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2009-12-08崔金侠

学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突围教学实践困境

崔金侠

摘要:中学语文的新课改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大家的努力确实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在这一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一一介绍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以及为突围而做的努力。

关键词:语文课改 教学实践 困境 突围

新课改实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各个地方也搞得热热闹闹,大家也都着实忙了一阵子。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也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课,自己也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了,但当我再回顾这段日子时,不由地陷入了反思,新课改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有一些现象的出现却背离了课改的初衷,背离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使我非常担忧。以下是我的一点拙见:

一、 教学中忽视师生平等,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到底该是怎样呢?这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有距离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千万不要和学生走得太近,因为这样会失去教师的权威。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有一次我接了一个班,为了树立自己的所谓“权威”,在工作中,我对学生很严厉,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平时对我也是“很礼貌”,但我总觉冷冰冰的,而且上课也很难调动他们的情绪,教学过程非常痛苦,当然学生对我这门课越来越没有兴趣,成绩当然也不会好。这段失败的教学经历一直折磨我,痛定思痛,我终于发现我错误地处理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表达的欲望,他们更有追求平等的意识,而我恰恰错在这一点,使自己一直与学生之间隔了一座山。我终于明白,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自己看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宽容地对待他们不成熟的想法,并适时地引导,让自己尽可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我的努力,这一届的学生不仅在教学上积极配合我的工作,而且还会给我的教学出谋划策,当然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更为可喜的是,有些学生遇到事情很愿意向我倾诉,即使他们毕业了,还经常和我联系。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把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二、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师生交往,忽视师生互动,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新教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个课堂是大家的,所以在这个课堂上更要强调师生的交往和积极的互动,以期师生都能得到发展。如我在上新教材第一单元《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章节时,就尝试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交往。在教授诗歌时,以前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诗歌的分析上,而忽视了读,而一个读字恰恰又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媒介,所以我在教授诗歌时,就利用自己朗诵方面的能力来调动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一遍好的范读既可以让学生被教师的情绪感染,又可以领悟到诗歌原来可以这样读。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之下也去读,几遍下来,学生就基本把握住了诗歌的中作者的感情,对诗歌的理解即使有困难,经教师稍加点拨也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学生随意读,要在学生的读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这种师生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这种读不仅贴近了师生的心,提高了学生的情商,而且读还把学生和文本紧密地结合起来,经过这样的教学,教师和学生走得更近了,学生从教师这里找到读书的方法,教师也从学生那里弥补了自己备课中的欠缺,师生获得“双赢”。同时,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能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了去探究的积极性,也懂得了在学习中需要合作精神,“自主、探究、合作”的

学习方法不知不觉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三、语文教学的课堂不注意调整节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大舞台,学生和教师都要表演,这就要求教学中调控好适当的节奏,努力营造张弛得法、快慢协同、高低起伏、疏密和谐、错落有致的课堂氛围。在课堂节奏上体现人文的关怀,就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振效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反之,教和学频率相冲,教者孤掌难鸣,学者无所适从,学生或因紧张而疲劳,或因松弛而分散注意力,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是人文关怀缺失的体现。因此,在弘扬人文精神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施教的主体;学生作为求教的主体,彼此在这种关系中,互相配合,进行有效的课堂节奏调控,达到协同共振的境地,对高效高质地学好语文,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语文新教改的课堂中滥用多媒体,忽视文本的解读

我曾经听过一节课《我的四季》,是一位年轻教师的课,这一节课中45分钟时间内竟有30分钟是和多媒体有关的,这位教师几乎把能用上的手段都用上了,恰恰忽略了去让学生去研读文本。一节课下来,很热闹,却严重地脱离了文本,背离了语文的教学规律,文章通过文字传达的美在这一节课上几乎被忽略殆尽。而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推行新教改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不是去研究教改的实质内容,领会其深邃的精神,而是一味地在教学的形式上“大下工夫”,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在一节课里大量使用多种媒体、音乐、歌曲、录像、电影剪辑,甚至把必要手写的板书都用电脑事先打出来,课堂是热闹了,但在热闹的背后总觉得少了一些东西。那就是语文教师忘记了带领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通过文本的感悟,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升华自己的人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不要忘记,语文课不是音乐课,也不是影视欣赏课,它始终是要立足于文本进行教学的。不过,有一点我必须重申,多媒体不是不能用,但用一定要适度,有时用它介绍背景、烘托气氛、拓展材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语文课堂的讨论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效

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而在课堂上,教师采用最多的就是让学生讨论来获得答案,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发现同学的长处,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好方法,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却流于形式。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上《我心归去》一课,这是一篇散文,有许多情味很浓的句子要理解,该教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认为文中哪些语言最美,并分析它们妙在何处,讨论结束介绍讨论成果”。于是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也很积极,时间刚过两分钟,老师就叫停,这时很多学生刚找到句子,讨论尚未完成。这样一个好的环节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所有的听课教师都为他惋惜。针对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如果讨论就放开,不要缩手缩脚,要舍得花时间,有什么比学生自己去追寻答案更可喜的呢!教师教学生应授之以“渔”,只要在讨论中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

六、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质疑、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教改要求学生不能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照本宣科传授的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能力。学生正处于青春花季时,对许多东西都怀着好奇、怀疑的态度,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是他们的最大特点。在课堂上,他们往往由书本上的知识会联想到所知道的最新研究成果,继而脑海中闪现了智慧的火花。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顺势而导,让学生的思维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不仅可以让他们的质疑、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现在的学业。

总之,新教改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抛弃多年来的僵化教学模式,潜心学习新教改精神,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新的师生关系、新教改课堂的特点,而且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教材、新课改不是让我们单纯在教学的形式上改,而是要研习其精神实质,真正地在教学中回归文本,回归人本,在教学中实现高效。

猜你喜欢

突围教学实践困境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