学文化产生影响。

众所都知,我国历来比较重视教学理论而对课程理论的关注不够,“我们之所以拥有教学传统而不是课程传统,是因为我们有过漫长的封建制时期和超稳定的制度化课程,而我国的古代课程多数是圣人编撰的经典,还具有深在的国家权力控制特征,由此就积淀成了中国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分的尊课程重教学的传统。”[7]但是,当前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原有教学文化。课程不再仅仅被看作预设,对于课程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教科书,课程资源的引入大大拓展了对课程的理解。学生经验的生成也被看成一种课程资源。同时,对教学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不再是由老师来完成,师生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可以说,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对原有教学文化的超越。

3教学文化张力与教育变革

教学文化是教学活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教学活动又是人的活动,教学文化因此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学文化张力的存在,对于教育变革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教育变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更是文化层面上的变革。长期以来,教育变革一直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技术层面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层面的变革。正因为如此,以往的改革往往收效甚微。“阻碍变革的是文化,推动变革的也是文化;在变革中切忌仅仅满足于体制的变革、规章的建立、方法的翻新等表层的热闹和繁荣,而应当在此基础上致力于相应的文化的变革。因为变革的最终效果是文化,只有新的教学文化才能在日常教学中重新塑造教育者的教学行为。”[8]如何变革教学文化?简单的复制异域文化行不通,极端地否定传统也是死路一条。教学文化张力强调继承基础上的逐步创新,这对于变革教学文化具有指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引入大量新概念和新理论,以国外先进理念指导中国教育改革,这种精神是可取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处理好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教育改革也是基于文化的变革,不能全盘接受西方理论,更不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2]徐继存.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教育研究,2008,(4):46-48.

[3]庄三舵.中国传统道德哲学:道义论遮蔽下的功利主义[J].云南社会科学,2006,(4):43-46.

[4]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48-50,53.

[5]李志厚.论教学文化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3):13-17.

[6]徐继存,车丽娜.教学文化研究引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18-22.

[7]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7,(9):23-28.

[8]孙秀敏,郭守峰.教学文化与教学变革[J].山东教育,2008,(17):8-11.

Discourse about teaching culture tension

LI Ye-feng

(College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eaching culture tension is the teaching culture contradiction structure which promot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ulture and innovation.Roo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education shows a strong contradiction,on the one hand,the conduct of people are constraint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on the other hand,people are trying to get rid of the main cultural constraints and try out new mode.

Key wordsteaching culture;teaching culture tension;education reform

猜你喜欢

教育变革
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多维透视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信息社会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变革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
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与可持续发展: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