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习型组织文献研究综述
2009-06-25牛晓燕张瑜焦晓芳
牛晓燕 张 瑜 焦晓芳
摘要本文在对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特征及构建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学习型组织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总结了研究进展。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综述内涵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
1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尽管国内对于学习型组织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学者们也都根据自己研究的结果,对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做出了相关界定。
张声雄(2003)认为,“学习型组织是具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是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是能把学习转化为创造能量的组织” 。并且指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强调学习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组织”。
邱昭良 (2005)认为:“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和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强调组织的转化和整体学习能力。
李宏琳(2009)指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最特殊的是它的“整体动态搭配”的能力,其核心是强调系统思考。由此看来,学习型组织最有创意和最有价值的是它的竞争超越理论和团结奋斗理念。学习的关键词应该是团队和竞争。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正如彼得·圣吉所说的,没有一个组织可以说自己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究其实质,可以把学习型组织视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它要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调整与完善来适应环境需要,取得发展和成功。总体而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包括两个主要内涵:第一,学习型组织是不断学习的组织;第二,学习型组织要促进学习。
2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具备怎样的特征才算是建成了学习型组织?问题的答案与问题本身一样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焦点。学习型组织不应有固定的模式,但它强调各种主题。
张声雄(2000)对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概括为:(1)创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2)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3)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4)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的意义;(5)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李忠亮(2007)综合分析后指出,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善于不断学习;(2)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3)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队组成;(4)结构呈现扁平的网络状;(5)自主管理;(6)创新性和超越性;(7)领导者的新角色;(8)系统思考。
李宏琳(2009)认为学习型组织具有其他组织所不具有的优秀特质:(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2)注重发挥人的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3)对组织创新具有重要意义。(4)具有很多可贵之处: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了终身学习的愿望。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关于学习型组织特点的论述存在较大的分歧。罗宾斯曾断定, 从来也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也承认,你永远不能说:“我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现存的问题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统一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构想,更不是以某种尺度去衡量现实中的企业是否具备了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可以堪称是学习型组织。
3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模型
3.1邱昭良的“组织学习鱼”模型
邱昭良(1998)认为组织学习由四部分构成:观念、组织学习机制、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以及行动,提出了 “组织鱼模式”理论。将组织看成由各部分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同时没有忘记外部环境的作用。但缺少了操作描述,是以一种近乎静止的观点看待“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的,因而在构建时也就往往从要素着手,而不是从过程着手。
3.2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6P-1B”模型
清华大学陈国权(2002)教授根据学习型组织的 6P-1B模型,包括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以及知识管理等七种能力。指出学习型组织结构的五个职能特征:信息情报职能;创新职能;学习培训职能;知识管理职能;危机管理职能。
3.3云绍辉基于随机 Petri 网的学习型组织结构模型
云绍辉(2006)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分析,设计出适合学习型组织是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组织形式,即基于随机 Petri 网的学习型组织结构模型,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结构的动态建模方法论。为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学习型组织结构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3.4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模型
叶文、褚建勋、汤书昆(2009)以扩展性元记忆目录为核心,建立了基于交互记忆理论(TMS)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模型, 建立的mVTKS能从多个方面帮助解决虚拟团队知识,并对知识共享模型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
4 学习型组织的评价方法
连玉良、周娟(2003)提出了学习型组织有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五个方面展开测评:对学习态度的测评;对观念、文化、战略和结构的测评;员工、管理者及顾客学习测评;知识管理测评;技术应用情况测评。测评指标分五大项共500分,得分越高,说明企业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特征越明显。
云绍辉(2006)等以学习型组织子系统(学习、组织、人员、知识、信息)为基础建立了系统的学习型组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学习型组织的模糊评价模型。并进一步补充道:“将上述过程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就可以形成学习型组织动态评价支持系统。”
张砚(2007)从组织学习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入手,分析学习型组织的评价方法。主要从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变革趋势角度进行探讨。
总之,学习型组织的评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型,不同的组织所处环境不同,自身要求条件也不同,应该有适合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程度及时调整。
5 启示与思考
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发展、创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社会唯一的不变即为变化。再者,学习型组织起源于西方,但是不同的国家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的环境不同:包括国际国内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人文自然环境等等。 具体到一个组织来说,一个组织的组织文化、产业结构、竞争环境等等又各不相同。可以说,每一个学习型组织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环境不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方式以及发挥的作用都不同,所以我们研究学习型组织不应仅仅局限于这个组织本身,应该跳出来,考察这个组织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联系,要基于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研究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