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德育价值的遗失买单
2009-11-26俞永军
俞永军
《教学与管理》杂志于2008年第9期,刊登了汤金洪先生一篇题为《警惕:德育价值的悄然遗失》的文章。全文从“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不当”、“教师言行不一”、“校园文化环境不佳”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学生德育价值的悄然遗失,受益匪浅,颇为赞赏。可是,文章提出的三种情况只能归并为一类,即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德育价值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毋庸置疑,责无旁贷。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又该如何评价?是不是可以熟视无睹、漠然处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只有三者合一才能彰显出教育的最大魅力。谁该为学生德育价值的遗失买单,我相信汤先生会比我更清楚。单单归结到课堂、老师、校园显然不当。笔者认为,最该为学生德育价值遗失买单的应当是家庭,应该是社会。
先说家庭教育不当给孩子带来的德育价值缺失。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点。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此时教育的重点又是道德品质,包括生活、劳动、学习等行为习惯。
成成是我班上的一个学生,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可就是她,让我伤透脑筋。有一天傍晚。她母亲打来电话:“俞老师,班上孩子到哪里去了?我送饭给成成吃的。”“他们去做物理实验了,我马上到班。”我赶紧答道。上楼,只见成成的母亲正翘首以待,手上拎着两个白色方便袋,鼓鼓的。我打开教室门,让她把送来的饭菜搁在孩子桌上。她搁好将要离开时,我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不喜欢吃食堂里的饭菜。”成成母亲坚定地回道,甚至有点理直气壮。昨天她就和我说过这个意思,当时我就明确表示,其他同学能吃,成成为什么不能吃?没想到今天,她还是送来了。联想到开学两周内所发生的事情,父母应该负有不可原谅的过错。从七年级开始,成成就流露出好逸恶劳、崇尚明星、追求时髦的不良习惯。尽管后来我多次利用主题班队会,谈到人的心灵美胜过一切美,什么年龄段最好干什么事,也多次找她谈心,学生时代务必树立远大理想,务必保持昂扬斗志,只有这样才会无憾六年,无悔终生。为了让她充分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我还特意利用一个周日早上带她到同学母亲开的饺面店做义工。没料到,这一切都是徒劳,短短的一个寒假,她变得已让我无法相信,昔日的班级“希望之星”,今日的问题学生。到底谁之过?开学第一天,她不愿起床,不想上学,奶奶千呼万唤,仍是无动于衷。直到上课时间临近才起床。起来也满脸不高兴,嘴里叽哩咕噜,最终与奶奶争吵。她带着情绪上学,奶奶越想越气,就把这个事情告诉她的母亲。中午母亲回来。亦是一顿奚落。这下她火了,上午就萌发离家出走的念头,终于在下午有了结果。她电话联系同班同学洁,在任何人都不知晓的情况下,偷偷住在一家旅馆里,一天半没和家人通电话,没和老师发信息。停了一天课,她和洁又回到了学校。谁料到。上周四,洁和邻班某男生发生矛盾。最终发展到约定时间、地点干一仗。事情的缘由,依然发生在寒假,两人网上闲聊,因一件小事,开始谩骂,逐渐升级,措辞激烈,言语肮脏。原本也没什么事,骂也骂过,玩也玩过,开学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哪知两人都是好玩分子,进了校园一见面就对骂,直至周三晚约定武力解决。那男生害怕了,赶紧写一封信给学校领导,因为洁把这件事告诉了外校另一男生,他最近几天老在校门口转悠,就是想找那男生的茬。幸好武力冲突没有爆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事情到了这一步,也没什么,顶多洁一人的错。谁知就在洁接受调查时,成成意气用事,义愤填膺地写了一封信给那男生,言词不堪入目,语气嚣张霸道,完全是江湖口吻,黑道行为。而这一切,都是她的家长惹的祸。正如我去家访时,告之成成在校的表现,尤其是写的那封信,她父亲许久才说出一句话:“她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干出这样的事?我们对她真是太好了,她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来不打马虎眼。”我心里说,真是因为你们太溺爱她,才导致她今天如此娇生惯养。闲谈过程中,我就对成成寒假天天进KTV、舞厅很不满意。她的父亲也谈到,谈他如何在这些地方找到女儿,谈他如何惩治这些小老板,说把他们打得跪地求饶,四处打滚。谈到这些他眉飞色舞,整张脸都充满胜利者的笑容。悲哉!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首先不责罚孩子,反而殴打老板。