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课堂的“减负提质”

2009-11-30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7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提质范式

杨 翠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又不以降低教与学的质量为代价,甚至在减负的同时实现提质,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楚雄州大姚县小学语文学科“减负提质”的实施情况,2009年4月初,笔者参加了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专项调研活动。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交谈、查阅资料、开教师座谈会、开家长座谈会、开学生访谈会等方式,了解到大姚县小学语文学科“减负提质”的一些具体的做法。本文对大姚县小学语文学科“减负提质”的几项措施和“大姚县语文课程范式”做简单介绍并谈几点认识。

一、大姚县小学语文学科“减负提质”的具体做法

1.聚焦课堂,创新语文课程范式。语文课程范式是指在目前提出的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特定时期语文课程的主流样式,它既反映课程实施的总体态势,又表现为具体的实践操作。由于课程范式是一定时期课程观念、教育内容、实施方法的综合体现,所以,创新课程范式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大姚县结合本地教学实际,对语文课程范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以这一教学范式为主线,更新观念,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更具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2.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减负”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除了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如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外,更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团队作用。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教学内容和定“三点一练”(“三点”即知识点、能力培养点和考察点,“一练”即精心筛选练习题)。集体备课时要求主备人,说教案;集体讨论确定教案后交主讲人试讲;试讲修改完稿后,年级组统一执行此课的教案。

3.实施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对成功或失误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探究和剖析,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在新课程实施和“减负提质”的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需要相应的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反思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内省活动,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反思不仅是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4.开展结对教研活动。学校与学校之间语文教师互相结对,定期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并在语文教师间顶岗交流,优势互补、强弱搭配。开展结对教研活动是个双赢的过程,既促进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促进了校本教研示范校自身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和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起到有效引领、指导与示范作用。

二、“大姚县语文课程范式”的课堂教学流程

在课程研究领域,“课程范式”已被广泛使用,但人们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语文课程范式是指一定时期语文课程的主流样式,是一定时期课程观念、教育内容、实施方法的综合体现,它既反映课程实施的总体态势,又表现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大姚县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导入揭题。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适时揭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确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

(三)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1.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学。例如,可用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和要求,在指导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有恰当的过渡语,使整个教学流程更加自然、流畅。

2.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有深度的自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必须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及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控。

3.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时,让学生运用“听、说、读、写、演”等多种方法充分展示自我。

5.教师在点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丰富的情感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在有感情的互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会。

6.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关的,体现由读到写的训练内容。

(四)当堂训练。

1.当堂训练题应体现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

2.当堂训练题的设计既要有知识技能的检测,也要有涉及情感态度的内容。

3.训练方式应灵活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每篇课文应根据学习内容适时找到一个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

5.当堂训练题既可以穿插在各教学环节中,也可以在新课上完后集中检测,还可以两种方法在一节课中同时使用。

(五)学习反思。

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六)板书设计。

三、对“大姚县语文课程范式”的认识、思考

“大姚县语文课程范式”是大姚县在新课程改革中摸索出的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其对广大农村小学及刚参加教学工作的广大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规范、引领作用,它简捷、便于操作,能规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让教师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就教学而言,我们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特别是语文教学,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学段的学生,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包打天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经教学实践证明了的小语教学规律。

云南省小学语文界历来都很关注教学方法的学习、运用与实验。多年来,我们也尝试引进、学习实践过不少的教学方法,例如:“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大量阅读,双轨运行实验”、“目标教学法”、“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等,真正应验了“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可能包打天下”这句话。教学需要一定的模式,但目的是不要模式化,要汲取各种教学法之长,形成教师自己的风格,百花齐放,语文才能教活了,才能凸现出富有灵性的学科特色。

“大姚县语文课程范式”作为本土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当地虽然进行了近两年的实验,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全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该项实验,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此模式,并积极地进行探索。我认为,我们应积极关注大姚县的这项课改实验,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这棵在本土中生长出的课改幼苗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徐桥◇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提质范式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以“三抓三促”推动服务群众工作提质增效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心灵之窗
浅谈如何处理“减负”和“提质”的关系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