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理课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09-12-08王金凤

学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灵感激发兴趣创新

王金凤

摘要:创新的核心是思维。创造思维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提出新的、发明性的解决办法。但创新的开始,有时只是在思维过程中一瞬间那一点点小小的火花——灵感的出现。因此,在每门课程中,课上或课下,学生对问题的一点点灵感,我们都应该加以保护,并鼓励他们就此点小火花做出大文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灵感 激发兴趣 创新

在很多学生和教师的眼里,初中地理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造成他们对地理课有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感到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新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多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创新火花闪现的机会,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地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初步探索。

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创新

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记得见过这样的一个小发明,一个家居高楼的中学生,有感于家用水表进水走字,当水位下降,水倒流时不回转,造成了家庭未用水却要付水费的问题。这个学生对家里的水表进行改装,创造出一种用水走字,回水倒转的水表,这种水表真正反映了用户的用水问题。这一创新改造,就是在实践过程中感悟而形成的。因此,在地理课程中,我特别强调学生的野外实习:每一届学生,我都要带他们走出教室,到野外亲身实践,去感悟发现。

二、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创新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例如,讲授《水循环和水平衡》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已知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地面经流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而且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补充新信息事例。如把“洞庭湖大规模退田还湖”、“北大荒全面停止开垦”、“大寨海绵田退耕还林”三则材料引进课堂,并提出以下三个问题:①过去人们为什么大规模围湖造田?②从水平衡角度分析,大规模围湖造田后,会使所在地区的储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发生怎样变化?③从“造田”到“退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今后应怎样做?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达到共识。此外,象“海洋赤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西部开发”、“数字地球”等有关科技进步、国土整治等热点问题,可在相应章节作必要补充,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解《水资源利用》一节时,我针对“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将南极冰川运来解决缺水问题,将水资源推向市场……”,甚至有的同学说:“如果把地球上的人分一部分运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不就解决问题了。”我鼓励学生们:“这就是一种创新,有待于我们继续去探讨实现这个梦想。”虽然我们的讨论最后没有著有成效的结果,但我认为:这种做法给了许多同学新的思路,新的想法,会激发学生们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创新的意识,以至最终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想象,提倡记录想象

想象使人的认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由假设到现实,是创造发明的精神桥梁。但想象只是一瞬间的显现,只有及时将想象记录下来,才最具有价值。在讲解《人类活动与气候》一节时,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近期我国频繁的沙尘暴天气,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考空间:针对中国气候恶化的趋势,大家想象一下未来的地球会怎样。有个同学根据我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写成了一篇科幻小说,涉及时空隧道、地球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宇宙探索等等科研问题。文章虽然显得比较稚嫩,但这是他们开展想象、走向创新的第一步。

四、注意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创新是人们在改革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新方法、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果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或研究领域相互沟通,就会有一种新的、独一无二的发现,这就是创新。这就象用蓝色和黄色能调配出不同的绿色是一个道理。因此,在课堂上,要多注意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多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就会得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创新结果。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新教育中不可或缺

每个孩子对于未知事物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开发、利用学生的好奇

心,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创新教育得到良好发挥的有效保证,进而使让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苦学”变为“乐学”。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足以说明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成效。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开启学生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中提高学生兴趣的常用方法。如:自制地球仪、绘制一些路线的图片、进行一些爱国演讲,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认识,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教师通过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方法。比如说:“我国地处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属温带气候。九千六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自东向西,平原、山地、丘岭、盆地、高原五种地形俱全。有很长的海岸线,拥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河流,水资源十分丰富……

总之,兴趣是学好地理最关键的,兴趣有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不难了,在初级阶段,我们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有时创新开始就只是一个小小的灵感。只要我们端正态度,本着务实的原则,多注意培养并保护学生创新思维,就会水到渠成。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灵感激发兴趣创新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