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舞蹈活动中如何突出趣味性
2009-12-08仝惠萍
仝惠萍
儿童舞蹈的最高意义在于童真,真正地让天真烂漫的孩子做小孩!鉴于此,优秀的儿童舞蹈就应该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纯真可爱的天性,使孩子们在有趣的舞动中,得到艺术的熏陶。那么怎样才能够突出儿童舞蹈的趣味性呢?
首先要注意舞蹈选材的趣味性。当我们欣赏儿童舞蹈时,似乎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儿童世界:天上,地下,飞的,跑的,田中站的稻草人,睡觉枕的花枕头,手中的花手绢等等,怎样才能使舞蹈选材产生艺术性的儿童趣味呢?这就要求站在儿童的内心深处,以儿童的视角,以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和方法,去分析编创作品,再以儿童的直观去表现作品的内涵。
例如,我们给一年级小同学排练舞蹈《校园里多快乐》,仅听名字似乎是表现同学们唱歌、跳舞、游戏或是在操场活动的快乐生活。其实不然,老师们匠心独运,选择了一个“午间休息”这样的特殊事件和“寝室”这一典型环境。一群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人抱着一个大枕头,排着队,迈着并不整齐的步伐,来到休息室,很不情愿地躺下休息。老师耐心地照顾着每一个孩子,忽然老师的手机响了,老师出去接电话,休息室立即成了儿童乐园:有人悄悄地爬了起来,挑逗着身边的小朋友,有的在小床上翻起了跟头儿,有的把枕头顶在脑门上洋相百出,有的索性打起了枕头大战……“老师来了”,随着一声喊叫,小家伙们横七竖八地躺了一片,静悄悄地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老师看到如此景象忍不住笑了,孩子们也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他们撒娇似的跳起来围着老师又蹦又跳……,在老师轻轻地一声嘘中,孩子们都轻手轻脚地回到自己的小床上,乖乖地睡了。
这原本是学校生活中很普遍的一景,每一个小同学对此都有亲身体验,所以我们编排之后,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共鸣和观赏兴致:老师离开寝室后一场恶作剧的游戏,老师理解包容的一笑,恰恰是孩子们期望的,由此孩子们充满童趣的兴奋情绪顷刻被推向高潮,酣畅的宣泄和爆发又和最终的戛然而止做了强烈的对比,既体现出了老师工作的繁琐和爱心,又突出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使该舞蹈真正达到了一种艺术境界,作品和孩子们的表演更是充满了无限的趣味!
其次要重视舞蹈语言的趣味性。抓住儿童舞蹈的动作特征,用孩子们的语言,来突出舞蹈的趣味性。这就要求舞蹈老师善于捕捉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充分恰当地利用好儿童好奇求新、乐于模仿的典型特征。
我们曾经排练一个歌伴舞《山那边》的节目,就是利用孩子们平时读书时摇头晃脑,放牛娃背着草、弯着腰、擦着汗的日常动作特色,采撷成为一种夸张的舞蹈动作形态,同学们模仿时轻而易举,做得饶有趣味,当然也就很自然地跳出了舞蹈的艺术修养。
童年是五彩斑斓的,让我们这些爱孩子的老师满载着一颗颗童心,驶向艺术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