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群育的作用及实践原则研究

2009-11-17赵向东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高职院校

赵向东

[摘 要]:高职院校的群育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个人的群化和社会化,培养对学生和群体都有利的社会行为与特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群育作用的基础上,认为群育是形成高职生的关键能力的有效方式,进而提出了群育的实践原则。

[关键词]:群育 高职院校 关键能力

一、群育的内涵

所谓群育,也称群性教育,是一种建立和谐人群关系,促进个人“群化”、社会化而培养群性的教育,是旨在促进个性和群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一种处群与合群的教育。群性兼含有“团体生活中的协和精神”、“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群体意识”,“使群体继续不断发展进步”等多种含义在里面。从教育的内涵来看,群育不同于德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群育主要包括合群、合作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侧重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既强调了个性又防止极端个人主义,既注重群体又避免整齐划一。群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

二、高职院校群育的作用及其重点

高职院校的群育活动可以通过课程的教育、实践实训、团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群育的灵活性体现在群育可以在教学与学生管理战略指导下,结合时势、课程的教学、实训乃至学生个人的爱好与发展的需要,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开展。群育的实践性,一方面,表现在其活动本身,它是由教学、团学、实训等形式多样的具体活动构成,老师和学生亲自参与、组织设计每一个群体活动,大家动手动脑,个人与群体在各个层面良性互动,达到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另一方面,群育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训练,可以在和个人或群体打交道时得到实践和深化,进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职业关键能力指除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以外,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价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是从业者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总之,关键能力是跨具体专业的能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存在着通过丰富多彩的群育活动得以培养和提高的可能性。因此,在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形成以教学、团学活动、实训实践等全面系统的模式,校内培养为主、校外培养为辅,两条渠道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致力于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局面。

高职院校群育活动主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包括基本的沟通能力、责任感、社会适应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合作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群体意识等。而这些能力中,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应予以高度重视。社会适应能力是“雇员能够对无法预测的未来做出恰当的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是梅斯滕提出关键能力概念的初衷。至于责任心,德国《框架教学计划》中,提出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来参与工作世界与公众生活的构建,突出强调了责任心。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三、高职院校群育的实践原则

在探讨高职院校的群育实践过程中,应明确其实践的原则,灵活地根据教学、实践与实训的客观情况,在按照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关键能力观念的指引下探讨制定相关的方案。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群育的实践原则涉及四个方面。

1.群育的实施要突出强调制度信任

美国社会学家林•扎克把人类社会的信任分为三种:一是基于血缘和身份的信任。二是基于历史和了解的信任。三是基于制度的信任,是一种基于制约和法制的信任,具有最高的可信度。中国几千年的亲情文化,只是把前两种作为人们合作信任的核心,适用于“熟人社会”。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各种制度规范的机制,促进制度信任的建设。一方面,建立健全学校内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加强制度化的管理;另一方面,结合同学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的内容,补充这些活动的规范要求,也就是提前建立未来社会需要的制度规范。

2.群育的实施要摒弃相对互惠的思想

相对互惠的思想是指良好或善意的行为实施前,就有对别人或群体回报的期待的想法。群体合作的基础是个体的奉献,而合作这种群体关系,不可能使个体先感受到奉献的好处。因此,高职院校要借助于群育的实施,使学生接受个体对群体社会有绝对的义务去爱护和维持,进而才可能受惠于群体社会的活动结果。只有如此,学生的思想境界才能提升,才能在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团队才能有活力。所以,群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便是破除相对互惠的观念,建立对不确定对象的社会群体的一种绝对义务的观念。如果教育的力量无法扭转相对互惠的功利思想,那么群育的实施难以收到实效。

3.群育的实施重视人文修养

人文修养是追求人的尊严和人格独立的修养,它强调了对国家、民族和大众应有的道义和责任感,提倡科学和理性精神,提倡人际关系的平等和谐和人人与自然的合一。高职院校在群育过程中,必须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现代社会道德规范和市场意识之间既一致又背离的复杂的关系,人文修养就是在这种复杂关系中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来自学生社会实践和实训过程的人文素质教育,由于可达到双向传输的效果比起校园的教育更深刻、更直接、更持久。高职院校教育在大学校园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充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人与人的接触中,深化群育内容,提高人文素养。

4.在群育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它是指准确地判断、分析和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键,利用有效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以职业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为背景,以工作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对象,适用于所有岗位和人员。它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必备的一种社会能力。群育活动中学生必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校的老师要有帮助学生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特别是在群体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专业知识,让同学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乃至触动大家的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向春.群性群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5]刘盈,赵芳芳.我国内地高校独立实施群育的可行性研究[J].2008,(5).

[6]夏忠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高职院校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国际贸易》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