这就好比罪犯拿刀杀人,不是依法惩处罪犯,而是去找锻造刀具的人,岂不好笑?如今孩子不肯在学校吃饭,就亲自送饭来,我无言以对。尤其是当听到成成母亲自以为正当的理由时,激动地对她说:“导致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你们做家长的犯有不可原谅的错误。孩子说不在食堂吃,你们就答应她,亲自送饭来。难道食堂的饭菜不能吃?全校三千多人都能吃,为何就她一个人不能吃?你现在宠着她,护着她,到时她最恨的还是你。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但爱应当放在心里,尤其是当孩子犯错时,要毫不犹豫地批评。她默默无语,脸色由白皙转为通红,坚毅、自信、欣喜也顿时杳无踪影。她深爱孩子,天下母亲都这样。但今天,我要告诉她,如此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成成变成一个两面人,在学校,在班级,面对老师乖巧听话,尽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极力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违纪,不懒惰。可到家中,一切变了样,奶奶的话不听,父母的话不听,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出入各种娱乐性场所,任务抛之脑后,目标荡然无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稀里糊涂,浑浑噩噩。学校教育在她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老师的教导在她的身上显得无可奈何。
再说社会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德育价值缺失。社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青少年儿童的活动平台,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重要途径,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重要阵地。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闹市区,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商家一方面争做来来往往行人的生意,另一方面眼勾勾地窥探学生的口袋。不谈坑蒙拐骗,不谈短斤少两,只谈诚信,只谈为人处世原则与态度。有一天,一家店老板怒气冲冲地找到学校领导,说有学生欠他钱不还。并扬言,如果不处理,就亲自动手,上班挨个找。好说歹说。他才愤愤地离开学校。根据店家提供的胸卡,找到这名学生。“你什么欠店老板钱不还?”政教处主任问道。刚开始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当看到桌上的胸卡,脸顿时红通通的,嗫嗫地说:“我没欠他钱。开学初,我闲逛到他店里,随便看看。见有一款手机不错,就问他多少钱。老板说不贵,只需80块钱。我一听这么便宜,就和他聊了起来。当我要拿走手机时,他说,第一次付80,以后每个月再付80,一年结束。我说没有这么多钱。他说不要紧,只需把胸卡压在这里就行了。第一个月我把钱给他了,第二个月手头紧,就没送钱给他、哪晓得他找上门来了。”且不说孩子说得对不对,但凭商家将手机赊给学生就不对。这是一种明显的投机取巧行为。学生还小,正处于发展形成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需要成人不断引导,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做合理哪些事情做不合理。就说这部手机,赊给孩子就带有欺诈行为,试问孩子每月到哪里去找80元钱?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向父母要,而且这种要的理由也不够充分,说白了就是一种欺骗;其二小偷小摸行为,这种不良意识会深深埋藏在孩子的心底,会引发社会问题。
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为了金钱,多少私营老板不顾国家法令政策,网吧、歌厅等娱乐性场所,直接向未成年孩子开放。再看各大影剧院,明明写着少儿不宜的影碟,偏偏肆无忌惮地接纳所有孩子。校园内不允许乱扔乱,街头巷尾垃圾成堆。居民小区里乱扔乱倒。红灯行绿灯停,三岁小儿都知道的俗语,可是偏偏有人横冲直撞,旁若无人,不走白不走。不闯白不闯,不顾身后身旁的孩子,只图早一点过去,只求潇潇洒洒快快活活走一遭。要求孩子轻声细语勿扰他人,可是公共场合内,多少成人大呼小叫,又吵又闹。可见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之大。
学生德育价值的遗失,如果说学校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家庭、社会又该有怎样的说法?该不该买单?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终归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