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重点培养能力

2009-11-17马晓旭

甘肃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作文能力小学语文

马晓旭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知识;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1(A)—003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综合任务。也就是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就得搞好语文知识教学。而体现学生的能力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应是作文能力的表现。所以,语文教学应着重抓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和作文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知识的传授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熟悉课程目标,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节知识在教材乃至整个教程中的地位及分量,把握好教学目标,切准重难点,正确施教。那么,如何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 优化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师应精心设计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同时做到使课堂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采用最优秀的教学方法,抓好知识结构的优化,最终达到学生能力的优化。

2. 优化教学过程。所谓“优化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花较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教”和“学”的最佳效果。这必须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单元教学模式,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五关:①质量形成关;②教学环节关;③分类教学关;④差生转化关;⑤个性发展关。

3. 优化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本着“少、精、探、实”的原则,强化动机,提高兴趣,抓住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掌握最重要的技能、技巧,让学生爱学、会学、趣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创新和开发能力的目的。

4. 优化教学结构。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班级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坚持“学”、“导”统一,使教学过程井然有序、严密紧凑,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 优化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必须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1) 语言的艺术性;(2) 师生关系的融洽性;(3) 课堂管理的调控性; (4)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

6. 优化教学策略。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用开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纠正封闭的教学手段,打破课堂内外之分,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打破书本,做到有教材,但不依教材,又不违教材,使学生了解书本上的整体内容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综合知识,承认学生有差异性,并鼓励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同时,还要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紧贴时代脉搏。

7. 优化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劣,最终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质量上。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日渐做到会预习、会听讲、会复习、会作业、会矫正、会小结、会实践、会运用。

二、作文教学及作文能力的培养

小学作文教学要以情境教学为基础,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进而体会意境和情致,形成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情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是从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转化的,随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和作文内容的不断深入,作文的难度也同时加大。教师的引导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 ①在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生学写作文; ②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学写作文;③让学生在了解练笔中学写作文;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写作文。

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取材要适中,不能过高,应从描写自己开始,再写与自己有关的人、生活中的事。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从观察入手,使学生养成多看、多听、多想、多写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小学生作文教学,应启发学生动脑,让学生明确要写的事物,尽量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物,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从质量上下功夫。另外,还有必要上好作文欣赏课,让学生读、评其他学生的作文,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欣赏力。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作文能力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溯源创新文,纯朴立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