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书林 手有花香
2009-12-08陈红
陈 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一封关于语文教学的信里有这么一句话:“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可见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用好教材提高课堂效益,重视和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更是必不可少。作为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导读——黄四娘家花满蹊
很多的学生常常会说我们没有书读,或者会说我们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笔者觉得教师在其中就要起着引领作用,让学生有书读,读好书。我在教学中就向学生推荐了这样的一些书:
1.经典名著类是我们必吃的面包。像《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家》、《骆驼祥子》、《汤姆·索亚历险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经典名著。
2.少年文学作品类是最佳的选择。像《草房子》、《调皮的日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校园系列小说。
3.美文类是饭桌上不可缺少的菜肴。如朱自清、鲁迅、巴金、冰心等的经典散文,毕淑敏、尤今、刘墉等的美文。这类文章既有真情实感,读来琅琅上口,锻炼了朗读能力,又充满哲思,让学生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更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可谓一石三鸟。
4.科普读物类。如《海底两万里》、《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小哥白尼》等,这类作品能扩展学生的视野。
5.期刊报纸类。《奥秘》、《小小说》、《科幻世界》、《舰载武器》等杂志,就以其内容的新奇、有趣吸引了很多的中学生。《读者》、《中学生》、《辽宁青年》等也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清新隽逸的风格在中学生中拥有众多的读者。
其实在我们身边不仅有很多阅读资料,还有很多的阅读方式。
1.借阅学校藏书。我极力地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也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推荐,交换阅读。
2.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秀的课外读物带到班里,由专人进行保管,这就形成了班内图书角。经过一段时间后,由捐书者领回,再组织学生捐书,这样保证了图书的新颖性,也使学生的个人藏书得到了流通,也加强了同学间知识的交流。
3.鼓励学生多订报刊杂志。班级的一些同学征订了《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读写天地》、《中学生》、《第二课堂》、《少年文艺》、《语文学习报》等报刊杂志,供课余时间阅读。
4.利用互联网阅读。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网站,让他们在网上阅读。如创新作文网、文学博客网、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等,其中一些文章观点具有时代性,内容新颖。
二、教读——留连戏蝶时时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吕叔湘先生有言:“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因此,课外阅读不可忽视,也不可放任自流。那么,怎样有效、高效地帮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殿堂,并使他们喜爱阅读,迷恋阅读,在课外阅读这个大花园中自由驰骋、流连忘返呢?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1.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1)每学期精读一本书。精读是对阅读材料作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揣摩的一种读书方式。它讲究细嚼慢咽,追求理解透彻。在文学的长廊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好作品,只读一两遍是品不出什么味儿的,要反复阅读、仔细揣摩,才能领略其中的滋味。这一类的作品如唐诗、宋词、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小说散文等,你只有反复品读,才能体会到文章语言的以及思想的无限魅力,才能渐渐地品出作品的妙处。(2)每月泛读一本书。泛读就是提纲挈领地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的一种读书方式。在我们进行课外阅读时,不可能对每一本书都去精读,有的走马观花地读一读就可以了,如许多的世界名著历来为人们所传颂,浏览一下它的佳处即可;还有一些科普读物,也可以浏览一下,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3)每天涉猎500左右的文字。每天我们有一些零碎的时间,当你有这点空闲或坐下来休息时,拿上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看它三五分钟,读它五六百的文字,把时间划零为整地利用,你会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知识,领悟到许多道理。
2.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有的语句非常优美,有的形象生动,有的用词精当,有的真切感人,有的蕴涵哲理,都可以让学生把它们摘抄下来。学生不断地积累,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高,精神境界也会逐渐升华。还可以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或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可以不断提高分析的能力。
三、积累——采得百花酿成蜜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我在班级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手抄小报比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看谁读的课外书多评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对话及成果的展示中交流读书方法,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激励他们坚持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1.积累名言警句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布置同学们搜集读书时的名言警句,摘录在读书笔记的首页,目的是激发学生在书山中采撷的兴趣。翻开学生读书笔记的扉页,就会发现一些妙语:“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2.每天推荐一篇美文
每天在早读课上利用10分钟时间,安排一个同学读自己精选的美文,并在读后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其他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开拓了其他学生的视野。
3.每周进行一次阅读交流
每个人的阅读范围和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经常地去交流,就可以向他人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交流的形式有多种,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交流,或者分小组讨论交流,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内容也很广泛,可以推荐好的作品,可以交流阅读后的心得,可以对某一作品展开讨论,还可以介绍自己的创作等等。在交流讨论中,会令学生既学到了知识、阅读的方法,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每月编写一份手抄报
根据课内的需要或者观察学生的心理,我适当安排手抄报的内容或主题。如在学习名著专题时,让学生编写了《西游记》、《水浒传》等为题材的手抄小报;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编写了以“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眼中的家”、“校园生活”等为内容的小报;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编写了“科技小报”、“广告小报”等。
5.尝试编辑自己的作文集
让学生“编辑自己的作文集”,把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所有作品(包括周记、日记、练笔、考试作文等)进行整理、修改,编辑自己的作文集,开学后就留在班级的图书角,作为大家课余阅读的书籍。这不仅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验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是的,在书林中漫步,学生就能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书林中漫步,能启迪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感情,完善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书林中漫步,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因此,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漫步书林,手有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