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角度 激思导疑
2009-12-08巴连芹
巴连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把握人物性格,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通过描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德育目标:认识作品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针对当今拜金主义现象,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实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分析人物形象,掌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二)由人物形象的分析提炼出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师:激思问导
生:合作探究、讨论质疑
四、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讲授完
五、教具准备
准备与课文情节有关的多媒体图片
六、自读预习布置
(一)预习课下注释及查找相关资料弄清课文的主要情节及相关情节。
(二)查找与巴尔扎克有关的内容,了解巴尔扎克生平及其作品。
(三)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词汇。
七、教学过程
(一) 由观察、描述图画导入课文
1.多媒体展示或让学生观察课本前关于《守财奴》葛朗台的一幅画《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思考:画面上的老人有着怎样的身份和神情?(联系课文内容)
学生形象描绘,教师趁机点拨:“这是守财奴葛朗台,他是一个箍桶匠出身的资产阶级暴发户、投机商。此时他已八十多岁,得了风瘫。坐在椅子上的他腰弯背驼、老态龙钟,但眼里却放射着与年龄不符的光,那眼光像两把利剑,像一只饿狼盯着一头羔羊。因为他正盯着一堆金路易。”
(二)联想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关于眼光的描写,速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归纳:
(1)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太太便叫起来。(注意:瞪)
(2)他来搀了她去用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注意:望、瞅)
(3)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注意:眼光——转)
(4)本区的教士来给他作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注意:眼睛立刻复活、目不转睛)
(三)探究
小组讨论(前后桌一组):从这些眼神里能窥到了葛朗台哪些性格特点?
小组回答,教师整合板书:贪婪、吝啬、狡诈、精明、卑鄙、专横、虚伪、爱财如命,带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点。
(四)拓展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会自然地流露出人的喜怒哀乐,反映出人的善恶忠奸。让学生联想过去学的一些作品中关于“眼睛”的描写以及反映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汇总各组讨论结果,如:(多媒体显示)
鲁迅通过对祥林嫂的三次眼睛描写反映了她一次比一次更惨的遭际:1.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2.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3.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还有康大叔的凶狠、贪婪也透过眼睛一览无余: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拴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拴缩小了一半。老拴又吃惊,睁眼看时,……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恩格斯说:“细节的真实就是典型。”细节,指那些不易被人注意,而又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神态。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描写很精彩地展示了葛朗台的形象?
小组发言,教师明确(多媒体图画形象展示一些细节)。比如:
1.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2.“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反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
3.他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
4.……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个别典型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分析和表演。
教师做鉴赏总结。重点分析“纵”、“扑”、“拈”、“抓”、“拍”几个动作描写,揭示它们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五)质疑
学生就探究过程中的认识提出疑难问题,各小组共同讨论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葛朗台究竟有没有人情味?
通过分组辩论探讨葛朗台一些做法的实质和根源引出小说的主题。
(六)应用
作业:1.课下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细节描写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2.阅读《读本》中《泼留希金》与《悭吝人》(节选)两文,在典型人物的描写手法上进行比较阅读。
八、教学后记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都很活跃,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开始选择从一幅画入手,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一环扣一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究,并联系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既汲取了作品的营养,又深化了对社会和价值观的认识。而把解读中独特的感受和新颖的见解以质疑的方式供大家讨论、辩论,这个过程便形成了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主题也就凸显出来了。
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认识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段,特别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所起的作用。课后写作训练让认识变成了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