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非正式制度探微

2009-11-26朱智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师生制度学校

朱智刚

中国人对制度也许并不陌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已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辞海》里,制度的第一含义就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在新制度经济学里,“制度”被看作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怪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之下,要使社会系统得以有序运行,必须通过各个层面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完成。近年来,人们不仅在理论上关心制度的研究,还在实践上注重制度的建设。制度理论日益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管理界的极大重视。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其内部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和变革,“以‘制度挂帅引领学校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怍为培养人的组织,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正式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同时更应考虑到非正式制度对学校变革和发展的惯性作用。然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学校中的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还不多,这显然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是不协调的。

一、非正式制度的涵义及其特征

1非正式制度的内涵

非正式制度(Informal Institution)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制度学派的先驱凡勃仑,他首先将制度纳入科学研究。他认为“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习惯和被人广泛地接受,这种习俗已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在生理学中的对应物,类似于各种习惯性的上瘾。”尽管他没有单独对非正式制度进行定义,但是这一定义为后来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分类指引了方向。随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将制度划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并且强调:“对非正式制度的关注是在《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一书之后最明显的学术改变。”自此,制度及非正式制度概念在经济学家的思想里不再模糊。尽管人们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表述不尽统一,但基本思想还是一致的。正式制度是外部设计出来的,并靠政治行为由上而下强制执行的规则,非正式制度是群体内部经验演化的规则。非正式制度包括人的习惯、内化规则、习俗、道德规范、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等,它不通过组织的方式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作出处罚,而是通过个人的自律行为、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及组织内的舆论监督使制度得以执行,仍然是对人行为的一种约束形式,但更多地靠人的自我约束,在群体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2诽正式制度的特征

(1)存在方式的内隐性。非正式制度往往是不通过文字、书面的形式而存在,它是无形的,存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以舆论、口喻的方式相互传递,世代传承。

(2)形成时间的早先性。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往往是先有不成文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而后才有成文的法律、契约等正式制度。

(3)作用发挥的自发性。非正式制度一般是经过人们长期互动选择演化而来的,违反时没有专门的组织加以明确的量化惩罚,成员遵守制度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所以,它不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靠的是内在的心理约束,当违反时要受到良心的谴责和道德的批判,一般不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

(4)内容包含的普遍性。在一个社会中,正式制度数量是很少的,每个领域的正式制度可能不尽相同,但作为传统习俗、礼仪道德等形式的非正式制度可能是普遍相同的。

(5)存续状态的稳定性。正式制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但存在于特定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制度由于其经长时间积淀下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不易被改变的。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表面稳固的正式制度只是形式的稳定而非质的稳定”,但非正式制度的改变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构成及其特殊性

1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构成

过去人们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一般集中于经济学和社会学之中,其实,我们可以把非正式制度“移植到”教育领域中来。学校组织和许多经济组织一样,非正式制度也是普遍存在的并对学校组织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学校非正式制度?笔者认为它指的是在学校、学校所在的社区中的组织、人员长期演化而成的与学校有关的传统,如习俗、习惯、道德规范以及思想信仰等未成文的规则体系。它内化于学校组织及人员意识之中,是无形的,反映的却是学校组织的本体面貌。

学校传统是学校往昔历史中师生共同创造的各种意义的复合体,是师生理性、智慧与经验的积累。学校存在的历史越长,学校所积淀下来的传统就越深厚、越丰富。学校传统包括了人的行为方式、习俗、惯例乃至思想意识。学校“习俗”指的是学校组织成员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相沿成习的、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和权威性的行为或生活模式。它来源于学校生活本身,是产生于诸多并且明确意识到其作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们的各种学校活动。因此,它是师生参与学校活动累计的结果,体现的是“共同行动”,是学校成员“自愿”通过学习和模仿而沿袭下来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如果说学校“习俗”体现的是“群体行为”,那么学校“习惯”则体现的是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由于学校是以教学为主要活动的场所,所以,这里的学校“习惯”主要是指教师的“教”的习惯和学生“学”的习惯,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习以为常的教和学的行为。“道德规范”是把个人行动引向某种秩序的规则,是潜在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域里,教师面临的是一群模仿意识极强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固守职业操守,他们的道德层次决定了学校道德水平的高低。教师职业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因为教育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的人类活动,伟大的教育家总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则宣扬:“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地去做,在于建造自我。”我们认为,教师的信仰其实包含了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心、教师对专业发展的信念和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仰。这三者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心是最初的态度倾向;教师对专业发展的信念则是其自觉进行专业反思和成长的思想准则;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是最后的升华,是教师依托教育事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应然追求。教师的“思想信仰”构成了学校非正式制度的核心,是学校“灵魂”的皈依。

