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项目开发

2009-12-10郭双华秦建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郭双华 秦建华

摘要:分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项目应具有的特点,以精细化工专业“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配制和应用”项目开发为例进行探讨。结论表明,与学科系统化下的传统教学法相比,工作过程系统化下的项目开发法的教学效果更好。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项目开发;学科系统化

目前,职业教育改革正面临着“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影响下,行为导向教学法正在冲击着我国学科体系的传统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由学科体系的科学架构系统化正在逐渐转变为行动体系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因此,职业教育改革热潮正逐步促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形成。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其基本特征为:(1)综合性。综合了知识、技能与态度。(2)动态性。社会和科技发展导致了工作过程的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在不断变化。(3)相对稳定性。总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工作过程知识是隐性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集成,是与具体的工作情境直接相关、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的显性知识,是以实践经验、技能和理论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某个职业“做什么”、“怎么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通过工作过程知识的积累,即工作过程知识在隐性与显性之间转换,并以螺旋上升形式提高,使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得到发展。这就要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课程,完成以职业特征分析学习领域为主题的学习单元。由此可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企校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实现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创新。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项目特点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即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使课程开发的系统化由原来的“文字表述的课程目标”逐渐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表述的目标”。因此,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就成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图1是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1表明,学习领域课程以项目作为联系学习领域课程、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的纽带。以实现学习领域课程目标为项目设计开发依据,将学习领域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并非一般的实验或实训,具有综合性、可扩展性,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应模拟实际生产情况,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式,精心设计各个学习任务,教学活动围绕项目进行,各科知识均贯穿在项目这根“藤”上,这根“藤”应该具有如下特点:(1)要涉及有形的、直观的产品。而产品生产必然带来许多问题要解决,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在锻炼学生综合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职业能力。(2)要有阶梯性、启发性。在逐步完成项目、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3)要有目的性。完成项目是目的、是教学手段,因此,项目的学习方向性要明确,而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又使学生思路清晰。(4)能够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充分体现。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在筛选掉不相关的知识后,教学效能得以充分体现。(5)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顺利衔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在用中学、学完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到本专业的实用知识。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设计好各个教学项目。

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的项目开发案例

精细化工专业的课程有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知识点多、散、碎,化工方面的岗位多、岗位群不明显。因此,实际教学与化工生产有差距。例如,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不可能将化妆品的所有生产设备购进学校,况且有些生产设备并不能囊括所有的工业生产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关键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模块,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校教学条件,设计或模拟实际生产操作,就会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项目下自发地学习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精细化工专业的传统学科体系培养方案中,有基础课《有机合成单元过程》、《分析化学》等课程,专业课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而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则将以上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点开发成一个个项目,以学生完成项目来掌握知识点,有效缩短了教学课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表1为环氧树脂胶粘剂项目教学提纲,在授课中以项目载体进行讲解,将教学转移到工厂或实训室。

从表1可以看出,环氧树脂胶粘剂项目具有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项目所具有的特点,该项目将学科系统化中的各课程中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地逐步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成一个工作过程,在完成此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体验了成就感、满足感、荣誉感。学科系统化的传统教学法是先讲授基础课程《有机合成单元过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然后在专业课中讲授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理论知识,最后再进行专业实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学科体系的系统化,但却忽略了工作过程系统化。传统教学经验表明,在专业实训时,有些学生已忘记双酚A合成实验。在教学改革中,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由最初的环氧树脂胶粘剂配置过程中缺少环氧树脂引出双酚A型相对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合成,再引出双酚A的合成;当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引出环氧树脂胶粘剂配方固化剂的用量计算,再继而引出问题——环氧树脂环氧脂的测定,最后完成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配制及应用。这样,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就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完成了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使学生得到非常实际的、系统的、灵活的锻炼,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结论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方案是以一个个项目、案例、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过程的实施和项目的完成,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科体系课程则偏重于传授理论,却忽略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完成“环氧树脂胶粘剂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自制双酚A白色晶体、淡黄色的双酚A型相对低分子量环氧树脂、乳白色的环氧树脂胶粘剂等直观的实物产品,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感倍升,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施以完整的、完善的、具体的项目为单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还为学生营造开放、自由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完成“双酚A型相对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合成”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提出回收溶剂苯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重点由原来的学科体系的学科知识系统化转变为行动体系中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由原来的注重知识构成要素: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及理论变为注重工作过程要素: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即由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观念转变为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观念。教师要完成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教学设计实施,就必须从理论、技能、职业素养上全面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深受人敬佩的职业素养。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的项目开发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环氧树脂胶粘剂项目”是精细化工专业教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同样还可以设计化妆品项目单元、洗涤剂项目单元、食品添加剂项目单元等。但这些项目的设计和开发需要把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实际应用环节结合起来,使工作过程系统化中的学习领域具体化。因此,教学面临着实训设备管理、教师工作量大、课堂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另外,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环节的形式还需多方努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自主学习过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助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的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郭双华(1983—),女,山东单县人,硕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

猜你喜欢

项目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房地产企业开发中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策略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关于低风速风电项目开发风险与对策的探讨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浅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项目开发及经营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