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如何向学习型家庭延伸

2009-12-17丘莉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学习型图书馆

丘莉莉

关健词:图书馆;读者服务;家庭

摘 要: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的园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在高校图书馆之外,以面向社区、面向家庭的姿态开展图书馆的活动,认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向学习型家庭延伸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需要集合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4-0067-02

1 读者服务工作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重要性

在信息服务多元化的今天,各种知识媒介种类繁多,获取知识并非只有图书馆一个途径。1998年,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在《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一书中预测21世纪的图书馆,其业务重心:从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咨询服务转移;业务:向馆外转移;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等新的观念,进一步说明了图书馆服务的良好发展态势。

读者服务方式正在向社区以及家庭延伸,与社区结成紧密的联系,成为社区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家庭是社会生活的细胞,读者服务向学习型家庭延伸是构筑学习型城市的基石,所以读者服务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是图书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自己的时代使命的有效切入点。

2 读者服务工作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基本原则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法则”,即:书是为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当中国图书馆学家刘国均论述图书馆学的要旨,提出图书馆是“自动的而非被动的、使用的而非保存的、民众的而非贵族的、社会化的而非个人的”时候,就已经指出图书馆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五法则”的中心思想体现在第一法则上,“书是为用的”,并指出了图书馆这一推动力的作用方向;图书馆应满足读者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应满足时代对图书馆的需求,即应能推动其他各种类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而不再是被动的“文献借阅场所”;“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指出了图书馆这一推动力的作用点:人书相配,人有其书,书尽其用;“节约读者的时间”指出了图书馆这一推动力的大小: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越高,其作用越大。图书馆在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发展,便成了“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

由于作用对象的不同,图书馆推进其他各种类型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现代家庭不仅是家庭成员休养生息集居地与集体教育基地,而且成了家庭成员接受外来影响进行终身学习的场所。因此,读者服务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2.1 读者服务工作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

原则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图书馆是推动的主体;一是指家庭是创建的主体,两个主体是辨证统一的。读者服务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以尊重家庭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充分发挥家庭在延伸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主性,提倡自我导向的学习,使家庭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积极、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

2.2读者服务工作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坚持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图书馆与家庭的双向推动;一是家庭与家庭的多向联动;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二维协动。读者服务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公共图书馆与家庭的双向推动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二维协动为根本目的,通过同辈间、亲子间的二维协动,从而形成同辈间互相启发、亲子间相互激励的互动式学习氛围,在学习当中,相互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友谊;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兴趣与自觉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 读者服务工作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由家庭的差异性决定的。从家庭成员看:有单亲家庭、双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多子家庭、知识分子家庭与工人家庭等;从家庭的生活水平看:有温饱家庭、小康家庭与现代化家庭等;从家长的作风看:有民主家庭与家长制家庭;从对学习型家庭创建的态度看,有学习动机强烈的家庭、学习动机明确的家庭、学习动机模糊的家庭与无学习动机的家庭等。总之,家庭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共同性是相对的。读者服务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过程中,应立足与共同性,区别与差异性,因家而宜,尽可能做到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3 读者服务工作向学习型家庭延伸的主要方式

3.1 送书上门的服务方式

图书馆应采取积极的姿态与有效的方式—送书上门,为学习型家庭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现学院图书馆推行一种送书上门业务,对有些教师与行政干部没空来馆、又急需用书的时候,只要打个电话,说明借阅要求,我们就有专人将书送到他的手中。

3.2 家庭联网服务(即校联网)

当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通过因特网连接千家万户以后,对于终端上的用户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获取而又不在乎从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因特网上有各自图书馆提供的反映自己馆藏的各种虚拟资源,但是,从理论上来说这些资源还是很分散,用户需要通过多次复杂的查询才能从有限的资源中活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图书馆联机网络应运而生,成为满足图书馆以及读者需要的最佳信息服务组织。

学院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种网上服务,如:网上报告厅、世界美术资料库、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并为家庭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同时还为家庭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家庭电脑可通过校联网与因特网联网。校联网向家庭介绍各种馆内、外信息资源,如:有关的学习信息、资料等。由于网络上有许多内容不适宜学生与儿童观赏,该网络通过校联网,提供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信息,深受读者的欢迎。

3.3 建立学习型家庭基地

家庭是进行终身学习的一个场所,但并不是惟一的场所。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心灵的圣地,无不使每一位走进它的读者肃然起敬,继而发自内心地升腾起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图书馆可以作为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基地。图书馆应根据家长、子女的各自需求以及家长与子女的共同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吸引家长与子女走进图书馆。可以围绕“现代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家长与子女如何走进知识经济时代”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改变家长的学习态度,使家长弯下腰来向子女学习;还可举办一些知识型的展览:谁的本领大、英雄事迹展等,吸引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让他们在观察中学会发现、学习与思考;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需要,提供各种层次的阅读辅导,让他们独自走进图书馆,学会负责、信任与理解。

4 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将成为图书馆的一大资源

视听资料已经成为图书馆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有电影胶卷、幻灯片、唱片、录音磁带、盒式磁带、录像磁带、CD、LD、VCD、DVD等,将来还会有更多、更新的载体出现。

美国有个影响极大的电视读书节目——“欧普拉读书俱乐部”,由电视脱口秀女王欧普拉.温费莉主持,定期向观众推荐图书,其所推荐的图书有着惊人的号召力,被推荐的图书的销售量超过百万册,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电视、网络作为影响力最大、受众面最广的重要媒体,有唤起人们阅读的热情。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设的“百家讲坛”栏目,在推动学习、阅读史书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著名学家易中天、喻大华等登上大众讲坛进行授课,这不仅激发了人们的学习、阅读史书的热情,客观上也起到了普及人文科普知识的作用。此外,凤凰电视台开设的“鲁豫有约”、中央电视台开设的“探索.发现”、“科技之光”等栏目,也大大地启发了人们的求知欲。

通过电视形象激活文字,通过向网络提供商提供更为深刻的内容,增加网络阅读的深度等等,引导人们将现代媒体作为“阅读索引”,开启对某些经典书籍、历史知识或某一知识面的资料,引发起人们的求知欲。在学习与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还可以利用网络这一高效平台,通过门户网站对最具学习与阅读价值的图书加以推荐与引导。

总之,只有图书馆的广泛普及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才能使图书馆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君庄.在高校图书馆之外开办读者服务部只我见[J].现代情报,2006,(2).

[2] 韩筱芳.试论图书馆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杂志,2003,(11).

[3] 陈瑛,张海政,金雪梅.大众深层阅读现状及改善对策之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6).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学习型图书馆
基于核心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型小学英语社团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身体传送带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图书馆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去图书馆
幸福的家庭
我国学习型组织文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