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有效课堂提问要“三思”

2009-12-08尹子康

学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思量三思有效提问

尹子康

摘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崇高境界。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思考、思虑、思量,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文魅力。

关键词:有效提问 思考 思虑 思量

美国学者托拉斯提出:评价学生创造能力的20个指标中,有6项涉及了问题意识,包括“能发现问题和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能不断产生新的设想”等。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优秀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从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当然,不能乱问、瞎问、满堂问,语文有效课堂提问要 “三思”。

一、思考问题背景

教师应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学生更多的提问时间,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若抓住难点 “问个不休”,就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讲公开课《老杨同志》时,讲到“派饭”,恒元要村长广聚把老杨同志派到最穷的老槐树底下老秦家时,有一女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为什么恒元要把老杨同志安排到老秦家,他不怕农民告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议论纷纷,听课的老师们也满怀期待地等着下文。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如何理解上个世纪的复杂背景呢?我先请学生在文章中找关键句,很快有人找到了:“你就不看人?老秦见了生人敢放个屁?每次吃了饭你就把他招待回公所,有什么事?”

“恒元不傻,我们学生更聪明。”我引导学生思考、推断解放前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关系。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都搬出来了,有的说:“旧社会地主利用地租、高利贷残酷地剥削农民。”有的说:“农民胆小怕事,不敢反抗,像中年闰土一样变成了木偶人。”我借机指出:解放前地主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民,还在精神上欺压、奴役农民。文中的老秦就是忠厚老实、贫穷愚昧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经过如此解析,学生若有所悟,听课老师也纷纷点头。

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始料未及的精彩问题时,教师不能浮光掠影或敷衍了事,要帮助学生思考与问题相关的背景,力求讲通析透,让孩子受益终生。

二、思虑常情常理

在学习《牛郎织女》一文时,小学生很喜欢勤劳善良的牛郎、贤惠能干的织女,被他们追求幸福的精神所感动。但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率天兵天将来捉拿织女。我乘机发问:“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来抓织女?”学生兴趣陡增,思考、讨论后,踊跃作答。一学生说:“她认为仙与人是不能结婚的,结了就铸下了滔天大错,为了惩罚他们,将他们拆散。”

一学生说:“因为如果让仙女与一个凡人结婚,门不当户不对,王母娘娘肯定觉得十分有损她的门风。”

一学生说:“封建社会,在婚姻上讲求父母之命,要三媒六证,男女之间结婚之前都不能见面。现在,牛郎和织女竟敢私订终身,王母娘娘能不雷霆大怒吗?”

听着一张张小嘴吐出的激烈言辞,我不时点头。“大家说得都在理,”我笑着提示,“难道王母对织女就没有一丝感情吗?”学生感到突然,低头沉思。

一学生说“老师,我认为她这样做也是为织女好。”

孩子们困惑地看着发言者,有的还表现出愤怒。

“继续说下去。”我含笑鼓励他。

“也许王母娘娘怕她在人间受苦,想让她回天庭享福。说不定——还要给她介绍个天神丈夫。”

“合乎情理,能在书上找到根据么?”

“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在鹊桥相会。”“王母娘娘既是冷漠无情的统治者,又是通解人性的外祖母,织女毕竟是她的外孙女,何况又有了下一代,所以开恩让他们全家每年团圆一回。你能联系生活谈谈吗?”

“我小姨自己做主嫁了个穷大学生,婆婆气得和她断绝关系。后来小姨有了小宝宝,公公婆婆又对他们好了……”

马卡连科说:“应该信赖自己的理智,从生活的合乎情理的现象出发。”当课堂提问依纲据本,联系生活,契合情理时,学生就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就会自由健康地发展。

三、思量是非善恶

小学生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有限,容易成为“迷途的羔羊”。面对开放的课堂,面对个性化阅读和自由表达时表现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偏离,语文教师如何应对?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经过正确调适、引导,孩子的认识从迷糊到清晰,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崇高境界。有效的课堂提问常“三思”——思考、思虑、思量,一定会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感觉,让智慧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之魅力。

猜你喜欢

思量三思有效提问
哲理漫画
“三思”让数学课堂高效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秋夜小酌
“三思法”直击平衡问题核心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行而有三思 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