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能缺少训练
2009-11-30朱瑛
朱 瑛
“训练”曾经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语文课程标准》频繁出现“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实施至今,仍有许多课,尤其是公开课,在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比较欠缺,教者大多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变以往的重“训练”轻“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轻“训练”,造成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失落,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做作业还要补课。这种“上课努力体验,下课加班训练”现象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出现。”我们说,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虽说一定的语言内容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是长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互相依存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工具性”的训练还是对“人文性”的挖掘,都会让学生在收益一面的同时对另一面也有“附带”的收获,但是,那恰如购买正价商品时获得的附赠品一样,没有太多的价值。就算有了二性统一的意识,也容易走“形式大于效果”的老路。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能有什么效果?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熏陶,忽视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怎么会不空洞?试想,学生识字量很少,课文读不通畅,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就成了空架子、花架子?过去,我们把语文教学的目标锁定在“应试”上,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必循语文知识的规矩。对此,一位作家有过生动的描述:她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做语文作业,题目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齐心协力”,老师判错。还有一条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老师判错。我仔细看了,不知错在哪里。女儿说第一条应是“同心协力”,第二条应是“惟妙惟肖”。这绝不是个别现象。《深圳法制报》曾报道: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中写道:“……老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不省鼠事。”好一个“不省鼠事”!多么灵动的语言,多么了不起的灵性,我想大作家们见了也会为之赞叹。可是老师偏偏在上面打了一个大红叉,理由是成语词典上只有“不省人事”,没有“不省鼠事”!看看,老师为了守住“知识”的围城,毫不犹豫、决不手软地扼杀学生的灵气、个性和创新精神,哪怕只是一点萌芽也不放过,这岂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把语文仅仅当成一门技术,就会把语文教学搞得面目可憎、支离破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像打碎的花瓶,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了无踪影,吸引人、感染人的情感消失殆尽。由此引发的“语文教学大讨论”,让大家逐渐意识到必须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但在新课程实施中,又出现了离开语文来教人文、只有感悟而少见训练的倾向,而且日趋严重。有的教科书无论是导语的编写还是练习的设计,其立意都不在语文;有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动机还是目的都不是为了语文,而是指向语文之外的东西。对语文教学中的训练,让人有一种被悬在空中,最终被掏空的感觉。“训练”为什么在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会跌落到如此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甚至被排斥的境地?原因也许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训练”的理解有误,认为“训练”就是字、词、句的操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其实,“训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育之成功。”叶老的话道出了“训练”的真谛:学校之所以设置语文课程,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使之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目的。换言之,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就要进行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作文训练,舍此而外,别无他途。我们应该看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宜于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我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训练都是需要的,都是不能缺少的。
大家知道,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文素养,甚至制约着他们的终身发展。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语文功底从何而来?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在“训”中引导,在“练”中落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却惧于“练”,怕“练”花费时间,失去人文,成为落伍,似乎一提训练就有违背新课程之嫌。于是,在表面的热闹中,丢失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殊不知习惯的形成、基础的奠定皆非一日之功,非动动口就行,它需经重锤敲打,扎实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就拿写字来说,如果不训练,就不能熟练地写字,就写不出漂亮的汉字,假如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习作为例,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训练,就不能自如地习作,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理。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让“训练”缺席,该读的要读,该背的要背,该练的要理直气壮地练,因为这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根”,有了“根”,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得更宽、更广,才能使语文学习更实在、更有效,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当然,“训练”要讲究方式与艺术。就“训练”而言,大体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学生没有训练经历与感受的“无训练”;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的“有训练”;还有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训练过程的“训练”。我们追求的是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是在整体语境与课境中的“有效训练”,反对的是机械的、无效的训练。
以低年级课文教学为例,就是要认认真真地、扎扎实实地完成识字、写字、读书任务。要把识字这一重点学习任务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准、读正。写字指导,则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对写字多一点的课文,就把指导写字的任务分解完成;写字少一点的课文,就在当堂完成指导任务。对读书,则要求学生把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层次的要求是递进的,必须一步一步地训练。
作者单位
深圳市石岩公学
◇责任编辑: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