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题小像》写作时间考辨
2009-12-08丁雄
丁 雄
摘要:《自题小像》是鲁迅先生晚年特别欣赏并重新题写的一首绝句,但因其题记中“二十一岁时作”未指明是实年龄,还是虚年龄,致使该诗写作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收集鲁迅先生自己填写的一些可信资料和对一些研究结论质疑的基础上,得出了先生用实际年龄计岁的结论。同时又辅之以他受自己不幸婚姻的影响和受积极的民主革命运动的感召等两方面的内容,进而确立了《自题小像》一诗的写作时间。
关键词:鲁迅 自题小像 写作时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鲁迅早期所作的一首诗,也是他晚年特别欣赏并重新题写的一首绝句。由于作者未指出题记中的“二十一岁”是虚年龄,还是实年龄,致使人们对该诗的写作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单演义在《〈自题小像〉的写作时间及其他》(见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编《鲁迅作品初探》)一文中,认为该诗作于1901年2月至1902年2月间。其理由为:
一是根据鲁迅1931年在附记中自题的“二十一岁时作”,且进一步指出,先生的自算年岁都是按中国年岁与公元计算的,即认为鲁迅的自算年岁都是以虚岁计算的。
从这点上看,单先生的结论难免有几分武断。这是因为: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后,他在《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的《同瀛录》里,自己填写的略历是:“周树仁,豫才,二十(岁),浙江绍兴,(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三月(阴历),南洋官费,弘文学院普通科。”众所周知,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阴历8月初3),到1901年9月25日即是实足的二十岁,更不用说延至1902年的3月(阴历)了。同时他还在1904年6月1日自填的“学历履历书”中写道:“明治三十五年(1902)四月——同三十七年(1904)四月东京私立弘文学院入学速成普通科卒业。清国留学生周树人,二十二岁(这是按实际年龄计岁的——引者)。”
由上可知,鲁迅在留学期间是采用实龄计岁和阴历纪年的。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鲁迅的自算年岁都是按中国年岁与公元计算的”这一说法。另外,周作人也说:“《自题小像》诗,我相信不是一九O一年作的,因为这一年他还未毕业,我不曾见到他著作这种诗。”
二是根据当时祖国的召唤,鲁迅在南京时对饱受侵略的祖国有强烈的救国热情。诚然,鲁迅在南京时,确实有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努力学习新学,积极寻求救国之道,但其所受的主要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理论和主张的影响。他哪能领略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蕴含的豪迈呢?哪能写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呢?综上所述,单先生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除此而外,王士菁先生主张该诗作于1904年,段国超先生主张写于1906年。虽然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可以各抒己见,但鲁迅“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的题记是其它任何证据都不能推翻的事实,同时唐弢同志也说过:“鲁迅记忆力很强,二十一岁是不会错的。”虽然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1904年8月鲁迅去仙台学医,“别后,他寄给我一张照片,后面题着一首七绝诗,有‘我以我血荐轩辕之句……”,就认为该诗写于1904年。那么,我们是坚持鲁迅自己的题记呢,还是去听信别人的记述呢?更何况我们还不能肯定寄照片之年就是鲁迅作诗之年。而主张该诗作于1906年者,从根本上否认了鲁迅的题记,另辟蹊径而不能自圆其说,这是没有多大依据的。
通过对以上几说的质疑和考辨,我们认为,鲁迅《自题小像》一诗作于1902年9月25日前后(也许有几天的出入,相信先生是不会太在意的)。为能求教于广大专家和读者,在此冒昧地将立论的根据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是根据先生自题“二十一岁时作”。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先生生于1881年9月25日,且在留学期间的自算年岁都是按实际年龄计算的。这样推算下去,“二十一岁”即是1902年9月25日前后。
二是受先生不幸婚姻的影响。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怀旧》一文中评价该诗时说:“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在我们看来,这里的“刺激”,一方面来自当时积极的民主革命运动;另一方面是受他与朱安的不幸婚事的影响。以前,人们在谈该诗的写作时间时,欣然接受民主革命运动一说而反对不幸婚事这一观点,但据诗的内容和鲁迅当时的处境看来,鲁迅的不幸婚姻是造成他写这首诗的重要原因。“1899年她(鲁瑞,鲁迅的母亲——引者)一决定不再考虑琴姑了,就马上通过房下妯娌说媒,硬把蓝太太(鲁迅叔祖周玉田的夫人,谦少奶奶的婆母)娘家的内侄孙女朱安(未进学堂,缠小足的姑娘——引者)许配给鲁迅。”面对这桩不以感情作为基础的婚事,面对这个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未婚妻子,鲁迅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但他作为一个大孝子,又“不想把自己的婚姻问题,造成母亲的再度伤心,勉强就默认了下来。鲁迅在难违母命的情况下,提出了要朱安放足进学,自己就到日本留学去了。”由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家庭包办的这桩婚事是极其不满的。因苦于种种原因,他只好背着沉重的包袱到日本,想借拖延时间来摆脱这桩婚事。然而,就在他1902年4月到达日本后不久,家中就给他写信,估计又谈及了他的婚事问题,因为鲁迅在回信中又无奈地提出了要朱安放足和念书的要求。在这种自己不愿意又难违母命的情况下,鲁迅内心受到的刺激、伤害是可想而知的了。难怪他会说出:“当时正是革命时代,以为自己死无定期,母亲愿意有个人陪伴,也就随她去了”的怨愤之词。
三是受积极的民主革命运动的感召。1902年,鲁迅到达日本后,由于他本人有较高的战斗热情,再加上当时蓬勃兴起的诸如“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反清革命运动”等活动,让他认识了章太炎、孙中山等革命民主派领导,同时还积极去“赴会馆、往集会、听演讲”。在这里,他接受了自由、民主等进步思想,积极探索振兴祖国的道路。正因为有了不幸婚事的苦恼和新兴革命运动的感召,所以鲁迅才在“灵台无计逃神矢”、“寄意寒星荃不察”和“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现实面前,吐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慷慨献身之辞,传达了他愿牺牲个人的幸福甚至生命,全身心投入斗争的决心。正因为有了这两种刺激的夹击,鲁迅在21岁生日之际,即1902年9月25日前后,写下《自题小像》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怀之作,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郑心伶,《鲁迅诗浅析》,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
[2] 倪墨炎,《鲁迅旧诗浅说》(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年
[3] 《鲁迅家事》(修订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
[4] 马蹄疾,《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鲁迅和朱安》(上卷),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
[5] 王得后,《〈两地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