2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殊性

学校非正式制度除了具备非正式制度的一般特征之外,还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殊性。

(1)形成过程的文化性。学校是师生共享智慧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共同分享概念、符号和知识体系。教育活动一直是学校的主题,而教育活动就其本质来讲其实是

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文化活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习惯的养成、学校领导风格的形成、师生对学校组织信心的树立、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追求等都随着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而使学校特有的传统不断得到强化或消减,蕴含其中的文化特性不断提升或衰退。学校传统所体现的文化特性和学校存在的时间是正相关的。学校历史越久远,蕴含其中的文化特性就越浓厚。

(2)存在对象的差异性。在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产生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师甚或是学校领导者,大多数表现为知识性、智力型的人才,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自身的专业成长,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处事态度和风格。作为学生,他们是成长中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文化的渲染,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进一步构建并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

(3)价值评价的变通性。从体现的价值来看,学校正式制度代表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面形象和肯定性价值,其规则和规范是刚性的。它是通过“应该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以及“禁止做什么”等规定性的话语来体现其“刚”性的价值判断。然而学校非正式制度的价值评判上具有“变通”的灵活性,常常表现为“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如“有偿家教问题”,显然学校规定是明令禁止的,但事实上“有偿家教”在教师群体当中还是大量存在的,只不过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而是转入“地下活动”而已。为何“有偿家教”有令不止呢?因为当有偿家教给教师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冒险“违规”的成本时,教师就会铤而走险,并且在教师内部形成一种“惯例”。而这种“惯例”给教师们传达着“可以这样做”的信号。

(4)影响结果的深远性。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场所,是教育使命得以完成的空间载体。良好的学校非正式制度则会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强大的驱动力,能够激励师生为了共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反之,如果不好的学校非正式制度一旦形成,并成为主流,其直接后果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变异。如教师教学得过且过、学生学习失去兴趣、师生价值观扭曲、学校不良“潜规则”盛行等。所以,这一切都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到师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专业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

三、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功能表现

存在于学校组织中的非正式制度作为学校正式制度的补充和修正,尽管是一套无形的规则体系,但它同样对组织成员有着潜在的约束或激励功能。具体来看,学校非正式制度一般有如下功能。

1导向功能

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行为模式。学校的传统、习俗、习惯等都为学校师生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先验模式”,在师生心目中都潜在着“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的想法。良性的学校非正式制度一旦形成,则会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释放他们的潜能、激情,一起朝着学校目标不断努力奋斗,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反之,如果不好的学校非正式制度一旦占据上风,则学校组织会病态百出,学校发展则会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2激励功能

学校正式制度是学校成员必须实际遵守的各种规范,规定着学校成员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样做”,这些规范就如同无形的网,圈定了师生活动的边界。如果这条边界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内化于每个组织成员当中,那么,在边界线以内的活动,会得到他人的许可、赞赏和鼓励,超越界限的行为,则受到他人的排斥、舆论谴责。所以,学校非正式制度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鼓励什么或抑制什么的内在规范,借助群体压力和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机制来实现。

3替代功能

由于正式制度的局限性,“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学校正式制度不可能对每个层面进行规范,组织成员的内心需求、价值追求、自我认知等这些方而学校正式制度是无法详尽的,恰恰学校非正式制度的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学校组织成员可以借助这些非正式制度的惯性、协商性、约定性、教育性对某些活动进行自我调控、监督和执行。

4教育功能

由于学校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文化性并内化于学校组织成员当中,所以,这些无形的规范对学校组织成员的行为、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自我评定提供了内在的尺度,并对师生品德的形成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学校有什么样的非正式制度就会形成和强化什么样的师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则无疑对学校组织成员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

5评价功能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得当,有着许多不同的评价尺度。学校非正式制度作为一种潜在的规范,它同样具有对师生行为的评价功能。不过,这种评价不是靠有形的组织或技术来进行,它带有浓重的道德经验的色彩。作为学校非正式制度而存在的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它们是师生在学校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生活、教育经验和惯例的集合体,通常具有伦理的性质,往往能对师生的某些行为、活动的合理性进行道德的评判。

四、结语

学校制度不应只是一种技术性、实证性和工具性的存在,而应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学校在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固然要合理设计和安排正式制度,但是更应注意学校非正式制度对学校正式制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一而,也有不好的一面,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是营造有序而和谐的校园文化的保障,同时也可能是造成压抑、沉闷的学校气氛的工具。学校制度的创新只有和学校非正式制度相容,才能被接受、被认同,才能存在,才会有效。

猜你喜欢

师生制度学校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某些单位的制度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